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這一回中美對抗理該讓消費者當主角
繼歐美英加等因其指控的「新疆人權與強迫勞動問題」聯手制裁中國並招致中國報復性制裁之後,新疆棉花問題又成為中西方之間一個正在迅速升温的新戰場。
因為瑞典服裝品牌H&M在2020年10月發布的一份關於「停止使用新疆棉花」的聲明在網上傳播開來,在中國引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抵制浪潮。大批中國網友湧至該品牌官方社交平台留言,要求他們滾出中國市場,中國主流電商平台均已下架H&M產品。中國國產手機小米、華為、vivo、騰訊應用寶等應用程式商店也都下架H&M商城APP。
除了民間輿論與商業市場的強烈反應,中國官方媒體也積極參與並成為點燃輿論的重要力量。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央視網站與新聞官方微博、中國共青團官方微博、中國軍方自媒體官方微博「鈞正平」等均對此發表了措辭激烈的評論。
另一方面,消息顯示,近兩年還有更多國際知名品牌加入了這場圍繞新疆棉花而掀起的對抗性衝突,其中包括BCI(The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一家於2009年在瑞士成立的非政府組織)成員Burberry、Adidas、Nike、New Balance、Ikea,以及Uniqlo、無印良品等12家日本公司都發表過與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論。中西方圍繞新疆棉花爆發的衝突有進一步擴大之勢。
梳理整個事件的發展可以很明顯發現,這場突然爆發的新疆棉花大戰雖然是由H&M在幾個月前的一份聲明被曝光後引起,但是卻和近幾年來中國與美國,也許還包括與範圍更廣闊的西方國家之間圍繞新疆問題展開的對抗性爭論密不可分。
自幾年前西方媒體曝光所謂的「新疆再教育營」後,新疆問題就一直在中西方之間不斷發酵。有媒體梳理發現,上述西方非政府組織與商業品牌對新疆棉花的集中表態,在時間線上也基本上與2018年至2020年間中美圍繞新疆爆發的爭端高度相關。
例如,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以及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就分別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3月發表了兩份相關報告,並將重點對準使用包括棉花在內的新疆產品和勞動力的外國知名品牌的產業鏈。其中,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還羅列了一個使用新疆產品與勞動力的83家外國和中國服裝企業的列表,以便對相關企業施壓。
所以這場突然爆發的新疆棉花大戰其實一點都不突然,在這場衝突背後一直有一股力量在推動這場衝突發生,這場衝突本身就是中美乃至中西方之間圍繞新疆問題展開鬥爭的一個側面,一個新戰場。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府、學術研究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和商業企業圍繞新疆棉花使出的各種動作,中國媒體與消費者當然有理由憤怒,有理由發起反擊與抵制行動。
雖然經濟領域的博弈與鬥爭也是中美世紀博弈鬥爭無法迴避的一個領域,但是將政治鬥爭擴展到經濟領域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也許這樣可以逼迫一些企業與中國「脱鈎」,在打擊中國棉花產品與產業鏈的同時又能服務於推動與中國「脱鈎」的構想,但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做法,根本就達不到「脱鈎」目的。
而對一些相關商業企業來説,不管他們是因為商業考慮還是意識形態原因,當他們主動或被動迎合政治需求踏入中西方政治鬥爭的戰場,所帶來的損失也只能由其自身概括承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場衝突在輿論場非常激烈,但是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在提出批評質疑的同時對此仍然保持克制。商務部只指「中國消費者已經用實際行動作出了回應」,並沒有過度批評相關西方企業。對外立場一貫鷹派的中國《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甚至呼籲中國官媒退出「戰場」,由民間去自發應對這場衝突。
北京顯然很清楚這場衝突的內在原因,以及貿然向所有相關企業全面開火可能對中外商業交往導致的不必要損失,從而助推了西方部份政治力量樂見的「脱鈎」預期。這種處置方式是冷靜且恰當的,商業的歸商業,就應該讓輿論場與消費者來自己處理這件事情,而且來自輿論場與消費者的憤怒情緒已經足以令相關企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