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盟總理人選爆內鬥 後默克爾時代的德國將何去何從?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眼看着9月份的國會大選將至,二戰後執掌德國政府總時長近五十年的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簡稱「基民盟」)卻與其姐妹黨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簡稱「基社盟」)陷入了內鬥。兩者組成的聯盟被認為成就了德國二戰以來長期政治穩定的功臣,卻在此時就誰來接替默克爾、領導基民盟參加下屆政府選舉出現分歧。

過去近七十年間,基社盟雖與基民盟所組成的保守派聯盟大體維持平衡和穩定關係——只在巴伐利亞州競選的基社盟主導該州議會四十餘年,而基民盟則只在巴伐利亞以外的十五個聯邦州競選,兩者在聯邦議會中被視為單一政黨。而以往代表兩黨參選總理的則幾乎都由基民盟派出、鮮有爭議,以至於聯盟內甚至不存在內部投票等正式選拔程序。

今年一月,被視為默克爾忠實支持者的拉雪特(Armin Laschet)當選黨魁。豈料第三波疫情和疫苗推行亂局讓基民盟的民望跌入低谷,身為黨魁的拉雪特難咎其責,使得民望一直高企的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州長澤德(Markus Söder)破開其基社盟的聯盟「小弟」情意結,一躍成為未來四年德國政府領導人的熱門人選,不僅為基社盟大力推舉、更得到基民盟的許多成員青睞。

拉雪特雖與默克爾在難民等政策上有分歧,整體仍屬於務實溫和派的政治家,政治路線上最接近默克爾。(Getty)

穩定的政治聯盟緣何現分歧?

15日,薩克森-安哈特州(Sachsen-Anhalt)州長、來自基民盟行政委員會的Reiner Haseloff打破了此前黨領導層對拉雪特「一致支持」的宣示。他對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表示,民望應該是選定候選人的決定性因素。自拉雪特1月勝出黨魁選舉以來,基民盟在各大民調上的支持率已經下跌近10個百分點。本周更有民調顯示,只有不到4%的德國人對拉雪特的「領導特質」存有信心。與之相反,澤德的支持率甚至超過了默克爾,成為了德國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上個月德國地方州議會的選舉結果使基民盟遭受又一重打擊。由於圍繞兩黨國會議員口罩採購收取回扣的醜聞,以及聯盟主導下的聯邦政府推廣疫苗不力(截至3月中的地區選舉,德國的接種率僅有7.5%,遠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基民盟在西南部的兩個州得票率跌至迄今為止的最低值。

就在各黨試圖通過這兩場選舉為2021「超級大選年」(德國各州議會及聯邦議會)營造聲勢時,基民盟的失利卻為綠黨、社會民主黨(SPD,簡稱「社民黨」)等在地方結成聯合政府創造了更大的可能。如此形勢加上基民盟在全國走低的民調,9月聯邦議會選舉中再現滑鐵盧絕非不可能。

2018年6月26日,默克爾與拉雪特在柏林參加基民盟夏季聚會。(Getty Images)

分歧之下 進退維谷的基民盟

9月26日的大選,德國16個聯邦州的選民將走進票站,每個政黨獲得的票數比例,將大體決定各黨在聯邦議會所佔的席位。根據民調機構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最近的一次調查結果,基民盟有意拉攏的自由民主黨(FDP,簡稱「自民黨」)支持率僅有9%,兩黨相加將不足以形成多數政府。

然而,目前聯合執政中的中間偏左的社民黨自認被基民盟拖累,造成自身選民流失,隨着基民盟自身選票號召力減弱,其脫離基民盟、與綠黨和自民黨派另組成「交通燈聯盟」(因三黨代表色得名)的可能亦增大。財長兼社民黨領導人舍爾茨(Olaf Scholz)此前就已經明言表示,地區選舉結果證明了沒有基民盟主導的政府是有可能的。面對社民黨的背棄,別無選擇的基民盟與綠黨結盟的概率極高。

出於短期內政治穩定的考量,澤德將是基民盟最保險的候選人。遭受第三波疫情且疫苗推廣不力的德國,很可能在今夏大選之前仍身陷其困,在巴伐利亞州因抗疫表現而民望飆升、且在全國範圍內也民望高企的澤德無疑將在領導國家抗擊疫情、推行強有力的政策上更具優勢。柏林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榮休教授Oskar Niedermayer表示,在吸引選民上,「澤德要遠遠勝於(拉雪特)」。

2018年10月,巴伐利亞州長澤德在一次競選活動中發表演講。(Getty)

在政策上,澤德以機會主義者、能快速適應並因應政治現實調整策略為人們所知。根據曾著書介紹澤德及基社盟的德國記者Roman Deiniger,2018年基社盟在巴伐利亞州選舉失利後,不得不與更小的地方黨派結盟,並因此在政治路線上大改立場。如今,綠黨的崛起則促使他轉向迎合其低碳經濟政策——不難想像,一旦澤德出任新總理,這一情形亦很可能上演。

另一方面,被認為是默克爾中間路線接班人的拉雪特若正式接棒,基民盟會否延續「大聯盟政府」亦不明確。以目前拉雪特本人的支持率來看,要說服欲擺脫基民盟影響的社民黨回心轉意並不容易;而能為新一屆政府確保多數支持的綠黨,雖在環境政策上與拉雪特本人主張衝突,但或許願意與基民盟做出妥協——近幾年民望增勢正猛的綠黨,正寄望於借着基民盟這一跳板、拉攏默克爾中間路線的支持者,進一步擴大綠黨在德國的選民。據《明鏡》報道,成長於默克爾年代的年輕德國選民大體滿足於其中間路線,而未必青睞激進的施政方針。

在如此時間點上,看似堅固的聯盟的分歧——無論聯盟最終決定候選人是誰——都會給9月的選舉結果及其後的執政過程造成負面影響。一旦拉雪特被選定為最終候選人,帶着此次爭議之下被媒體拿來與「輿論寵兒」澤德反覆比較、形成的劣勢形象,必然將給其領導的新一屆政府的執政平添困難;若澤德成為候選人甚至下任總理,基民盟能否不予掣肘支持其執政也成疑。對於基民盟而言,此次爭議只加劇了其自身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