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各國選舉給特朗普的三大警示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依舊在全球範圍內肆虐。然而對相對國家而言,疫情已經逐漸好轉,乃至選舉活動早已相繼展開。疫情下的選舉到底是如何進行的?

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國家已經舉辦了不少選舉活動。最近的一次便是塞爾維亞7月5日的議會選舉。數據顯示,塞爾維亞此次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為48.93%,現任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領導的前進黨為首的黨派聯盟「為了我們的孩子」獲得了60.65%的選票,贏得188個議席,超過獨立組閣所需的議會半數席位。

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也在7月5日舉行。根據日本共同社7月6日公布的計票結果洗顯示,現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得票超過366萬張,以絕對優勢獲得連任。

還有法國第二輪市政選舉於6月28日正式落下帷幕。選舉結果是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領導的前進黨在多個市鎮遭遇重挫,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取得了除巴黎外幾乎所有法國重要市鎮的選舉。

與此同時,2020年波蘭總統大選在6月28日拉開帷幕,目前各位晉級候選人已進入第二輪選舉;還有南部非洲國家馬拉維在6月23至6月27日期間也舉行了總統大選;

此前韓國在4月15日也舉行了議會選舉,以韓國總統文在寅所在的黨派聯盟大獲全勝而吿終。

除了已經舉行的選舉,還有即將要舉行的。譬如7月10日的新加坡大選,以及美國11月份的總統大選。

在傳統的選舉中,集會活動選民互動的方式是各個候選人最常用的拉票方式,也是最為實際的。但在疫情之下,集會和聚集投票勢必會增加疫情的傳播的風險,不少國家在選舉期間就禁止舉行集會活動,比如新加坡就禁止所有的集會活動和謝票活動,這勢必對各個候選人的競選工產生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政府和候選人如何做到防控疫情之餘,又能為自己大選造勢呢?

為了調動選民的參與性,各國政府和候選人們想出來不少應對方式。

在拉票方式上,疫情還需管控的國家,其候選人選擇最多的便是線上拉票。由於無法進行線下機會,不少候選人都選擇啟用線上方式進行拉票。武契奇5月開始舉行線上拉票活動,比如5月16日他便在演播廳舉行了一次線上拉票活動,三面牆上密密麻麻全是屏幕上的支持者,當時觀看人次已經近3萬次。

法國的市政選舉亦是如此,各地競選人不得不紛紛大幅縮減競選集會規模或直接取消競選活動,改為線上拉票;6月30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也承諾不再舉辦總統競選集會,而會進行線下拉票的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線上拉票的效果參差不齊。例如武契奇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拜登目前的民調也顯示出領先,但法國的市政選舉就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其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據法國內政部數據顯示,此次的投票率僅為40.5%,與2014年市鎮選舉相比下降超過了20個百分點。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3月23日宣布,經過和中國援塞醫療專家組商議,塞爾維亞決定採取大範圍檢測、分開隔離輕重症患者等措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華社)

在投票方式上,不少國家對部分群眾採用了郵寄方式。比如在此次新加坡的大選中,政府允許對海外公民採用郵寄的方式進行投票。還有韓國的議會選舉,韓國政府為已經確診了感染新冠狀病毒也開通了郵寄選票的方式。根據波蘭議會近段時間通過的法律顯示,選民在此次總統選舉中均可採取投票站投票和郵寄選票兩種方式進行。

美國部分州政府也實施了郵寄選票的方式,如加州5月初宣布將向本州選民分發可郵寄的選票,以保證新冠疫情下投票率和選民健康;同是5月,威斯康星州選舉委員會也同意,將向逾270萬登記選民發放以郵寄形式投票的「缺席選票」。

當然不少國家和選民也依舊保留了到投票站進行投票的選項,但在疫情之下也進行了較為嚴格的管控。以塞爾維亞為例,為了防範疫情,該國政府在其投票站中都準備了口罩和手部消毒劑,選民在排隊投票時更是要必須保持1米距離。

在韓國議會選舉期間,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呼籲民眾前往投票站一定要戴口罩,使用現場提供的消毒液及手套,並與其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在進入投票站前工作人員會對選民測量體温,出現疑似症狀者將被帶至專用投票站。

新加坡在站點投票上的管控更為嚴格。從規定上看,新加坡每個選民有兩個小時的投票時段,選民在投票前要在網上排隊登記,並獲知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去到現場投票,投票時長每人也規定僅有5分鐘,以此縮短選民在公共場合曝露時間。此外,投票期間必須選民必須佩戴口罩和手套,並與其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各國在管控疫情和推進選舉的方式上還是表現的較為謹慎,顯然是將管控疫情置於選舉之上。而從已結束的選舉結果來看,獲勝的候選人們或政黨都是在應對此次疫情之中有着較為突出表現的。

比如武契奇在管控塞爾維亞疫情上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目前塞爾維亞已經考慮進一步放開管控;還有文在寅在管控韓國疫情的出色表現,受到了海外輿論的一致好評。所以,在疫情之下,「領導人如何管控疫情」、「候選人如何對待疫情」成為了選民衡量選舉人能力的重要標尺。這對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都極具參考價值和啟示,尤其是對將選舉置於管控疫情之上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

+1

由於美國疫情越發嚴峻,目前該國國內的輿論環境對特朗普政府十分不利,皆指責其抗疫政策失敗,他近期的民調結果也因此不盡人意。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想要挽回局勢,策略無非以下三點。

首先,出台有效的防疫政策,或加快美國研製出疫苗的速度,將疫情快速控制。
其次,即便線上拉票效果參差不齊,但還是需要滿足考慮到部分需要居家隔離的選民情況,擴大自身在線上的影響力。
最後,考慮到許多選民不願「頂風投票」或是因確診無法參與投票等情況;在投票方式上,特朗普政府還需考慮多元化,以示公平。

但從現實看,以上三點特朗普或將達成。先是疫苗的研究,就目前公布的信息看,對抗COVID-19的疫苗最快也要在2020年年底研製成功,明年才得以推廣,這還是假設病毒變異程度不會大到令研發結果失效的情況下。所以難以在大選前助力特朗普。

再來是特朗普並不願意出台嚴苛的防疫政策控制疫情,畢竟特朗普此前一直試圖淡化疫情嚴峻性,也想要美國經濟快速重啟,嚴苛的疫情防控措施顯然會阻礙他的計劃。之後在為自己造勢上,特朗普偏好傳統集會的模式,他甚至在美國疫情回升的情況下執意重啟了集會活動。

而考慮到民主黨大本營(例如加州、紐約州等)確診人數較多,特朗普更是反對投票方式多元化,堅持以傳統方式進。特朗普如此舉動看似能取悦他的部分支持者,但隨着疫情在美國越發嚴峻,在11月之前還未出現緩和,選民的情緒極有可能會出現巨大波動和變化,這場疫情到底會對他連任產生何種影響,還將難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