割地賣國仍能贏得大選 俄土夾縫中的亞美尼亞荒誕劇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6月22日,在20日提前舉行的亞美尼亞議會選舉迎來了出人意料的結局。前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所屬的「公民契約黨」取得了53.92%的總選票,預計將取得全部105個議席中的72席,一舉擊敗前總統科恰良(Robert Kocharyan)領導的亞美尼亞聯盟黨,取得組閣資格並再次執政。

由於帕西尼揚在八個月前的納卡戰爭中曾遭遇喪師割地的極端困境,亞美尼亞控制的「阿爾查赫共和國」不得不向阿塞拜疆交還約8,260平方公里的領土,這相當於亞美尼亞領土的28%,亞美尼亞各界幾乎因此要公審此人。這位背上「喪權辱國」罵名的首腦的逆襲,令外界頗感驚訝。這種看似荒誕,實則有章可循的情況,與亞美尼亞身後的俄國和土耳其小氣候分不開。

對外界來説,帕希尼揚近幾年來的表現的確昏聵無能。他藉2018年的「亞美尼亞天鵝絨革命」上台,在納卡戰事期間向西方「乞求、派密使、哭泣、低三下四地求人」,在戰事失敗後據稱「躲入外國使館以免被抗議羣眾搜出」。亞美尼亞消息也因此成為笑料新聞。

到2021年2月,帕希尼揚無端批評亞美尼亞從俄羅斯處最先取得的「伊斯坎達爾」導彈「質量低劣」,令亞美尼亞軍方及克里姆林宮方面都深感驚詫。也正是這種局面,導致亞美尼亞國內秩序進一步紊亂,以致帕希尼揚在4月25日最終宣布下野並將提前舉行大選。當外界以為帕希尼揚或將由此一文不名時,兩個月後的大選就給了外界截然相反的回答。

必須承認,帕希尼揚的勝利有亞美尼亞國內情緒的客觀因素。在亞美尼亞仍保有第一次納卡戰爭期間劫奪來的阿塞拜疆領土時,身為納卡戰鬥英雄的前總統科恰良、薩爾基相(Serzh Sargsyan)等人引發的「愛國」、「守土」的情緒長期佔據上風。當亞美尼亞丟失了佔據32年的阿塞拜疆領土後,一場慘敗讓亞美尼亞人丟掉了守衞搶來領土的沉重負擔,並重新發現從2018年開始「反腐」的帕希尼揚似乎還值得依靠。

納卡前線的失敗讓亞美尼亞首都各界人士悲憤不已,在2020年12月,很多亞美尼亞民眾闖入國會,試圖逮捕帕希尼揚。但在該國情報機構幫助下,帕希尼揚最終脱身。(美聯社)

此外,帕希尼揚的當選同樣也得到了俄羅斯的首肯。在科恰良等人宣布不能接受敗選現實時,克里姆林宮已6月21日第一時間向帕西尼揚祝賀,帕西尼揚隨即在社交網絡上宣布「感謝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的支持」,這種來自莫斯科的認可也能説明些問題。

在分析人士看來,亞美尼亞的命運不僅僅是亞美尼亞的問題,它也是俄羅斯的問題。考慮到格魯吉亞在2008年奧運戰爭後與俄羅斯疏遠,打贏納卡戰爭的阿塞拜疆與土耳其關係過於緊密。這意味着目前駐紮俄軍的亞美尼亞是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僅剩的盟友,俄羅斯即便是捏着鼻子,也不能讓亞美尼亞脱離自身的勢力範圍太遠。

在這種令人憂慮的前景之下,克里姆林宮不僅要採取一些實際和示範性的步驟來捍衞亞美尼亞主權,譬如在2020年11月9日後緊急派兵進駐納卡地區「維和」,還要立刻為俄羅斯認可的政治家提供幫助。在這個時候,於納卡戰爭後發現西方與俄羅斯援助虛實的帕希尼揚似乎開悟了。這對於俄羅斯來説是個好消息。

對很多亞美尼亞人來説,俄羅斯大兵是納卡戰事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勢力:

+4

和很多希望西方世界干預納卡戰事並失望的亞美尼亞人一樣,他們都看到了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等人高調譴責阿塞拜疆「暴行」,但西方世界不會派出一兵一卒前往干預,相比之下,在2020年11月10日派出兩千人「維和部隊」的俄羅斯就展示了相對更為可信的一面。隨着帕希尼揚2021年2月25日親自向普京打電話「討論當前局勢」,後在4月7日飛往莫斯科尋求核能、軍事等援助,這也讓帕西尼揚很快成為莫斯科認可的「對俄羅斯友好的政治家」。並在大選結果存在爭議時得到俄方的肯定。

從某種意義來説,亞美尼亞大選的結果對俄羅斯可算恰到好處。也就在6月17日,結束對阿塞拜疆訪問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曾宣布「不排除在阿境內建立土方軍事基地的可能」。

此後,埃爾多安雖然強調,其「建設軍事基地」的行為需要經過莫斯科認可,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也曾多次表示,該國領土上「不會部署外國基地和特遣隊」,但考慮到土耳其軍方派往阿塞拜疆的分遣隊已在2020年11月後敗露,這使得俄羅斯更有必要藉助軍事和外交資源擴大其在高加索的控制範圍,並努力壓制土耳其在當地的影響力,在這個時候,帕希尼揚就成了俄羅斯手中應對土耳其的一張雖不太好,但仍可以打出的牌,並因此在亞美尼亞演出了此前的荒誕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