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進展凸顯「脱鈎」論述不切實際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美國商務部8月26日消息稱,美國政府已將五家俄羅斯的科學研究機構列入了制裁名單,其中,參與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俄國防部科研所在列。

美國對俄羅斯的疫苗有所警惕早已不是新鮮事。7月,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指責俄羅斯的間諜機構「入侵」疫苗研究。此外,美國司法部也多次指責中國駭客「竊取」美國疫苗資料和數據。

疫苗還未上市,圍繞疫苗的博弈一直存在。全球有大概165種疫苗處於試驗階段,但各國研發速度不同,處於前列的只有中英美等國。西方國家的預定先行,比如美國已經投入了至少90億美元預定了至少8億劑疫苗,英國除了預定牛津大學和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研發的疫苗之外,還與美國諾瓦瓦克斯公司和強生公司達成協議,更是引發了外界對疫苗分配的不公的擔憂。

+1

疫苗研發捲入大國博弈、西方國家迅速為自己爭得「優先權」、發展中國家可能成為研發疫苗的「炮灰」,這些都有着不少國家「利己主義」的影響。

這是各國面對稀缺資源的反應,不難理解。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態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各國在力推本國疫苗研發的同時,也在尋求與他國的合作。

在已發展國家,比如美國與英國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和法國藥企賽諾菲達成購買疫苗的協議;日本8月向美國瑞輝製藥公司訂購了1.2億劑新冠疫苗後,又被曝與阿斯利康達成購買1億劑以上疫苗協議;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荷蘭則在6月通過結成「疫苗聯盟」購買阿斯利康疫苗;歐盟委員會8月14日與阿斯利康達成疫苗採購協議,未來將從該公司購買4億劑新冠疫苗。歐盟也完成與法國賽諾菲公司、美國強生公司的疫苗供應探索性談判,還在同其他藥企磋商,以多渠道購買不同類型的疫苗。

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之間的合作也逐漸增加。比如,巴西早在6月與英國阿斯利康簽署協議;阿根廷中央軍事醫院8月10日開始由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等機構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兩天後,阿根廷稱,將與墨西哥聯合生產數百萬劑由英國牛津大學和藥企阿斯利康研發的新冠疫苗;南非金山大學8月17日宣布啟動南非第二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這一疫苗由美國生物疫苗公司諾瓦瓦克斯公司研發;烏干達正在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開展合作,計劃於12月啟動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8月18日批准美國強生公司的新冠疫苗在巴西開展第三期臨床試驗;同在8月,中國康泰生物與阿斯利康、復星醫藥和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相繼宣布達成合作協議。

+3

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同樣在進行之中。俄羅斯總統普京8月25日已經確認,俄羅斯研發的新冠疫苗首批提供給白俄羅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稱希望獲得中國疫苗之外,也表示希望能購買俄羅斯疫苗。據悉,已經有20多國預定了俄羅斯的疫苗。8月19日,土耳其衛生部長科賈(Fahrettin Koca)對外公布稱,土耳其正與俄羅斯、德國和中國的團隊商談在本國進行新冠疫苗III期試驗。秘魯、摩洛哥、阿聯酋、阿根廷等先後加入中國國藥集團的臨床第三期試驗,印尼則在8月20日與北京科興生物簽署了首批新冠疫苗交付協議。中國總理李克強和中國外長王毅已經先後承諾,疫苗將優先供應湄公河國家和非洲國家。

這些只是各國之間合作的部分例子,可以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國家有更多的合作對象,他們的研發、購買渠道也會越來越多,疫苗分配不公的壓力會有所緩解。

不可否認,在疫苗問題上各國存在競爭關係,地緣政治乃至大國博弈成為各國合作的障礙。疫情已不分國界影響了各國,各自為政顯然不可行,合作是必要,也是大勢。各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正在讓「疫苗民族主義」破產。

新冠病毒用一種人類不歡迎的方式證明了全球化,證明了各國之間交往之密切。抗擊疫情不是某個國家的問題,是全球性的議題,疫苗同樣也是。

再者,單純從企業角度來看,阿斯利康、輝瑞等企業手握西方國家訂單的同時,它們恐怕也不會拒絕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畢竟按照不少分析人士的預算,人口的70%-90%取得對病毒的免疫時,才達到了群體免疫的基本條件。以發展中國家總人口(2018年)63億計算,至少要40億-54億人需要接種疫苗。龐大的數字背後是巨大的利潤。

無論是各國確實需要疫苗恢復正常,還是從企業的「逐利」來看,合作是顯而易見的。而這也是給那些逆全球化的人、宣揚「脱鈎」的人最好的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