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輛坦克對五萬人 解析零下四十度的中印戰線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到11月下旬,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前線氣温驟降,在兩軍對壘的一線地區,氣温降至零下二十至三十度不等。到12月,拉達克前線最低氣温將降至零下四十度左右。

隨着中印兩軍的第九輪軍長級會談即將展開,這意味着雙方將在零下四十度的高原戰場上維持對峙。在戰線兩側,印軍的兵力堆積和解放軍的裝備展示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印軍在拉達克前線部署的總兵力從7月到11月間隨媒體報道發生過幾次變化。7月時,印度媒體披露稱駐紮在當地的14集團軍要編入「三個預備役師」,此後,印方媒體又稱拉達克前方兵力為「5萬人」。到11月上旬,印度報業托拉斯(PTI)最終確認,稱印方的「5萬人」具體部署在拉達克東部海拔4,200米至5,500米一線中印對峙地帶。

莫迪登上「阿瓊」坦克的行為已經成為印度軍事現狀的寫照

+2

不過,印軍的五萬大軍仍處在保障供給的關鍵階段。

《印度教徒報》在10月中旬披露,稱印軍在一線搶修的營房已基本可用,其水電、取暖等設施一應俱全,印軍人士亦稱「全部一線部隊均可入住」。但印方至今仍未能完全解決部隊的防寒被服問題。

在高海拔地區的一線部隊中,印軍的靴子、睡袋、帳篷等物資嚴重不足,竟不得已開始回收舊鞋、舊衣。10月下旬時,《印度快報》等印度主流媒體指出,拉達克一線印軍部隊曾緊急從錫亞琴冰川駐軍處調集「數百套」二手被服,用以應對一線不時之需。

此前,列城地區的印軍開始了大規模的物資配送與補給

到11月下旬,印度報業托拉斯披露,印軍7月下單,從美國採購的15,000套防寒套裝早在9月就送抵印度,但這一萬多件「用於極端寒冷天氣」的裝備要由印度陸軍北部、西部、東部和中央四個司令部決定分配,而非直接送往一線。

此外,印軍在拉達克配備的坦克與裝甲車輛等裝備也讓軍界人士倍感憂慮。

此前,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在11月14日「排燈節」期間登上一輛印度自產的「阿瓊」坦克,由此展示印軍武備之盛。但此舉很快也遭到印度《歐亞時報》等媒體的批評,《歐亞時報》認為,68噸重的「阿瓊」看似威武,實則機動能力嚴重不足,無法應用在中印、印巴邊境等緊張區域,更不用說以空運方式運送至拉達克一線了。

圖為錫亞琴冰川的巴基斯坦一側。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聲稱擁有該地區主權。海拔高達8,000米的錫亞琴被認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戰場。 當地也是印軍後勤部門生財的重要渠道。(Getty)

印度《電線報》指出,印方在拉達克地區佈置了T-72和T-90兩種坦克,戰鬥全重約46噸的T-90坦克或可在拉達克東部的的達布克-什約克-鬥拉特別里奧地公路(Darbuk-Shayok-DBO Road,DSDBO)一線通行,但印軍的總兵力不超過三個裝甲團,更不用說其大部仍限於運力,不得不暫時駐屯在列城至楚舒勒一線。

相比之下,解放軍在戰線另一側的兵力部署就讓印方分析人士頗為不安。在11月13日時,印度《Times Now》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在拉達克東部集結 兵力超300輛坦克》的署名報道,稱解放軍在拉達克一線從北到南一線均佈置重兵。其中,僅坦克和裝甲車輛就有350輛到400輛之多。

圖為一輛俄軍目前使用的T-72型坦克,該型坦克也是印軍在高原地帶使用的主要車型。譬如印方佈置在楚舒勒前方的裝甲部隊就以此為主。(美聯社)

文章指出,解放軍在直逼印軍鬥拉特別里奧地(Daulat Beg Oldi, DBO)的達普桑(Depsang)平地佈置了70至75輛坦克,在加勒萬河口布置了相當數量的步兵戰車,在温泉(位於加勒萬河口以南)和日土(即後方阿里日土縣)分別部署了75輛和45輛坦克。而在與印軍楚舒勒對峙的曼冬錯一線,解放軍至少投入一百多輛坦克,五十多輛步兵戰車,其中多數坦克為最先進的99式主戰坦克。

目前,考慮到拉達克一線的極端環境,中、印兩軍又將在此後繼續會談,這意味着兩軍直到2021年4月前都不太可能展開敵對行動。但無論如何,印軍的佈防早無秘密可言;加之印軍此前已在錫亞琴冰川一線與巴基斯坦僵持多年,其長期以來一直竭力避免的「兩線作戰」至此已成為現實。印軍與解放軍對峙的第二條戰線也由此變得引人注目,並將在2023年4月印度新一輪大選前成為莫迪與印度人民黨(BJP)當局的長期出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