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門強闖 美國從後門接管侯斯頓總領館的邏輯
7月27日,中美互相關閉領館的風波暫時進入尾聲。雙方都撤走了人員物資,隨後館舍被相關當局派員接管。
考慮到外交行為的對等原則,中美之間的行動大不一樣。相對於中國在72小時後才如約從正門進入,接管前成都總領館館舍,美國警察在72小時約定到期前,就從侯斯頓中國領館館舍後門撬鎖闖入。另據美國媒體披露,這批美方人員此前還曾試圖從領館其他三個入口進入,只是未能成功。
這種行為無疑違背了國際間通行的《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按該條約第27條和第31條,在約定期限前領館館舍不得侵犯,即便是在中美當下的「非常情況」下,美方也應「尊重並保護領館館舍以及領館財產與領館檔案」。
當然,《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雖然被各國視為典範的條約,美國這種強闖的行為也不合禮儀,但由於美國雖已簽署,卻至今未批准《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從法律層面上規避了這個第一次確認了「國際強行法」的國際條約。北京對《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的主張,也只能在這一點上做到自己問心無愧。
其實,美國在很多國際問題上都採取了類似的態度。美國近年來對中國更突出的批評莫過於南海。在2016年時,沒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美國就大力支持菲律賓推出南海仲裁案。
到2020年,美國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四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於7月13日出面發言,強調中國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云云,更稱「美國與我們的東南亞盟友和夥伴站在一起,保護他們對近海資源的主權權利」,但美國直到今天仍在這一條約之外。
而就國際仲裁之類的行為而言,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雖然自1990年代以來屢次以「人道主義干涉」等名義出兵多國,還在伊拉克等國改朝換代,推動處決薩達姆(Saddam Hussein)等人,但他至今仍不是專門審判侵略、反人類等戰爭罪行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成員國。
不僅如此,美國還專門對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國戰爭罪行的活動採取過制裁威脅。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隨着國際刑事法庭首席檢察官本蘇達(Fatou Bensouda)女士開始調查美軍在阿富汗的「戰爭罪」和「反人類罪」,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博爾頓(John Bolton)就威脅稱要對國際刑事法庭特定官員及法院實施制裁。
到2019年,美方吊銷了本蘇達等人的美國簽證。但這並沒妨礙國際刑事法庭在2020年3月啟動調查美國軍情人員在阿富汗的戰爭罪行指控。對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專門在6月11日頒佈行政命令,以國際刑事法院「侵犯美國主權」為由,授權對「未經美國同意」採取調查的人員進行經濟制裁及旅行限制。
事實上,從美國規避《維也納條約法公約》開始,該國無視聯合國條約、公約的行動乃比比皆是,這其中最典型的應屬美國自1979年通過《與台灣關係法》後,近四十年來無視《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27條「一國不得援引其國內法的規定逃避國際責任」的內容,以日台間的非官方機構的豁免權與外交特權處置美台關係。中國學者雖然可以在辯論中依靠《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和《外交關係公約》讓美國學者啞口無言,但卻無力改變現實。
而今,隨着美國警察在中國駐侯斯頓總領館破門而入,外界或許可以再一次認清華盛頓方面無視國際公理,行宵小之行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