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十三大今日召開 首要難題:阮富仲之後誰是核心?
1月25日,代表越南全國510多萬名黨員的1,587名代表前往河內,越南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越共十三大)由此開始。從1月25日至2月2日間的越共十三大似乎已經只剩一個最核心的話題,即此前已經「定於一尊」,掌握了越南的黨政軍大權的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是否選定了接班人。這個話題其實也是2020年以來一直困擾觀察家們的一個難題。
就現實局面來看,越南高層暫時無變動意欲,短期內的「後繼無人」竟已成為客觀事實。但這一切只是表面現象,越南當局在培養青年幹部、搭建人員梯隊上正在花費相當的精力。其人事變動在新老交替中維持動態平衡。這種進程可能也是越共十三大暫時不能成為河內政治格局或環境更替關鍵標誌的重要原因。
新老交替迷人眼
對外界來說,越共十三大到此後越南「第十五屆國會(即人民代表大會)」的人事安排應該在2020年11月到12月間就已經塵埃落定。雖然這一機密的名單直到2021年1月25日後才有望揭曉,越方內部基於「嚴懲泄密」的新法規也暫時不會輕易披露相關信息,但總的來說,到1月15日前,河內流出的大多數情報均顯示高層人事變動有限。
河內已經呈現了一個分層明顯的高層梯隊。其「核心骨幹」的地位不容忽視。
在2021年「十三大」前政情暫時不明的越共早已展示了相對明晰的領導決策序列。從2019年4月阮富仲因健康問題入院,導致越共高層一度開始了「領導骨幹」機制後,這種核心之下集體議政的手段取代了以往越南政治「四駕馬車」、「四根支柱」等傳統概念,給高層留下了更多猜測的空間。
2020年5月,越共討論並通過了十三大中央委員會人選的標準,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個別候選人的年齡例外原則,這一點很快被外界發現,有些觀察家當即認定此舉是為現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現年67歲的陳國旺所設,因為按照越共「七上八下」的政治規矩,首次當選政治局委員的年齡不能超過65周歲,再次當選的年齡不得超過67歲。但這一規則的適用者其實也包括有望連任三屆總書記的阮富仲。
就當前河內的政治環境來說,從2020年下半年外界可以看到一個分層明顯的高層梯隊。它包括越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陳國旺,現任總理阮春福,現任常務副總理張和平,現任越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民運部部長張氏梅,現任越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範明政,現任河內市委書記王廷惠,現任公安部部長蘇林,現任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範平明,現任中央宣教部部長武文賞等一系列要人。
按外界的猜測,除阮富仲留任的可能之外,陳國旺和阮春福將是競爭越共總書記的熱門人選;除去阮春福留任的可能外,王廷惠和張和平則是接任政府總理的最主要人選。
此外,陳國旺或阮春福有可能接任國家主席,範平明、張氏梅或張和平則有可能接任國會主席。而範明政、武文賞、張氏梅、蘇林等人則有可能成為「核心骨幹」的一員。
1月18日,越南前外交部官員、外交學者黎洪和從河內消息人士處取得「非官方但可信」的高層人事變動消息。據該消息。阮富仲將留任越共總書記一職,阮春福將升任越南國家主席,現任越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範明政將接任總理,越共河內市委書記王廷惠將接任國會主席。
但無論如何,這種高層去向相對明朗,人事安排相對模糊的情況仍客觀展示了越共高層短期內的「後繼無人。」
從梯隊建設看,越南各地也正在大批擢升40歲以下青年幹部,在2020年度各地黨委人員呈報的數據看,青年幹部平均佔比5.94%,其中從2017年開始由河內方面以黨代政管制了三年多的峴港最高,為11.77%。此外,越共基層更新率也有所提升,超過三分之一,其專業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基層黨委碩士學歷者有2,220人,較十二大增長超過60%。這種局面似乎也證明了河內方面不急於在十三大期間改變更多問題。
青黃不接的無奈之舉
事實上,河內方面在政治環境上的安排也是無奈之舉。越共方面如果按人員正常更替實現交接班也並非不可能。但這對於從2017年開始整頓吏治的阮富仲當局來說,就會形成斷層。
從2017年開始,阮富仲為首的越共高層有計劃促進黨建整風,先從地方整頓政治風氣,打碎地方政治家族壟斷,進一步提升越共在基層的威信。
越共的威望已在2020年內因反腐和防疫而大大提升,越共計劃在十三大期間繼續反腐。
在2018年的大規模反腐之後,以「火爐」著稱的阮富仲重新建立了河內的信心。越共高喊着「堅定信心、加強信仰」、「培養工農子弟幹部」、「為反腐不怕損失人才」等口號,加強中央與地方黨政聯繫。
另一方面,越共還從2018年開始,每年派出工作巡視組徹查了個省市地方的「嚴重貪污犯罪案件和經濟犯罪案件」,以「沒有禁區、沒有例外」的原則,以峴港案、越南油氣集團案、公安部網絡賭博案為突破口,徹查地方議會、油氣集團、銀行、公安部、通信傳媒部等機構,進而從上到下的干預經濟、安全、民生等領域的貪腐、浪費及黑惡勢力等問題。
這一「打黑除惡」的進程到2020年末終於有所突破。隨着阮富仲在2020年11月25日宣布了越南「中央反腐敗指導委員會」在2020年前需要儘快審理、儘快嚴查的十大專案,外界發現,越南從2017年開始,2018年後系統性展開的「反腐」終於出現了階段性成果,河內也的確把矛頭伸向了特定利益集團。當這一系列進程需要來自最高層的外力加以推動時,阮富仲也難以卸下自己的擔子。
此外,越共十二大後進入轉型期以來,其基層管制一直出現鞭長莫及的局面,阮富仲當局一面需要處置此前「四架馬車」體制餘波下中央機構的宂員,另一方面也要面對基層人員能力和素質的問題。
幸而,河內在反腐、確立政治規矩後,逐漸從近年來的包括「同心鄉血案」之類的群體性事件中,發現其治理能力因拖延而產生的短板。越共十二屆七中全會開始着手佈局幹部人事安排,通過了《關於集中建設才德兼備的各級幹部隊伍尤其是戰略級幹部隊伍的決議》,提出「戰略級幹部」的標準和範圍。七中全會決議強調,戰略級幹部必須滿足德才兼備的條件。
隨着越共開始提拔新一批包括600名「戰略級幹部」在內的青年幹部,主政多個省市;在河內等地,還通過空降幹部等手段加大幹預力度,越共能否以新鮮血液能否扭轉這一政令不行的迹象雖然仍需時間,但考慮到越南民間開始對外地幹部形成信賴,這意味着越共在基層的威信開始有所回升。
阮富仲曾多次強調,較之越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這一中心,黨的建設更為關鍵。這或許意味着在建立一支具有足夠素質,能力,聲望和業務水平的班底之前,阮富仲暫時需要繼續把控總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