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內隨時有望出任總統?賀錦麗要從政客轉為施政者

撰文:周萱
出版:更新:

美國大選結果終於揭曉,民主黨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和候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於當地時間7日發表勝選演講,其中拜登再次呼籲全國團結一心,賀錦麗則為自己打破了性別和少數族裔在政壇的雙重天花板感到驕傲。
不過,獲勝只是一個開始,兩人將繼承一個空前撕裂的社會、一個大概率兩院分治的國會、以及面臨疫情嚴峻和經濟復甦乏力等重重挑戰。

而拜登和賀錦麗兩人,尤其是後者,至少從過往行跡觀之,尚只能被稱作一位擅長選舉和利益分配的政客,還算不上執政者和改革者。他們如何施政並着手處理諸多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不僅是民主黨四年後能否續掌白宮的決定因素,更是美國能否盡快控制疫情、降低經濟衰退風險以及擺脫「特朗普遺毒」的關鍵。

比起拜登的表現,民主黨選民可能會將同樣甚至更多的焦點放在賀錦麗身上,雖然美國副總統過去的角色普遍來說不怎麼吃重,但此次情況不同,將於本月20日邁入78歲的拜登年事已高,任完一屆已算不易,而在民主黨中生代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四年後最有希望代表民主黨出戰的無疑是拜登副手。

因此拜登乃至整個民主黨在甄選副總統時,無疑有了挑選繼承人之意。

▼77歲的拜登當選,可能將讓世界產生10大變化(點圖放大)▼

+13

賀錦麗並非進步派

那麼被寄予厚望的賀錦麗是何許人也?她牙買加非裔和印度裔的雙重少數族裔身份、在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聽證會時的凌厲提問、以及在民主黨初選期間對拜登70年代曾簽署的種族主義法案尖銳攻擊,都給外界留下了「自由派」的印象,特朗普團隊也熱衷於攻擊她是極端左派。

但對於賀錦麗政治生涯稍做回顧,就能發現她的主張並不十分明確,且有見風使舵之嫌。例如她在2017年8月擔任參議員時,曾激情支持左派旗手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全民醫保」法案,但她在去年年初進入民主黨初選大戰時,又與桑德斯方案拉開距離,並直到去年年中才提出了自己溫和漸進的「全民醫保」版本——雖然主張政府成為單一支付者(single payer),又不打算消除商業醫保。

這樣一個想同時討好進步派和溫和派的方案,在初選時被拜登團隊批評「什麼都想有」,又被桑德斯指責「根本不是全民醫保」,由此可見賀錦麗左右逢源的「政客屬性」。

加州民眾11月8日歡慶拜登和賀錦麗當選。(美聯社)

她漫長的司法生涯裏,成績也不算斐然。在她2004年至2016年先後擔任三藩市(San Francisco)地區檢察官和加州檢察總長期間,常對警察暴力事件視若不見,即使在2014年密蘇里州非裔青年布朗(Michael Brown)無故被警槍殺引發全國大示威時,她也拒絕介入調查三藩市的類似案件。另外,進步派也常批評她為遭受「大規模監禁」(mass incarceration)的非裔做得不夠。

但賀錦麗優秀的演講才能,加上女性和少數族裔的身份,以及眾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參院司法委員會副主席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等多位黨內大佬的提攜,使她在競選時幾乎無往不勝,打破了多個競選記錄。她在2004年成了三藩市第一位有色人種地方檢察官,又在2011年成了加州第一位女性、非裔及印裔的檢察總長,之後又在2016年躋身聯邦參議院,成為首位印裔參議員。而這次,賀錦麗再次打破歷史,成為了候任副總統,可謂說是競選專家了。

這樣一位更擅長競選政治的政客,是否能轉變為施政者的角色,與拜登一起解決美國諸多迫在眉睫的問題,並在四年後挑起民主黨總統競選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