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需要一個什麼樣的駐華大使?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對於和中國政府的接洽,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採取了拖延和觀望的態度,也就是展現所謂的「戰略耐心」。由於自己身邊的國安和外交智囊都是自己的親信,而且都是政策專家,拜登沒有急於選定新任駐華大使人選。這也符合他對華決策的審慎態度。

在當前兩國升級博弈,急需新的突破口的時候,選誰出任駐華大使可以預示拜登政府的對華決策思路以及他對當下兩國關係的最新認識。

按照傳統,一般的美國駐外大使職位,新當選的總統都會將其安排給自己的金主和朋友。但對於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新總統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尤其面對國會參議院外委會的嚴苛審核,候選人不但在能力、資質和人脈上有一定的優勢,更重要的要對兩國矛盾分歧有深刻認識。

過去十年間,美國駐華大使人選各有各的特色:

截至目前,美國輿論已經傳出讓同性戀、非洲裔擔任駐華大使。但這些考慮都過於「美國視角」,符合民主黨政府注重「多元化」視角。2月3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前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Rahm Emanuel)有可能出任駐華大使。

伊曼紐爾在民主黨當中很有威望,曾擔任國會眾議員,效力於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和奧巴馬(Barack Obama)。尤其在擔任奧巴馬白宮幕僚長時,也曾陪同奧巴馬訪華。2018年,他在卸任前還曾訪華會晤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嘗試化解貿易戰期間兩國經貿緊張關係。

拜登如果派他出使北京,預示着民主黨政府依然重視同中國的經貿合作。當然,在新的時期,過去的駐華大使用人思維或許不再適用於當前的兩國博弈環境。

奧巴馬時期的三位駐華大使洪博培(John Huntsman)、駱家輝(Gary Locke)和鮑卡斯(Max Baucus)當中,前兩位主要考慮「中國元素」,最後一位則注重「經貿聯繫」和國會關係。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後便迅速敲定習近平的「老朋友」布蘭斯塔德(Terry Edward Branstad)擔任駐華大使,但結果還是未能避免美中關係持續滑向對抗。

2017年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年會期間會見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新華社)

囿於當前國會兩黨對華強硬的共識,駐華大使的人選可能會遇到國會更多嚴格審核。由於民主和人權議題將是拜登對華外交的重點,候選人過於温和,或者和中國商界聯繫緊密,都有可能遭遇兩黨議員的反對。尤其是一些右翼議員,可能會在一些和中美不相關議題上藉機施壓拜登政府。

從權力架構上看,駐華大使由國務卿直接負責,但在拜登掌控外交、幕僚協調統一制定和實施政策的前提下,駐華大使的人選也要和國安會意志一致,最起碼也是布林肯等外交幕僚推薦的人選。當然,拜登掌握奧巴馬時期的人脈,他在考慮布林肯等人建議時,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從中美關係穩定的角度考慮,新任駐華大使應該擔任積極的協調角色,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和中國敏感議題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在中美關係緊張或發生危機時,駐華大使要有一定的危機管控和協調能力。

但拜登挑選駐華大使時應該汲取兩位前任的教訓,不應該停留在過於表面化或標籤化的特質。駐華大使始終代表美國在華利益。拜登政府也無需通過更多中國元素或符號化的標籤取悦中國民眾。經歷四年的右翼執政和國會山暴動後,中國民眾對美國民主體制及政府施政有了新的認識,他們對誰擔任駐華大使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抱有好奇心和過高的期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