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海耶克主義者上一堂課? 德州斷電顯現自由市場的局限
美國德州2月15日以來因冬季風暴而起的大斷電至今已大致結束。從黑暗和寒冷中重回「文明」之後,不少人都馬上被再次「驚嚇」:他們的電費帳單竟然可高達數千美元。在電力供應嚴重短缺期間,德州電力批發價急升一百倍,其州定的最高每兆瓦時(MWh)9,000美元的訂價,更將每度電價格提高至9美元,是一般電價的數十倍以上。
一般市民之所以突然會遇上天價電費,是由於德州獨有的電力市場所致。
規管鬆散的低電價市場
德州是美國本土有陸地相連的48個州份中,唯一一個擁有與其他州完全隔絕的獨立電網的州份。由於該電網沒有跨過州與州之間的邊界,聯邦政府並無監督權,使得崇尚自由市場與小政府的德州可以「自把自為」。
電力市場傳統上是一個由縱向整合企業主導的市場,從發電、運送到零售都由同一家公司一手包辦。到1990年代,以打破壟斷、引入市場競爭壓低電價的改革卻逐漸成為主流,當中又以德州走得最前。
相較於美國西南州份對其電網「供電穩定性」的規管,以及東部電網其13州聯網下的「供電能力市場」,德州的電力消費者只需要為他們所用的電力付費,而不必經政府管制在其電費中為電力基建和產能發展付款,也不必向電力供應商購買未必用得上的剩餘電力供應。因此,德州的平均零售電價比全國水平低五分之一,亦比規管較嚴的加州低近一半。
百家爭利的高度競爭
這種低電價除了是鬆散規管的「節省」之外,也是其電力市場高度競爭的結果。負責監管德州電網的德州能源穩定委員會(ERCOT)一直營運一個電力批發競價市場,由發電企業提出其供應電力的售價(普遍以每個小時的電力供應區隔),而ERCOT則以該段時間內預期內的電力需求為標準,從最低的開價者起向上計算,直至滿足需求為止。由於未有被選中的發電商將失去其盈利唯一途徑,因此這個競價市場有助壓低電價。
另一方面,人口約3,000萬的德州有近300家電力零售供應商,從批發市場買得電力之後再以不同方式向消費者兜售電力。由於競爭激烈,零售商都各出奇謀去爭取客戶。一些企業採取定額收費制,因此其用戶的電費不會因為電力批發價的急升或急跌而有即時的變動;然而,另一些企業為了以更低價格引吸客戶,就採用浮動定價,使用戶能在供應充足的大部份時段獲得更低廉的電費開支。
綜合媒體的報道,不少公開自己天價電費單的德州市民都使用一家稱為「Griddy」的電力零售商,後者創辦於2017年,以10美元月費換取用批發價計算電費作招徠,目前有近2.9萬位客戶。公司在電力批發價急升之際已通知客戶呼籲他們即時轉用其他定額收費的電力零售商,然而當中過程須時,不少Griddy用戶已用上了極高批發價的電力。
相對於Griddy將電力批發價波動的風險轉緣到消費者身上,使用傳統定額電費的電力零售商在這一場冬季風暴之中損失慘重,因為他們不能馬上將其高額購入電力的開支轉化成客戶的電費。在德州有經營零售業務的加拿大企業Just Energy日前就表示德州斷電風波對其流動性可能有實質打擊,並威脅其繼續經營的能力——以每兆瓦時9,000美元的最高電價推算,Just Energy總損失可高達2.5億美元,可是其公司市值只得約2億美元。
一場嚴寒斷電風暴,除了為一般民眾帶來災難,也是企業的決勝戰場。
價格機制取代政府規管
上文所描述的德州電力市場,可算是經濟學上奧地利學派的現世典範。為紀念該派經濟學家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而成立的新古典自由主義智庫米空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曾刊登文章批評政府阻止公用事業之中的競爭,當中就引述奧地利學派領袖之一海耶克(Friedrich Hayek)對於價格機制的想法。
曾經主張讓貨幣去國家化、由各發鈔者自由競爭的海耶克認為,價格機制能夠使一個參與者都沒有全面資訊、完美認知和單一價值尺度的市場有效運作,因為價格是所有參與者作出合適經濟行為所需要的資訊。這在德州電力市場之中可謂體現得幾近完美——假設佔德州發電超過20%的風力發電因天氣原因而受損,即使這個具體資訊未能廣泛流傳,其他發電商也能在電力批發競價市場的價格中發現價格上漲,從以出於私利以增加供應作合適回應。
在外界經常擔心自由市場無法解決的長遠投資問題上,德州也以價格機制去解決。經過2011年和2014年兩度嚴冬影響電力供應後,ERCOT早就為發電商提供應對嚴寒天氣的指引,然而ERCOT並沒有權力強制發電廠將其機器設備提升到能預防嚴寒的級別,它就以價格機制企圖達成此一目標。
ERCOT將最高電力批發價定於9,-000美元之高(比正常價格高超過180倍)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希望以一年可能只得幾天嚴峻天氣的極高電價,去吸引企業自行加大其相關投資,以賺取此潛在豐厚收入——當愈來愈多企業作出投資,嚴寒時候的電力供應自然會提升,那麼除了電力供應能夠得到保證之外,民眾要額外付出的電費也會相應下降。
然而,由於電費價格沒有包括鼓勵企業長遠投資、沒有包括剩餘電力以備不時之需的成分,加上風能和太陽能快速擴張壓低電價,發電商要為「一年最多只有幾天」的特殊情況作出巨額投資往往是一場賭博。賭博當然有可能會帶來巨額利潤(例如本次在斷電期間仍有剩餘電力或發電能力的供應商),但這個選擇的另一方卻是走「安全路線」,盡力壓低資本開支,以最大化日常賣電的利潤。
資本短視的代價
這次一度使400萬人在氣溫低於冰點之間斷電斷能的災難,似乎顯示出願意作此賭博的企業尚遠遠未足。此狀況也突顯了政府無為之下的資本短視:根據2011年的預估,將德州三分之一的天然氣田改裝成能預防寒冬的標準,將需要17.5億美元的投資;相較之下,德州油氣產業單在去年的稅負和特許權費用的支持就高達139億美元。
當然,海耶克主義的支持者會認為這次災難正正是是價格機制正常運作過程的展示。當企業看到能在災難中能以極高價格賣出電力、賺取極高利潤的行業競爭者,他們未來也定將會加大在這方面的投資。
這也許沒有錯。然而,大概沒有人會認為,為了以價格機制來達至政府規管早已能達至的目標,這次德州斷電災難所造成的人命傷亡和苦難,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更重要的是,德州的電網監管當局早已知道將電力供應安全提高至能夠抵禦極端天氣的水平是必要之事,然而自由市場的資本卻沒有「看見」其必要性——直到這次大斷電為止,而斷電本身卻並非任何由價格所反映出來的資訊。
這讓人不禁反思,到底人們應否尊重所有不同的「價值尺度」,任由市場機制去作決定?抑或是,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價值——例如預防極端天然災害的基本投資——是有超越自由市場運作的絕對性,值得以公權力介入的方式去規管和執行?德州斷電災難的例子已給了我們一個明顯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