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另行成立新黨 特朗普家族能東山再起嗎?
「如今我正打算將權力在1月20日中午移交給新政府,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們開啟的運動現在才剛剛開始。」「我們會以某種形式回歸的。」特朗普1月19日和20日的離別演講似乎暗藏弦外之音,《華爾街日報》揭露特朗普正與親信討論另組新黨「愛國黨 」(Patriot Party)的報道似乎揭開謎底。那麼,被共和黨建制派拋棄的特朗普,是否有希望藉新黨東山再起?
在1月6日國會暴亂案後,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當四年「在野總統」、再在2024年代表共和黨再戰的計劃似乎已破滅了。如今共和黨大老紛紛與其切割,參議院共和黨頭號人物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在1月19日參議院復會後,首次點名道姓批評特朗普和其他有權勢的人煽動起被灌輸謊言的暴徒。次日,特朗普曾經最堅定的盟友之一、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以及麥康奈爾沒有參加特朗普歡送會,反而是與拜登一同前往教堂做彌撒,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也留下來參與了拜登的就職典禮。
不過,還是有一批選民仍對他忠心耿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17日的民調顯示,47%的共和黨選民仍認為應將特朗普繼續視為領袖,58%相信拜登沒有合法地勝選。在關於「愛國黨」的報道出爐後,特朗普粉絲聚集的網站「thedonald.win」也開始熱情討論此事。
如此看來,在與共和黨高層關係破裂後,特朗普的確有動機、也有號召力另組新黨,即使參院可能在彈劾審判中判他終身不得競選公職,新黨也可以為兒子或者女兒未來參選鋪路。不過,成事的可能性究竟有幾何呢?
「贏者通吃」制度不利第三黨
縱觀美國歷史,第三黨派很難在兩黨制主導的選舉體系中殺出一條血路,史上成績最好的便是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他通過9年總統積攢的聲望,在1912年帶領進步力量從共和黨出走成立「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獲得了27%的普選票以及88張選舉人團票,但也因與共和黨分票而讓民主黨漁翁得利,該黨最終在老羅斯福1919年去世後隨之消失。此後自1980年起,便再也沒有第三黨候選人贏下選舉人團票,即便1992年的獨立候選人佩羅(Ross Perot)拿下近19%的普選票,也因選舉人團制度而票數掛零。
這是因為美國的選舉制度對第三黨派天然不利。美國總統選舉採用「贏者通吃」的選舉人團制度,即使兩位候選人旗鼓相當,最終差距不過幾百票,全州(除了兩個小州之外)的選舉人團票還是會全數流向略勝一籌的候選人——個別選舉人失信的例子相當罕見,而且最高法院亦判定各州有權規範失信者——這導致實力較弱的小黨候選人難以出頭,基本只能通過分票造成間接影響,例如1992年佩羅就因瓜分了老布殊的選票導致對方連任失敗。
而就算第三黨候選人表現神勇,能在一州或多州拔得頭籌拿下選舉人團票,從而導致所有候選人都未能跨過270票的勝選門檻,最後正副總統也是由眾參兩院分別定奪。而且在眾議院的總統投票之中,每個州的代表團僅投一票,除非第三黨同時能佔據足以影響一州或多州代表團投票結果的席位、並因此影響到入主白宮的人選,才能有望通過與大黨的協商而分得一些政治實權。不像同樣是被兩黨主導的英國議會制,一旦兩黨均未獲過半議席形成懸置議會時,大黨能即時考慮與小黨聯合執政共組內閣。
這樣一來,特朗普的「愛國黨」前景就並不樂觀,因為願意脫離共和黨隨他出走的選民,大概率為極端保守的白人藍領和陰謀論者,以及感謝特朗普對共產主義國家出手強硬的各類移民人口,但這批選民很難在任何一州構成過半選票,結果可能是既無法讓特朗普或其子女獲得選舉人團票,又讓保守勢力內部四分五裂,最終反而便宜了民主黨。
籌款宣傳均為難事
除了在選舉制度上面對重重阻礙,「愛國黨」在籌款和宣傳方面也前景堪憂。選舉在很大程度上是富人佔主導的金錢遊戲,例如在耗費了140億美元之多的2020年總統及國會選舉中,低於200美元的小額捐款只佔到22%。而在如今多個大金主紛紛與特朗普及拒絕承認拜登勝選的議員割席的情況下,特朗普未來可能只能大多依賴小額捐款,但根據Open Secret網站的數據,他在去年大選僅籌集到2.68億美元的小額捐款資金,比拜登低了整整1億美元,因此特朗普及代表「愛國黨」出戰國會的議員很可能在未來面臨資金緊絀的問題,這將大大制約該黨的競選前景。
特朗普為此自掏腰包的可能性也較低,因為他的生意也因疫情及客戶杯葛而大受打擊。據特朗普集團財報數據,該集團2020年營收同比下降38%至2.78億美元,且特朗普以個人名義擔保的3億美元債務將在未來幾年陸續到期。而考慮到許多客戶都爭先與特朗普集團撇清關係,包括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PGA)不再在新澤西州的特朗普高爾夫球場舉行2022年錦標賽,特朗普集團的最大債主德意志銀行據報也不會再向其放貸,這意味着特朗普未來資金周轉都可能成問題,更別說掏錢用於政治支出了。
另外,特朗普也失去了2016獲勝的利器、能讓他實時向選民喊話的社交平台,其影響力必然有所下降。《歐洲傳播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分析了極右翼陰謀論者瓊斯(Alex Jones)的案例就發現,瓊斯在被各大平台封殺後關注度、粉絲數和相關收益都大大減少。當然特朗普不至於淪落到瓊斯的境地,他可以繼續在霍士新聞、OANN、NewsMax等保守派媒體發表言論,甚至是自創電視台及社交平台,以及在各地舉行集會。但失去了像Twitter和Facebook這般大體量的社交平台,無論如何還是會對他觀念傳播的密度和廣度造成影響。
或倒逼選舉制度改革
總體來說,特朗普或出於報復心態、或不願將自己的鐵桿粉絲拱手留給共和黨,而因此真的踏出另組新黨的這一步,未來的選舉前景並不樂觀。不過畢竟特朗普還是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即使他個人或子女無法突破史上第三黨候選人的命運,但可能對美國政壇進行間接大改造。
例如,若「愛國黨」真能突破制度、籌款和宣傳上的層層障礙,成功將保守派中更強硬的一翼團結起來,便有可能將共和黨推向溫和的中間派,進而將民主黨推向更進步的光譜左側。這樣一來,或能解決了兩黨內部分歧嚴重的老問題。
受限於美國利好兩黨制的選舉制度,民主黨和共和黨內部的進步派和溫和派不得不棲於同黨大帳篷下,即便共和黨內極端保守的「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一直以來都讓建制派頭疼,民主黨內的進步左翼也與建制派爭吵不休。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或許能讓各黨政策和主張更加清晰,應會減少選民認為兩黨無法代表自己的情況。
再想得遠些,這或許還能倒逼政治改革,畢竟三足鼎立的格局將使總統和國會選舉中的「贏者通吃」制度更加無法反映出民意,因為贏者選票可能只在四成左右徘徊。當然,修改憲法中訂明的選舉人團制度門檻過高,但美國或許可以在國會選舉和總統初選中引入能夠進行多項選擇、更能反映民意「同意投票」(Approval voting)制度——選民可在選票上投給多個候選人,票高者獲勝——該制度適合讓更多政黨進入國會,也防止特朗普這類多數人不歡迎的政客當選。
當然,政改實行起來的困難程度自是不用多說,兩大黨都不會願意其他小黨分割國會甚至是內閣席位,定會阻止通過相關法律通過,而如果沒有制度保障的話,第三黨最終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而最終特朗普究竟會否走出成立政黨這一步,又能走到多遠,各位看客就只能靜心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