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默克爾時代前奏開啟 德國保守主義的難言之憂
1月15至16日,來自全德近1000名基民盟代表將在線上齊聚一堂,共同投票選出默克爾(Angela Merkel)卸職之後的黨魁接班人,勝選者將有很大可能代表基民盟在今年秋天的全國議會大選中角逐聯邦總理職位。
黨魁競逐:三國演義之下的五人候場
目前三位黨魁候選人處於勢均力敵,各有千秋之勢。被外界公認為默克爾忠實鐵桿的拉雪特(Armin Laschet),先任德國人口第一大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th Rhine-Westphalia,下稱「北威州」)州長。在疫情爆發之前,他的治理成就斐然,從而使得基民盟在北威州獲得較高支持率。
但在疫情中,由於拉雪特治理的北威州是疫情重災區,其疫情防控表現飽受詬病,致使其支持率大幅下滑。
此外,拉雪特在外交政策上還有些在德國政壇主流看來頗有些劍走偏鋒的古怪思維。比如其本人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表達出對俄土以及敘利亞的巴沙爾(Bashar al-Assad)政權——這些西方建制派主流欽定的「反面教材」——的同情之感。
儘管有上述負面失分之處,有默克爾等一眾基民盟核心領導層的背書,拉雪特的勝出概率仍然位居三者之首。
默茨(Friedrich Merz)律師出身,曾屬於默克爾在基民盟內的對立派別。德國媒體津津樂道於他與默克爾的「個人過節」,甚至將他此次參選描述為「尋求復仇」。
他在2000年初與默克爾的政爭失利後退出政壇,在安永、德國匯豐、德國黑石等多家企業任職。基於他與德國商界的深厚聯繫,被視作基民盟黨內的「親商派」。其本人的政治立場偏向傳統保守主義,這對吸引那些不滿默克爾中間化轉向的德國保守派選民頗有加成功效。同時,其親商立場也有助於吸引部分親商的自由派選民。
另一位黨魁候選人呂特根(Norbert Röttgen),現任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呂特根主張基民盟應該堅定地走中間路線。另外他尋求將基民盟「綠黨化」,強調基民盟應該設計一系列可信賴的環境政策,以獲得與日益強勢的綠黨爭奪年輕選民的籌碼。
但缺乏在地方政壇或者國內商界的必要履職經歷已然成為呂特根競選過程中難以迴避的關鍵短板,這也導致其頗具「進步主義」色彩的施政綱領難以獲得黨內各派系的廣泛支持。
或許是出於對三位黨魁候選人都難堪競逐總理大位的擔憂,基民盟與其巴伐利亞州姊妹黨基社盟近來一反前例地表示黨魁繼任者將不會自動獲得代表聯盟出征聯邦大選的資格。
除了以上三人之外,聯盟還將把「青年後備軍」,現任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以及現任基社盟主席兼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Markus Söder)納入考察範圍。
前者在疫情防控中專業沉穩的表現贏得了德國民眾的普遍讚許,目前是除現任總理默克爾之外的頭面政治人物中民調支持率最高的一位。
後者此前曾長期以反對「默克爾路線」的正統保守主義者自居,但近年來善於見風使舵的索德已悄然轉變為默克爾施政理念的堅定支持者。
而其本人執掌的全德經濟引擎——巴伐利亞州在疫情中的防控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這樣的公眾形象無疑十分有助於其進入總理候選人甄選範圍之內。
接班人困境:默克爾遺產的「不能承受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人接任黨魁或總理,後默克爾時代的德國保守主義政治都將經歷不小的波折。默克爾治下的「聯盟黨」在前者精妙的「回應—整合」策略的助力下,已經極大擴充了德國保守主義的選民基本盤。
比如通過廢核吸引了原本傾向於綠黨的部分環保主義者,通過出台最低薪資保障法蠶食了原本屬於社民黨的「鐵票倉」——普通勞工階層。
最為引人矚目的無疑是其自難民危機爆發以來,默克爾當局在移民政策上的温和化轉向使得之前先驗綁定社民黨的國內移民社群大量轉向聯盟黨。其中,尤以佔德國外來移民比例最高的土耳其裔移民的「改換門庭」效應最為顯著。
上述一系列「票倉擴容」成果為聯盟黨的議會大選及日常的民調支持率帶來了空前豐厚的收益,自2013年開始,聯盟黨就穩居聯邦議會裏就穩居絕對多數席位。
這一耀眼戰績,只有「西德國父」阿登納(Konrad Adenauer)治下的基民盟在1957年的聯邦大選中做到過。近來,隨着德國疫情防控的相對成功,默克爾的支持率更是一度衝上了80%的高峰,且基本穩定在70%以上。
而如此輝煌的「統一戰線」成果,即將接班的三位黨魁候選人中無一人可以完整維繫:如果呂特根接任黨魁的話,其「進步主義」的施政理念固然能夠吸引部分綠黨基本盤的轉向。但其付出的代價則是繼續將那些正統的保守主義者推向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懷抱,同時使得那些親商的自由派轉投自由民主黨(FDP)。
假如「反默克爾主義」的默茨有幸接任的話,聯盟黨無疑能夠吸引到絕大多數不滿默克爾中間化轉向的正統保守主義者回流。但付出的代價是將中間派選民徹底推向綠黨一邊,而後者目前已經成為基民盟領導層眼中「必須提防」的威脅所在。
假如四平八穩的拉雪特接任黨魁的話,他本人固然會竭盡所能地將中間派與正統保守派維繫在基民盟的大旗之下。
但其易於在公共場合失態的缺陷以及平淡無奇的個性,決定了其很難具備足夠的政治魄力去協調黨內不同力量之間的矛盾與暗鬥——這一點在其乏善可陳的民調支持率中已得到充分體現。
綜上所述,目前對於基民盟最合適的接班人策略或許是選擇拉雪特任黨魁,同時選擇斯潘出戰競選聯邦總理。前者的沉穩圓熟,輔以後者的幹猛衝勁,也許能夠讓基民盟在後默克爾時代最大限度地維持既有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