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輿論:歐媒眼中的王毅歐洲行
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剛剛結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的首次境外訪問,訪問了意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和德國。
王毅此行旨在平衡日益不穩定的世界動態,呼籲國際信任與合作,但他是否說服了歐洲人?
歐洲媒體用「魅力攻勢」(charm offensive)來形容王毅的訪問。中國顯然非常重視中歐關係。王毅外長回國當日,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楊潔篪便已經啟程,在訪問完緬甸後,將隨即前往希臘和西班牙。
疫情之後,中國兩位最高階的外交官員先後訪問歐洲,充分說明了中歐關係對中國外交的重要性。
誠摯的呼籲?意在美國的拉攏?
雖然王毅從未點明,但在他與歐洲領導人的會談中,美國明明是房間裏的大象。對此,歐洲媒體無不將他的訪問與上周中美兩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高漲和中國發射多枚導彈的事聯繫起來。
德國《世界報》(Die Welt)在一篇題為《新的中國時代開始了》(Jetzt beginnt die neue China-Zeitrechnung)的文章中指出,中國在南海的飛彈和王毅的訪問都是「試圖將歐洲拉入中國陣營,對抗太平洋另一邊的超級大國」。
王毅的訪問揭示歐洲所處的「拉鋸戰」:此前,美國高層官員三次在疫情期間出訪歐洲,其中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兩次推動跨大西洋聯盟對抗中國。
對此,不少歐洲媒體都有留意到,王毅告誡各國要避免「新冷戰」,並再次推動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希望吸引深受疫情影響的歐洲國家。
毫無疑問,國際局勢已然不再一帆風順,中國面對這種情況也在逆水行舟般地推動外交工作。譬如多年來,歐盟國家意志希望與中國簽署中歐投資協議,而中國在一直表示願意推動相關工作的同時,卻也遲遲未與簽署。而今隨着疫情所造成的保護主義興起、全球供應鏈面臨大調整,中國也在迅速調整「改革開放2.0」的步伐。這也體現在此次王毅訪歐過程中。許多提到王毅的歐洲頭條新聞都集中在他的一句話上,他在巴黎的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發表演講時提出,中歐投資協議可能在年底前就能達成。
幾十年以來,中國一直嘗試在國際關係促進多邊主義,譴責霸權主義。很大程度上,這種立場也成為中國在與歐盟交往時的主軸。在與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會談時,王毅也表示,堅持多邊主義是他此次歐洲行達成的最大共識。
然而,這種沒有明確針對對象的表態,如今卻因當下緊張的中美關係,難以避免地迸發弦外之音。當中國呼籲「多邊主義」時,歐洲記者聽到的是「要選邊站」。王毅在訪歐期間,再次重申習近平2019年初訪歐時所提出的「四個赤字」,中國媒體也對王毅相關表態做了大量表態。反之,歐洲媒體則少有關注此細節的,他們更傾向於認為中國對單邊主義的否定,是對美國的影射及批評,而不是真正的夥伴關係倡議。
2019年,訪歐的習近平針對當下世界頻發的危機,向歐盟、德國及法國領導人提出了中國的看法及解決方案,也即「四大赤字」(信任、治理、和平和發展的赤字)。在此基礎上,王毅此次訪歐本質上也是嘗試與歐洲擱置分歧,強調共識;問題是,歐洲人似乎不能忽視中歐之間的分歧。雖然在國際舞台上雙方都支持多邊主義,但歐盟已將與中國的分歧視為他們關係的決定性特徵。與此同時,無論是中國迥異於歐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制度,還是一再升級的產業結構,都致使歐盟將中國視為「系統性對手」(systemic rival)。
貿易夥伴關係和政治分歧
歐洲媒體對中國外長訪問的看法,在「讚揚貿易問題上的進展」和「指出阻礙中歐關係的政治分歧」之間不斷搖擺。
在貿易方面,歐洲企業和歐盟多年來一直抱怨中國國企的不公平競爭、地方補貼、強制性技術轉讓以及對知識產權缺陷等風險。這種擔憂可以在法國《世界報》專欄作家貝扎特(Jean-Michel Bezat)最近的一篇評論文章中看到的,貝扎特對歐洲企業在中國的未來提出了黯淡的展望,質疑西方企業「是否能夠長期適應深受國家強硬影響的中國市場」。
雖然旨在緩解這些問題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已經討論了七年,但王毅訪問之前沒有什麼具體進展。因此,中國高級外交官聲稱有可能在今年底達成協議的消息成為頭條新聞也就不足為奇。
然而,伴隨着對於投資協議的興奮而來的,是歐洲媒體一波又一波的提醒,即中國和歐盟之間並非事事如意。中國在香港和新疆的高壓政策成為意大利和荷蘭政客密切討論的議題,這些政治人士也以「我有向王毅提及相關問題」為榮。
無論是王毅上周(8月25日)登陸羅馬時,還是本周(9月1日)來到柏林時,當地媒體密切報道了在現場就香港和新疆問題抗議的人群。另一篇來自德國《世界報》的文章指出:「共產黨領導層對前英國殖民地的鎮壓是王毅外長歐洲之行的一個爭議性問題」並與《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一起報導德國參加人權委員會的議員們如何警告中國正在對民主反對派發動「下一次的大攻擊」。
在荷蘭,1943年創刊的荷蘭基督教日報《忠誠報》(Trouw)發佈評論問到,「布洛克(Stef Blok)外長本周真的向中國外長提出中國侵犯宗教自由的問題嗎?」。
法國《星期日報》(Le Journal du dimanche)注意到王毅訪問期間,在地媒體及政客與之針鋒相對的時刻,將其文章標題定為「中國的魅力攻勢為何失敗了?」,舉例評論說,在奧斯陸,「共產黨的代言人想談的是在北極地區的公共項目,最後卻值得就新冠肺炎起源而爭論不休,並警告挪威不要再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中國異議人士」。
除了人權問題,封殺華為的爭論也在很多文章中出現。在Twitter上,有法國記者嘲諷中國官媒對此次訪問的正面報導,其中一篇文章稱「法國保證不會禁止華為」。該記者分享這篇文章,並諷刺道:「馬克龍(Emmanual Macron)亦承諾在下次訪問北京時為中共政治局跳大腿舞」。
「習近平的救火隊員」
顯然,歐洲輿論依舊認為「共同世界觀」是中歐進一步推動關係的基礎。雖然中國願意在困難面前放下分歧,專注於合作和多邊主義,但歐洲的各種聲音卻認為中歐分歧依舊大到不容忽視的地步。
法國《觀點》周刊將王毅此訪形容為「羞澀的魅力攻勢」,認為王毅是「習近平在歐洲的救火隊員」。一定程度上,這是沒錯的。鑑於後疫情時代國際政治的變革,王毅的歐洲訪問與其說是為了拉攏歐盟的「魅力攻勢」,不如說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國在國際舞台面臨的潛在外交危機,為中歐關係止損,使其雖然無法在現階段好轉,卻也不至於惡化。
不過,王毅要消除歐洲與中國關係中的「火災隱患」的話,僅靠重申「四大赤字」和分享多邊主義的願景是不夠的。一再宣講中國的立場和態度,並不足以令歐洲人「聽懂」,更不足以令歐洲人認可中國的論述。如果中國想說服人們接受她的觀點,不能僅僅重複其樂觀主義,亦需要理解並解決別人的悲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