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紛爭|從美國力挺澳洲 看拜登如何重振盟友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5月13日會見到訪的澳洲外長佩恩(Marise Payne )時,稱美國不會讓澳洲獨自面對中國的「經濟脅迫」。「我已經重申過,美國不會讓澳洲獨自留在場上,或者説賽場上,去面對中國的經濟脅迫。這就是作為盟友(應該)做的。」他還表示,美國「已經向中國明確了這點,即這種針對我們最親密的夥伴和盟友的行為,會阻礙我們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改善」。

此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3月也曾表示,在中國停止對澳洲「經濟脅迫」之前,美國不會讓中國在美中雙邊關係上得到改善。拜登政府已經明確告訴中國政府,「我們不會讓澳洲孤立無援」。

在中澳關係持續下滑之際,美國的表態表現出了對澳洲的力挺,尤其是將其與中美關係改善與否掛鈎,可見美國對盟友的重視。

美國需要這樣做,原因在於:一方面,拜登(Joe Biden)政府宣布「美國回來了」,要修復與盟友的關係。澳洲與中國齟齬不斷,外界都在觀望美國的態度,這時候,美國必須要站出來表示出對盟友的支持與維護,以體現自己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這種政治表態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澳洲倒向美國、反對中國的做法是美國樂見的,美國需要「肯定」澳洲。

但美國的明確承諾恐怕只會停留在口頭之上。從經貿上講,中國對澳洲的「懲罰」不是美國能解決的。美國是澳洲的第三大貿易伙伴,美澳貿易額遠遠落後於中澳、日澳。並且,而澳洲一直不是美國主要的經濟夥伴,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澳洲是美國的第21個貿易伙伴,排名不在前十名之列。

2021年5月13日,布林肯在美國國務院會見佩恩。值得注意的是,兩人都沒有佩戴口罩。(Reuters)

澳洲在中國的經貿損失,美國難以彌補。相反,美國還在「搶佔」澳洲撤出中國後的市場。在中國限制進口澳洲的農產品和煤炭後,中國則找到了替代供應來源,其中就包括美國。比如,2020年10月,中國限制了澳洲的煤炭進口,之後增加了從南非、美國的進口。美國在2021年2月向中國出售了近30萬噸用於鋼鐵生產的焦煤,而2020年10月時這一數據幾乎為零。

+3

澳洲繼續與美國捆綁,其所面對來自中國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澳洲正在成為美國在印太抗華的急先鋒,成為中美博弈犧牲品的可能性也在提升。在各國仍在謹慎面對中美的壓力時,澳洲進一步靠攏美國的做法只會招致中國的不滿,其在中美之間漁利的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並且,美國所説的中澳關係會影響中美關係的改善更是一句空話。隨着中美結構矛盾的爆發,中美關係的惡化自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就已經開始,拜登上台後仍難改這個大勢,在「競爭合作對抗」的原則之下,中美關係的改善將會異常艱難。即便美國要改善與中國的關係,恐怕也不會真正顧及盟友的感受,美國所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以本國優先為導向。盟友可能是牽制因素,而非決定性的因素。

美國是一個輿論高手,支持澳洲、抬高澳洲在中美關係中的作用,口頭上的承諾便可讓澳洲進一步靠向自己。同時,「經濟脅迫」一詞,美國暗中批評了中國美國,還營造出了澳洲是「弱者」、「受害者」的形象。美國認為自己為盟友做到了「仗義執言」,但能否拯救盟友于水深火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