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意味着有望「解凍」|專家有話說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因為新疆棉花等問題相互拋出制裁手段,中國與歐洲的關係近期有所緊張,歐洲議會更是剛剛通過投票凍結了去年年底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當然,中歐關係的變化也與美國從今年年初以來大力拉攏歐洲盟友、加強與歐洲盟友協調立場有密切關係。5月25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國專場」活動時表示,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看待中歐關係,認為合作是中歐關係的大方向和主基調,將歐方視為夥伴而非對手。針對暗流湧動的中美歐關係,《香港01》專訪了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主任、歐洲問題專家史志欽。本篇為系列採訪第一篇(共四篇)。

01:去年年底,中國與歐盟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當時中歐關係也正處於升温期,但今年3月以來,局勢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一方面美國不遺餘力的拉攏歐洲盟友,另一方面在新疆、香港、台灣等問題上,中歐之間出現了一些摩擦(互有制裁動作),有聲音擔憂《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或將受到影響。儘管4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通話中,曾表示希望歐盟能夠獨立做出正確的判斷,實現戰略自主,但歐洲議會還是在5月20日通過投票凍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解凍的條件是北京撤銷對歐盟政界人士的制裁。你如何看待當下的中美歐大三角關係?

史志欽:從中美歐三邊關係來看,大部分人認為美國這一角色很重要。歐洲常常抱怨,中美關係好的時候,歐洲就被冷落,一旦中美關係不好,中國又想到歐盟了。我認為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各方都期待有一個等同的合作。這説不上是結構性矛盾,只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美國這個變量當然很關鍵。奧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美國要實現「亞太再平衡」,比較關注中國和亞洲地區,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之後又高舉「美國第一」,一切以美國的發展為主。在美國優先的理念之下,歐盟和中國對於美國來説都是一樣的,特朗普不管價值觀的問題,也不管是不是美國的盟友,反正美國的利益最重要。於是,特朗普四處出擊,既打壓中國,又打壓歐盟,打壓中國為的是全方位遏制中國崛起,打壓歐盟是為了解決美歐之間貿易摩擦,歐盟自然很不滿意那個時候的美國。

歐洲議會5月20日投票通過凍結中歐投資協定的決議。(AP)

除此之外,美國與歐盟在北約、國防費用均攤等問題上也有分歧,美國完全從自身角度考慮問題,不顧盟友。美國的疏遠讓歐盟的一些政治家越來越不信任美國,無論是經濟上還是防務上,歐盟都意識到要自主。

與此同時,中美關係也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國內有相當一部分政客想要與中國從經濟到科技全方位脱鈎,中美關係直線下墜,最直接的一個結果自然是中國和歐盟更加接近,所以在去年年底中歐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議》。其實這個時間點也很巧合,這份協議從2013年開始談判,歷時7年,經過35輪談判,在這個過程中,恰好中美關係變得逐漸緊張起來。

過去一年世界上發生了很多事情,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認為,這份協議可能無法像中歐雙方領導人之前承諾的那樣,在去年年底之前達成。談判過程中的確也遇到了障礙,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的分歧還比較大。

但是這份協議對雙方而言,除了分歧之外,更有足夠達成協議的動力。德國恰好去年是歐盟的輪值主席國,在中歐關係當中,中德之間的經濟聯繫也要密切一些。從德國的自身利益來看,它想要維護中國這個大的市場,總理默克爾也想在卸任總理職位前留下一個政治遺產。

對歐盟而言,中國畢竟是最大的貿易伙伴;對中國而言,面對來自美國的全方位打壓,需要在國際上聯合歐盟,在政治上、在戰略上有一個緩衝地帶。更何況在去全球化的趨勢之下,維護與歐盟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在政治、經濟以及戰略上的意義同樣非常重大。中國應該是在這樣的判斷下,在市場准入和勞工標準方面,做出了一些讓步,最後中歐投資協議談判完成,也是皆大歡喜的一件事。

史志欽:去年下半年,美國忙着總統大選,美國國內想要聯合西方各國遏制中國的聲音非常之多,美國也暗示歐盟不要操之過急,等拜登(Joe Biden)當選之後再談。所以,從時機來看,去年底達成協議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這份協議本身,與美國沒有關係,中歐雙方都認可就行。歐盟沒有聽美國的勸阻,這也是歐洲經濟自主、外交自主的一種體現。當然,歐盟內部也有一些鷹派人士,認為歐盟不應該倉促簽署協議,但無論如何,協議在年底前壓哨簽署,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後來形勢又有了變化,畢竟中歐關係當中,不是只有這一件事。拜登上台後,摒棄特朗普單打獨鬥的思路,要聯合盟友對付中國,兩個人的外交風格非常不一樣。拜登試圖告訴歐洲,美國回來了,它們很需要歐洲,這個時候,中歐之間原本的分歧也被放大了。

這其中的一個抓手就是人權問題。過去十幾年,中歐在人權問題上不斷有摩擦和鬥爭,當然人權問題的浮沉,也與國際形勢關係密切。現在形勢變了,美國不斷施壓,不斷造勢,把香港問題和新疆問題塑造成了兩個國際問題。

歐盟是一個多元社會,除了執政黨之外,還有在野黨和各種各樣的利益團體。有些主張經濟優先,有些重視價值觀。在中國看來,無論是新疆還是香港問題,都是內政問題,而且中國對於人權的理解本身與西方就不一樣,那麼中歐之間的分歧自然就出現了。歐盟需要在各個政黨和利益團體之間做到平衡,自然要對新疆問題和香港問題有所表示,要體現立場,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制裁。

美國和歐洲對中國施加制裁,中國不可能不反制,從國家利益上看,制裁就要對等,不然無法向民眾交代。過去中國沒有能力反制裁,現在中國有能力,不僅要反制裁,而且還要加大力度,因為要告訴對方,這是中國的底線,不能碰。中國顯然不會因為《中歐投資協定》就放棄自己反制的權力,何況這是一份雙向協定,對中歐雙方都有好處。在疫情影響下,歐洲的經濟正遭受衝擊,中國市場也就變得更加重要。那麼,歐洲應該選擇市場還是選擇價值觀呢?這是中國想要歐洲思考的問題。

中國更大力度的反擊制裁就好像往歐洲這個「池塘」裏扔了一塊石頭,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其實有點惡性循環的意思,中國方面越制裁,歐洲的輿論反彈越激烈,而輿論又會影響協議本身。

走到這一步,中歐協議還能不能被批准,還有待觀察。雖然歐洲議會近日表決「凍結」該協議,但從長遠看也不必過於悲觀。目前來看,中歐關係會僵持一個時期。但維持正常的中歐關係,包括非常重要的經貿關係不僅符合雙方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更有助於當前的全球抗疫及後疫情時期的世界經濟復甦。相信中歐雙方未來可以走出一個解套之路。

歐洲議會對中歐投資協定進行了凍結,並不是「不通過」。(AP)

01:有觀點認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之所以去年能達成,是因為中國做出了較大的讓步,再加上現在國際形勢的一些變化,歐洲對中國的高技術投資設置的門檻越來越高,但中國並沒有對歐洲的投資採取對等的措施,因此中國實際上是吃虧的。

史志欽:我認為這種觀念經不起推敲。協議看似中國做了讓步,實際上它反應的還是對等互惠原則,是雙方都滿意的談判協議。這是當今國際關係的現狀和準則。

毋庸置疑,這些年來歐盟對中國的疑慮和戒備在上升。相應地,歐盟也出台了一些企業投資與收購的審查機制。儘管如此,簽署協定肯定是一個進步,具體落地的時候,中國也會遵循對等原則。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容忍本國利益過份受損。

過去幾年,中國對歐洲的投資井噴式發展,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中國在歐洲做了幾起大手筆的收購,比如美的集團收購德國的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 )公司,吉利汽車購入9.69%德國戴勒姆(Daimler)公司的股份,成為戴勒姆的最大股東。當然,一兩起的收購不會引起太大注意,但收購次數多了,的確會讓對方有所擔心,尤其是收購一些老牌企業,歐洲各國民眾在情感上會有些難以接受。

另外,涉及到所謂的敏感技術企業,中資收購尤其會引起歐洲和美國的警惕,在美國施壓之下,輿論再加入炒作,必然會帶來巨大阻力。同樣,中國對於涉及國家安全的企業的採購也會確立審查機制,中國現在已經通過了一個類似的法案。

簡單看來,簽署協議之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國內的相關法律,這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在協議談判的過程中,歐盟一直抱怨中國的市場准入力度不夠,行業保護、國企補貼以及市場不透明,這就是為什麼協議談了七年才完成。歐盟在市場准入上一再強調要對等,要讓中國讓步,在特殊的背景下,也的確是中國做了一些讓步,協議才能達成。但這些讓步是中國從戰略大局考慮的結果,它並沒有危害中國核心的國家利益。

01:歐洲議會凍結中歐投資協定進一步衝擊了人們對於這份協定最終能否通過的信心,不過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即便不能通過也沒有關係,因為本身這份協議對中國來説比較「雞肋」。

史志欽:中歐投資協定並沒有到一定不會通過的地步,目前歐洲議會只是「凍結」,有「凍結」就意味着會有「解凍」。未來國際形勢隨時都會發生變化,歐洲內部形勢也會發生變化。雖然有些矛盾和挫折,但是往前看的話,雙方都希望擴大開放。

如果協議最終沒通過,中國民間的輿論會覺得「傷了面子」,西方輿論會認為是中國輸了面子,這種觀點都是片面的。如大家所認知,包括很多歐洲企業家和政治家,這是一個符合雙方利益的協議,不是「誰求誰」的協議,如果協議遭到扼殺,受損的是雙方企業家的利益,對雙方都不利。

習近平主席上個月在博鰲論壇也一直在強調,中國還是會繼續擴大開放。中國和歐洲在這份協定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的時候,一些反應難免也會有些賭氣的成分,但是賭氣不符合雙方的利益,只能滿足一些小丑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