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民間宣泄情緒無可厚非 中國不必揶揄印度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加勒萬河谷爆發流血衝突之前,中印在邊境的對峙已經持續了近兩個月。雙方在6月23日舉行第一次軍長級會議,持續11個小時,經媒體確認,雙方表示將採取必要措施推動事態降温。

這是自1975年以來,中印雙方首次發生流血衝突,一時間引發極大關注。邊境局勢陡然升級之後,兩國外長緊急通話,表明立場,中方譴責印方跨越實控線的舉動違反兩國邊境問題的協議。相比於印度幾次訂正傷亡人數,中方除了暗示有傷亡之外,並沒有公布具體傷亡人數。這被輿論解讀為中方穩定中印關係的決定,避免刺激國內民間反印情緒。

畢竟,以印度為例,在知曉印軍人員傷亡後,印度民間情緒隨即爆發。除了反華遊行之外,還掀起了抵制中國製造的颶風,這一輪民意的宣泄也給印度當局施加了不小壓力。以至於印度政府不得不於6月21日表示,已經給予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上與中方打交道時的「完全自由」,這意味着,在未來可能的衝突中,印軍可以使用武器。一旦走到這一步,那麼肢體衝突很可能會上升到局部軍事衝突。

每當外部出現爭鬥,印度的民族情緒都會在極短時間內達到高峰,尤其是出現了士兵傷亡。這一次也不例外。在媒體造勢和精英們或直接或曖昧的推動下,有印度民眾當街把自己家裏的中國製造電視砸毀,贏得一片叫好聲。當激烈的情緒宣泄過後,人們卻尷尬地發現,示威人群所穿的印有「抵制中國」標語的短袖,其實也是中國製造。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自局勢升級以來連發幾篇社論,其中題為《印度民族主義者莫用「抵制中國貨」自嗨》直指這一問題,總編胡錫進在社論中寫道 ,有報道說印度正醖釀對從中國等國進口的約300種商品加徵關税和增加貿易壁壘,以及用印度設備取代中國電信設備升級4G網絡,它們可能是印度的長期計劃。胡錫進對此的回應是,中國的GDP大約是印度的5倍,中國的軍費按照西方的統計則是印度的3倍以上。中國已是高度工業化的國家,而印度還處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在這樣的差距下,小經濟體制裁大經濟體並不容易,美國對中國的霸道做法印度不能複製。《環球時報》也將以上觀點打包成英文,投向海外輿論陣地Twitter。

印度也在頻頻發聲,其中最高調、對華最強硬者無疑是印度第二大英文報紙《印度斯坦時報》,然而即便是該報也發表社論《應對中國,必須將印度放在第一位》,稱回應中國必須以印度的利益為導向。

該報在印度的讀者數僅次於《印度時報》,由印度最大的資本家比拉家族控制,支持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擔任黨主席的國大黨。社論一開篇先穩住國民情緒,吿訴讀者,在應對中國的侵略行為時,應該把印度的國家利益置於第一位。隨後引入主題,列舉印度在一些原材料上對中國的依賴,保證供應鏈的暢通也符合印度自身利益。而「印度利益」四字背後,是印度當前無法擺脱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莫迪上任6年以來,力推「印度製造」的概念,強調發展經濟民生,但產業鏈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有賴政府數十年的規劃與執行。莫迪在任這幾年,印度經濟增長沒有超過前任總理辛格政府時期,甚至個別年份更低。有學者分析稱,阻礙印度經濟發展的是基礎設施、思想觀念、政治體制等硬件條件,以及軟環境也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

以印度最大都市孟買為例,當人們落地國際機場之後,便可看到巨大的航站樓,頗具現代感的流線外觀和孔洞設計,讓人心中立即浮現「印度崛起」的直觀感受。然而走出機場,映入眼簾的則是破爛不堪的平房和垃圾遍地的街道。這樣一個側面,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說出了印度的現實。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龍興春認為,印度常常因政治而犧牲經濟。以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的,主要是經濟強國的外交政策選項,結果卻被印度頻繁使用。疫情更加暴露了印度經濟的脆弱。

從過去的經驗可以看出,印度在融入地區發展或者全球化過程中總表現出了某種執拗和格格不入。一方面,國內改革推行困難,另一方面在與外界的互動中警惕大於興趣。去年11月,莫迪在談判的最後關頭,放棄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 理由是在關税、貿易逆差和非關税貿易壁壘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從各個角度來看,加入RCEP,對於印度而言都是利大於弊,印度在走到門口的時候選擇轉身,讓外界尤其是中國和日本遺憾不已。

那麼印度是否一直在誤判局勢呢?也許在印度當局看來,所有的選擇都是符合當前國家的最大利益。至少一些中國學者是這樣認為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在接受《香港01》採訪時分析稱,不僅僅是與中國,印度與所有鄰國的領土爭端都沒有得到解決,印度與中國的溝通完全不同頻道,也沒有擺正與中國相處時的心態。

中國學界普遍認為,在民族情緒裹挾之下,印度產生了對中國的兩個誤判,從而在邊境地區一次次越界。第一,印度軍隊有能力與中國解放軍一戰。第二,由於承受美國的巨大壓力,中國會對於印度的挑釁會相對包容。基於這兩個誤判,印度對於升級與中國軍方的對峙並沒有壓力。

莫迪提出的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印度製造」口號,在現實中很難推行。(AP)

這一切看在美國眼裏,是拉攏印度的好機會。《華爾街日報》引述華盛頓傳統基金會南亞問題專家史密斯的話稱:「這將增強印度將美國視為夥伴的決心,並加強與『四方機制』其他夥伴的合作,以更好地抵禦中國的侵略」。不過,印度一直以來採取不結盟政策。當局勢過熱的時候,印度一方會自動選擇降温。

不過,中國沒有必要揶揄印度民間的荒誕行為,同樣的事情曾經也發生在中國,中日和中韓關係緊張之時,中國也掀起過抵制日貨、韓貨的聲浪。不過,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在教育民眾,中國社會及其國民面對這種事件的態度,也在發生改變。譬如持續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摩擦,雖然民間對立情緒在加劇,但自始至終,中國社會沒有出現不理性的抵制行動。相反,購買美國產品是中美談判中最容易達成的協議。

民間情緒的宣泄無可厚非,關鍵在於,整個國家乃至社會的焦點不應該隨意模糊,尤其是決策層更不應該被不理性的民意所綁架,民意的歇斯底里,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鬧得過頭了,消耗的是自己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