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債務危機背後的中歐地緣角力

撰文:葉侃
出版:更新:

近日,有關黑山共和國(Montenegro)因無力償還總額近十億美元的中國基建債務向歐盟求援遭拒的消息迅速點燃了歐美輿論場對「中國債務陷阱」的熱議。目前,已有路透社、《金融時報》、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等多家歐美媒體作出了相關報道。

上述報道無一例外地以黑山債務危機為例,對中國在西巴爾幹地區(黑山所處地區)——這一傳統意義上的歐盟後院日漸攀升的區域影響力及其對歐美地緣安全構成的挑戰給予了重點關注。一場看似常規的主權債務風波卻引發了歐美輿論場烈度不小的震盪,其背後反映的複雜地緣圖景頗為耐人尋味。

就常理而言,由於地緣位置的便利,歐盟本應在西巴爾幹的地緣角逐中佔據絕對優勢地位:西巴爾幹六國眼下均為歐盟候選國,布魯塞爾方面本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將該地區收入囊中——尤其是以哥本哈根標準(Copenhagen Criteria)為核心的入盟和諧化進程,足以將候選國錨定在歐盟期許的戰略框架之內。

不巧的是,西巴爾幹六國的入盟談判恰好趕上了歐盟的「擴張疲乏期」,多數成員國的主流民意對歐盟繼續擴大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的懷疑與日俱增。其中作為軸心之一的法國疑歐主義力量的崛起更是直接阻礙了西巴爾幹六國的入盟之路。

以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國民陣線為代表的疑歐勢力的迅速崛起,讓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當局不得不在歐盟擴大議程上做出妥協,態度也自然而然地日趨消極。尤其是在趨近大選年(2022年)的敏感時刻,巴黎方面近來在擴大議程上鬆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

如果説法國軸心的「疑歐轉向」奠定了西巴爾幹六國入盟進程的消極基調的話,一些邊緣成員國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從中作梗更是令西巴爾幹諸國的入盟大業舉步維艱。比如去年秋天,作為歐盟成員國的保加利亞就出於歷史宿怨而出手凍結了北馬其頓的入盟談判。同時,作為與北馬其頓「併案申請」的阿爾巴尼亞也受此波及,而不得不將入盟進程擱置。

歐盟在西巴爾幹入盟問題上舉棋不定的態度無疑給予了域外強權唾手可得的介入機會,於是乎中俄土三方乘勢而入,在西巴爾幹這一地緣秩序半真空區全力拓展自身的戰略影響力。

平心而論,上述三方域外勢力都是令布魯塞爾方面頗為頭疼的存在:俄羅斯通過東正教認同紐帶將西巴爾幹的塞族力量牢牢握住,土耳其通過伊斯蘭與奧斯曼遺產的雙重感召將該地區的穆斯林勢力聚攏一罈,中國則通過自身強勁的基建輸出能力將渴求發展的西巴爾幹諸國團結在命運共同體的大旗之下。

+1

雖然在歐盟看來,上述三大域外強權介入西巴爾幹事務的性質相通,但帶來的挑戰強度則存在明顯的層級差別:俄羅斯由於綜合國力所限,目前只能通過安全和能源兩大抓手施加影響,歐盟方面有足夠的實力與政策工具將俄羅斯影響限縮在可控範圍之內。

土耳其本身也是歐盟候選國,雖然雙方近年來齟齬不斷,但對於一個仍然處於歐盟擴大正軌上的候選國,布魯塞爾方面有足夠的「外控機制」將安卡拉方面在該地區的經略行動控制在歐盟期許的範圍之內。

相比之下,作為深具未來超級強權潛質的中國在西巴爾幹的經營則是最令布魯塞爾方面擔憂的。在經濟發展層面,與來自歐盟的,附加苛刻外部條件——通常涉及受援對象國政經議題的條款——的施予式經濟援助(比如基建貸款)不同,中國的經濟援助完全圍繞受援對象的具體經濟需求而打造,且基本不附帶任何先期條件。因此,西巴爾幹諸國撇開「歐盟友鄰計劃」而轉投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懷抱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以此次事件的主角黑山為例,該國此前因國內基礎設施翻修重建問題多次向歐盟求援,但均被布魯塞爾方面以其內政改革未達「哥本哈根標準」為由拒絕,此時中國的出手相助對於長期飽受基建發展之困的黑山來説無異於雪中送炭。

在經濟發展之外,更令歐盟執政精英棘手的是中國在西巴爾幹地區的「文化外交」影響力。得益於此前與前南地區的長期友誼及特殊夥伴關係,絕大多數前南國家(西巴爾幹)對中國不僅沒有類似歐美主流社會那樣根深蒂固的偏見,反而對來自中國的「影響力傳播」普遍持積極開放態度——這一點從孔子學院在幾乎所有西巴爾幹主要城市毫無阻礙地開枝散葉且廣受歡迎的事蹟可見一斑。

最令歐盟執政精英無奈的是,當下仍然深陷新冠疫情漩渦的歐盟不僅無力對中國的「西巴爾幹經略大計」做出任何實質回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需要北京方面的協助來助其走出泥潭。因此,歐盟在西巴爾幹這片「天然後院」的弱勢還將無奈地持續相當一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