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疫苗橫空出世 這是科學加持下的賺快錢競賽嗎?
俄羅斯衛生部長穆拉什科(Mikhail Murashko)7月17日曾對媒體表示,俄羅斯將於8月完成首個新冠疫苗註冊。8月1日穆拉什科說,俄羅斯準備從10月開始大規模接種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當時消息一出各方一笑了之,畢竟在過去數月的疫苗研發歷程中俄羅斯疫苗鮮為人知,國際社會普遍關注中美英疫苗的研發進度,這些疫苗每一個階段的臨床試驗都有公開的學術論文作為佐證。俄羅斯突然宣布將10月大規模接種疫苗,此消息帶給人們的震驚更多於笑話。
不過8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布,俄羅斯第一款新冠疫苗已經獲得衛生部許可。俄羅斯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註冊新冠疫苗的國家。普京甚至還說他的一個女兒已經接種了俄羅斯註冊的首款新冠疫苗。此消息帶給人們的震撼不再是一笑了之,而是必須認真審視。畢竟普京作為父親應該不會拿自己女兒的性命開玩笑。人們普遍關心,俄羅斯真的已經研發出新冠疫苗了嗎?安全性如何?可靠性如何?
首先,兩年免疫能力的效果備受質疑。俄羅斯衛生部長穆拉什科表示,第一個註冊的新冠病毒疫苗被命名為「衛星-V」(SPUTNIK V),並指出接種新冠疫苗可使人形成長期免疫力,免疫力可持續兩年。
而此前6月2日,美國傳染病學專家福奇(Anthony Fauci)稱新冠病毒疫苗或無法提供長期的免疫效果,普通冠狀病毒的免疫期從3到6個月不等,通常不會超過一年。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吳尊友近日亦表示,「疫苗可能不是萬能的,或者說,疫苗不能提供終身的免疫。」其他冠狀病毒,如SARS、中東呼吸綜合徵等其他冠狀病毒,人類感染後不能產生長期的免疫保護,保護效果通常在6個月到1年的時間。
俄羅斯疫苗如果真的可以持續免疫兩年,則是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史上的奇跡,更是新冠疫苗研發的重大突破。而這一切都有待檢驗。
其次,俄羅斯的疫苗一經宣布,各方首先質疑的就是安全性。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Alex Azar)8月11日在談及對此事的看法時表示,重點不是要第一個研製出疫苗,而是要疫苗安全有效。
《自然》雜誌引用美國疫苗專家Peter Hotez的發言稱:「俄羅斯不經過三期人體試驗就推出疫苗,讓疫苗界的科學家非常擔憂,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
倫敦大學學院(UCL)生物學教授Francois Balloux也表示:「這是一個魯莽且愚蠢的決定,未經充分試驗的疫苗被大量推廣是不道德的,一旦有問題,將會有災難性後果。不僅會產生健康問題,還會進一步阻礙民眾對疫苗的接受度。」
諾丁漢大學流行病學家Keith Neal也稱,俄方沒有提交相關論文,以證明俄羅斯研發疫苗的有效性。
泛美衛生組織助理主任Jarbas Barbosa說,在第二期和第三期試驗完成之前,任何國家都不能生產俄羅斯潛在的新冠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尚未收到有關俄羅斯潛在疫苗的全部信息,還無法對其進行評估。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俄羅斯疫苗無法迴避沒有論文支撐,沒有更多實驗數據支撐的基本質疑。
第三,疫苗研發是科學加持下的圈錢競賽嗎?
人類從未像今天一樣寄希望於能夠研發出新冠疫苗。但各國都無法確保疫苗一定成功有效。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核糖核酸(RNA),不像脱氧核糖核酸(DNA)那樣相對穩定,而是特別容易變異,甚至每一次複製都會引入複製錯誤導致變異發生。迄今,各國基本上沒有開發出針對RNA病毒的有效疫苗。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愛滋病HIV病毒疫苗和丙肝病毒疫苗,經過全世界科學家數十年的努力,始終沒能開發出被批准上市的成功的疫苗。也就是說各國的疫苗研發都有可能是失敗的。
俄羅斯率先宣布將大規模接種,到底是一種政治策略,還是真正的科學成果?圍繞新冠疫苗的政治鬥爭並未停止。美國多次指責中國盜竊他國疫苗知識產權。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也指責俄羅斯駭客意圖竊取新冠疫苗信息。目前各國的疫苗研發已經不是一種可以用科學簡單概括的事業。美歐諸國對有前景的疫苗提前注入鉅額資金。不少疫苗醫藥公司的股票猶如坐火箭般上升。在全球性恐慌的背景下,俄羅斯沒有理由放棄分一杯羹。
和英美疫苗獲得美歐多國的普遍支持,中國疫苗獲得巴西、阿聯酋、印尼等國支持一樣,俄羅斯疫苗宣布有進展以來已經獲得其傳統勢力範圍包括哈薩克斯坦在內的中亞多國的關注。俄羅斯衛生部長穆拉什科稱,有多個國家已經對俄羅斯的疫苗表示關注,接下來將會研究在海外進行生產和推廣的事宜。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RDIF主管表示,已經收到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請求,要求購買10億劑俄羅斯新冠病毒疫苗。
世界的命運很少依賴於像新冠疫苗這樣的國際競爭。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一場拯救生命的賽跑,一場榮耀的賽跑。毫無疑問,積極參與到這樣一場狂歡中,力證影響力和實力,是俄羅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