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將更換駐英大使 為何讓知美派接替?
12月26日,2021年「兩會」時間確定,中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和十三屆中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3月4日及3月5日先後。據報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在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後透露,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即將退休,由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接替。
64歲的劉曉明從2009年擔任駐英大使,以往中國駐外大使平均任職時間都在4年左右,劉是迄今為止任職最久的中國駐英大使,也被英國媒體視為言辭犀利的中國外交官。此次劉曉明離任屬於正常退休,然後在中國兩會之際準備正式交接。
根據公開資料,現年57歲的鄭澤光曾是廣東省普寧縣興文中學教師,後來在華南師範大學英語系學習,畢業後在中國外交部工作,從科員做到北美大洋洲司司長。與其他外交體系官員不同的是,鄭澤光也有地方從政經歷。2010至2013年,鄭澤光曾擔任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隨後為外交部黨委委員、主管政策規劃和北美大洋洲地區事務的外交部部長助理,兩年後升任外交部副部長,分管政策規劃、北美大洋洲地區事務和行政工作。
是以,在長期關注中國外交的西方人士眼中,鄭澤光都被視為一名「知美派」,是中國駐美大使的理想人選。因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鄭澤光專注美國議題20餘年,曾擔任過中國駐美使館一秘、使館公使等職,長期負責北美業務。
但知美派只是外界給鄭澤光貼上的一個簡單標籤。這種標籤也並非中國派駐大使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觀察近年來鄭澤光的表現,他所負責的領域並不局限於美國,而是涵蓋拉美、北美和歐洲等地。
而且,對美、對英事務並非彼此割裂和排斥。鄭澤光的求學和從政經歷和劉曉明相似,都是英語系出身,並在地方有任職經歷。鄭澤光在進入外交部工作後曾被公費派到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留學。
從目前中國外交所面臨的挑戰來看,中英雙方都面臨內外環境的變化和策略上的調整,鄭澤光接替劉曉明出任駐英大使,也正處這關鍵節點。
一方面,脱歐後的英國依然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它的國家主權姿態可能會有所提升,在「全球英國」戰略下更大力度地推動雙邊獨立外交。2021年,除了主持七國集團(G7)峰會,乃至有可能將之組辦為「民主十國」(D10,近來英國政府數次提及之倡議,除美加英法德意日七國以外,另加入印度、韓國、澳洲),英國還將主持舉辦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氣候變化議題將是中英合作的一個亮點。
另一方面,英國外交更加獨立後,可能會採取比其他歐洲國家更親近美國的立場,強化在情報、軍事和經貿等領域同美國的合作。歐盟各國愈發追求降低美國對歐影響力,這也令歐陸在對華問題上較難與美國保持一致,是以脱歐後的英國將是美國重點拉攏的對象。
不過從過去數年劉曉明出使期間英國的政策及姿態變化來看,英國外交對美國的配合程度在增加,但其獨立性也在持續強化。這一點從英國脱歐投票前率先加入中國提出的亞投行(AIIB)以及2015年和中國宣布雙邊經貿黃金時期就可以看出。這為中國在很多國際議題上爭取英國的支持提供了機遇。
是以這時中國對鄭澤光的任命庶幾有「危中覓機」,重新調整對英外交策略的意味,加大同英國的接觸,避免英國過度倒向傳統盟邦美國一邊。
從中國角度看,所謂西方的「抗華輿論戰」實則並非鐵板一塊,面臨這種合縱,中國大有連橫的機遇。英國是繼美國之後內外環境轉變最明顯的大國,如果中國能夠有如美國對英國的把控一般,將對英關係調控至更理想的狀態,便有助於緩解西方對華輿論攻勢和戾氣。這也是下一階段鄭澤光等人將面臨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