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戴琦劉鶴的首次會談為何遲遲未能舉行?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單于5月18日到期,中國在5月17日宣布了延期清單的公告。而此前,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Chi Tai)已透露將與中國方面的官員討論。中國宣布的延期清單公告為接下來中美新一輪的貿易會談營造了比較良好的氛圍。

按照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美國貿易代表與中國副總理每6個月要進行一次貿易框架小組會議。上一次美國貿易代表與中國副總理的會談還是在2020年8月。如果按照時間安排,拜登(Joe Biden)政府在保留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時期的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後,中美應該在今年(2021年)2月進行對接。

中美貿易磋商持續近兩年的時間才達成第一階段協議:

+6

直到現在,戴琦與劉鶴等人的會談並未舉行。相比之下,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的信息,戴琦與多國貿易官員舉行了視頻會晤,如日本、越南、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歐盟、印度等。為何戴琦並不急於與中國官員對接?

現實原因來看,拜登上台後雖然保留了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但白宮在1月時就表示,在拜登制定下一步計劃前,對中美貿易協議等展開審查。這基本上是將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擱置」。拜登政府並不急於推翻前任的對華政策,而是採取了「維持現狀」或者説拖延的做法。在美國仍在審查貿易協議之時,中美新一輪的磋商並沒有相應的條件。

不着急與中國對接而優先與盟友夥伴磋商符合拜登團結盟友的做法。可以看到,戴琦與各方貿易官員的對話中,明確地提到了中國,如3月,她與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的視頻會議中就稱「兩人對非市場經濟體(如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表示擔憂」,類似的表述出現在了她與歐盟法國等同行的視頻會晤中。

2021年3月23日,戴琦與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舉行視頻會議,期間直接談及中國(紅線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截圖)

特朗普時期的貿易戰打法是全球開火,既包括中國,也包括盟友。拜登上台後一直強調要與盟友協調立場來應對中國,因此,他不是四面樹敵,而採取與盟友合力來應對中國的策略。可以看到,美歐在貿易問題上正在取得進展,歐盟委員會5月17日宣布,將暫時停止執行針對美國金屬關稅而制定的反制措施,目前正與美國就全球產能過剩和貿易問題進行談判。這一方面有着為拜登6月出席美國-歐盟峯會做準備之意,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美國與歐盟協調立場一致對華。

拜登深知,像特朗普那樣與全球為敵難以應對中國,美國要儘可能避免與歐洲和中國兩線作戰。日本、歐洲也是全球重要的經濟體,美國與之合縱連橫能對中國產生更大的戰略壓力。先與盟友協調立場再來應對中國,效果可能更好。

2021年2月4日,拜登在美國國務院發表首個外交政策演講,期間多次提到重視與盟友的關係。(AP)

當然,戴琦遲遲不與中國方面的對接與華府整體的對華大環境有關係。拋開拜登上台百日專注於內政不談,拜登對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為外界所關注。中美如果要談,貿易問題是難以避忌的話題。回想3月阿拉斯加中美高層會談時,美國甚至要強調「在美國本土舉行」來向外界宣示自己的主導地位。戴琦與中方官員何時談、談什麼、如何談都要經過謹慎的考量,不會像與美國的盟友、夥伴等那樣輕鬆。在拜登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對華戰略或者政策時,按兵不動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拜登所代表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在貿易政策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在大選期間,拜登就曾批評過特朗普的貿易戰,認為這讓美國人買單,並稱他若上台,將取消對華關稅。而北京一直以來都反對貿易戰,中國外長王毅2月還在呼籲美國調整對華政策,包括取消關稅等。如果拜登貿然在貿易問題上調整立場,他將面對國內的反對之聲,很可能會被共和黨指責為對華讓步、軟弱。國內力量的掣肘使得拜登政府對與中國接觸採取小心謹慎的態度。

按照北京的外交風格,與拜登政府要對接的將是宏觀的大政策,不會一開始便和美國談貿易戰這樣具體的問題。即便是要談關稅,在面對美國的新政府時,北京的態度可能會更加強硬,要求美國取消。中美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談判的突破口。在這些還未敲定之前,中國想必也不會着急與美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