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聯合聲明|日會議紀要避提台灣意味着什麼?
日本首相菅義偉4月15日至18日的訪美之旅已經結束,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日美首腦聯合聲明時隔52年首次提到台灣,再加上日本自美國總統拜登1月20日上任以來一系列愈發靠近美國軌道、背離中國的外交動作,令外界疑惑菅義偉政府會否拋棄安倍後期在中美間逢源的平衡道路。
不過,日本外務省4月18日公布了一份日美首腦峰會會議紀要,其中對敏感的台灣、新疆和香港問題皆避而不談,不少媒體也提到了菅義偉政府的內部爭論,可見日本尚未到徹底調整對華政策的地步。
4月16日「拜菅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除了兩國一貫指責中國在東海南海行動以及譴責香港新疆人權問題,還提到「我們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這是日美首腦聯合聲明自1969年(彼時中日、中美尚未建交)以來首次提到台灣問題,引起外界廣泛關注,不過也因其為日美3月16日的外長防長「2+2會談」共同聲明提到「台海和平重要性」的延續,遂未有超過外界的預期。
耐人尋味的是,日本外務省18日發表的會議紀要中隱去了大多與中國相關的敏感話題,只剩下「兩國首腦就中國對印太和全世界的和平繁榮的影響交換了意見。雙方對中國在東海南海改變現狀的行為和脅迫手段表示一致反對。關於如何處理以上問題,有必要中國有坦率的對話、美日繼續擁護普世價值以及追求安定的國際關係。」這份紀要對於引起外界廣泛報道的台灣問題隻字未提,新疆和香港問題也未見蹤影。
「被迫附和美國說」難成立
外交無小事,這份紀要的省略應是有意為之,畢竟在此前「美日2+2會談」的會議紀要中,外務省就特意記錄了台海、新疆和香港問題。關於如何解讀日本外務省的這一動作,有一種觀點是日方藉機隱晦傳遞出安撫中國的信號,暗示台海等問題並非其對華政策重點,甚至有推脫給美國之意。例如台灣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就點評道,「把新疆香港台灣全部刪除,就是向中國(大陸)交代不干涉內政……因為美國老大哥硬要我附和那個聲明。」
但這種觀點忽略了菅義偉內閣近來不斷主動提及台灣問題。除了上月日美「2+2會談」的聯合聲明中點名台海和平重要性,菅義偉自己4月4日上電視時也指出,「在日美合作維持嚇阻力的情況下,創造可以由台灣及中國和平解決的環境很重要。」在菅義偉訪美之際,以親台立場著稱的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還特意登上日本最西邊的與那國島,指出「與那國島距台灣僅100多公里,是日本離台灣最近的島嶼。包括西南地區在內的台灣周邊局勢,不僅對日本的安全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國際社會的穩定也有重要意義……國防部將繼續密切關注這一情況。」
據報道,岸信夫在此前的「2+2會談」還在會議中指有必要探討自衛隊能為支援台灣的美軍提供何種協助。從這些動態來看,「日本被迫附和美國」這一說法似乎並不成立。
共同社還進一步透露,菅義偉在對華政策方面之所以決意向聯手美國邁出新的一步,是因為背後有前首相安倍晉三和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的建議。政府相關人士指出,菅義偉原本也留意到「與美方過度接近的話,對華外交將難免受到影響」的謹慎論調,但後來似乎逐漸向視台灣局勢為關乎日本安全的問題、主張採取措施應對的兩位前首相傾斜。
的確,菅義偉在上任初期還兼顧中日雙方,但近來就似乎拋棄了平衡之術,如果背後有安倍和麻生的示意就更好理解。缺乏外交經驗的菅義偉3月29日就特意拜會安倍,在訪美前向對方取經。且在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安倍的「細田派」和麻生的「麻生派」是自民黨內前兩大派系,菅義偉顯然在連任方面也有所考量。
或許外界會念及安倍自2017年以來主動修復中日關係,而認為以安倍為代表的自民黨主流意見已認識到需在中美之間走中線才最有益。
但安倍畢竟以身段柔軟著稱,他推動中日關係回暖,在相當程度上是為了對沖難以預測的特朗普政府給美日關係帶來的風險。其表面態度改變並不意味其內心立場的變化(正如他會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施壓下減少否認慰安婦的歷史事實而挽救日韓關係,但內心觀點大概未變),他很可能還是以威脅論的視角看待中國的崛起,正像他2014年曾指中國增加軍費是「挑釁行為」,形容中日關係宛如一戰前的德國與英國,這番話被廣泛解讀為他對於貿易關係緊密的兩國還是可能發生戰爭的憂慮。
因此,機會主義者安倍會果斷趁外部環境不確定之時與中國交好,也可能在拜登上台後美日同盟牢固之際,推動日本更向美國軌道靠攏,且他已無需承擔明面上的政治責任,可能會比在任時更冒進一些。
有意避免中日關係徹底轉冰
當然,現在還很難說日本政府打算徹底轉換對華路線。外務省的會議紀要還是可以體現,日本政府內部(至少外務省內部技術官僚是如此)有意避免中日關係由涼轉冰,因此將近期外交政策向回收一點。許多媒體也報道政府內部存在不一致的聲音。
例如共同社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印太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菅義偉訪美前秘訪日本,與日本政府高官舉行了磋商,雙方同意聲明不直接寫明台灣而使用「台灣海峽」的措辭,同時提及「與中國對話的重要性」。而《日經新聞》透露聲明是日方協調員主張軟化措辭的結果,該媒體還指出,日本政府內部還有聲音認為沒有必要在此次日美首腦聯合聲明再提台灣問題,因已在美日2+2聲明中提過了。
《紐約時報》也引用一位了解菅義偉及其內閣的思路的知情人士指出,儘管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但日本不想攪亂與中國的關係。這名知情人士也說,日本需要在法治等問題上向中國發出明確的信息,但雙方應該保持高層溝通。這點也可以從菅義偉和拜登在會面後答記者問可看出,在拜登強調「我們(美日)會一起合作,證明民主國家在21世紀依然可以競爭和勝利時」,菅義偉提到了對話的一面,指他和拜登同意「就中方在印太的活動與中方坦率討論的必要性」。而對話,實際上就是保持中日雙方不對對方的真實意圖出現重大誤判,防止兩國關係脫軌。
因此,日本外交政策雖然隨拜登上台有明顯調整,但也不能忽略諸如外務省會議紀要所體現出來的低調信號,這體現了日本遠未到顛覆安倍後期路線的地步。而就常識而言,日本的根本政治經濟利益,在於美日關係緊密、中日經熱政至少也不冷、以及中美鬥而不破,即使日本在中美間做不到等距外交,徹底背離中國軌道也是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