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開戰的結果只有「中國輸」
邊界衝突事件之後中印兩軍6月17日至18日舉行了少將級別的會談,6月22日舉行了軍長級別的會談,6月24日兩國防長在俄羅斯莫斯科見面。兩國致力於為解決問題找出路。但與此同時,印度方面也傳出一些危險的聲音。
據印度媒體稱,6月21日在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國防參謀長拉瓦特(Bipin Rawat)和三名陸軍參謀長的會議上,印度軍方決定改變在實控線與中國的接觸規則,戰場指揮官有權在「特殊」情況下批准使用槍支。莫迪6月19日表示,「沒有什麼對實控線邊境印度官兵行動能力的限制,交戰規則已被修改。」
不使用槍支的規定來源於中印1996年簽署的協議,如果印度單方面撕毀協議,戰事將無法避免。筆者認為,中印若開戰,結果只有中國輸。
這並非指中國軍事實力或綜合國力不敵印度,而是中國難以承受印度成為敵人的代價。中印如果開戰,不論由誰發起,都意味着中國管控兩國分歧失敗。
印軍20死百餘傷,印度國內民眾群情激奮,復仇情緒高漲,點大圖瀏覽:
同印度的戰事將會影響中國和平崛起的大局。「和平崛起」並非一句空話,中國希望以不同於以往霸權國家的方式崛起,不訴諸武力。如果同印度開戰,無疑讓中國崛起的道路上多了一場戰爭。中印在1962年之前本來沒有糾葛,而一旦再次爆發大規模中印衝突,印度更將進一步變成中國的敵人,而且中國亦將更難以「和平崛起」取信國際社會。
更何況,最直接的後果是中國不得不面對同美國的全面衝突。打贏印度的話,會讓美國認為北京有挑戰擴張的意圖,必然加緊對華戰備。北京倘若與印度陷入直接衝突,美國沒有不參與的可能,其他對中國信任度較低,且軍事實力不如中國的國家,勢必進一步圍堵中國。中國在過去十數年來逐漸改善的周邊關係,將功虧一簣。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地理位置上對海上、陸上絲綢之路都會重大影響。2019年印度經濟總量(GDP)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僅在美中日德之後。倘若印度在國際社會同中國作對,這將讓中國的各項倡議大打折扣。中巴經濟走廊能否抵擋得住印度時不時的軍事侵擾?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如果不能啟動將形同虛設。印度軍隊在印度洋作梗會切斷海上絲路。
印度同時是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成員國,這些國際組織是新興國家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印如果成為敵人,將直接影響這些組織的運轉。換句話說中國組建的新興國家發展戰線若被中印開戰破壞,國際政治經濟局勢轉圜的大局會受到影響。
兩軍高層談判的同時,雙方紛紛增兵,重武器雲集、炮火演練不斷,點大圖瀏覽:
在中美博弈的過程中,中國要做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分化美國組建的對華戰線。中國需要竭盡全力將中印、中日、中歐等分歧管控到一定的範圍之內。
印度有復仇的情結,印度當局面臨民族主義壓力,但對華負面情緒也只會於民間宣洩,新德里沒有主動破壞中印關係的理由。以往的戰爭可以通過掠奪資源解決自身困境。現在中印都無法通過戰爭解決發展問題,喜馬拉雅地區並不是中印攫取資源,獲得核心發展利益之所在。
印度對中國在南亞的存在有危機感,未來可能升級搞摩擦的層級,甚至出現低烈度交火事件。中國要管控好同印度的矛盾,這是一個平息憤怒和不滿的過程,只要不發酵為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就有迴旋的餘地。
過去十年,中日多次經歷釣魚島幾近擦槍走火的危險局面,但最終兩國關係改善,釣魚島爭端已經不是核心議題。中國一定要在管控中日危機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管控住中印分歧。
中印關係並非到了窮途末路,而是印度的對華情緒處於一個特別的敏感時期。印度「主戰派」不忿中國的崛起,但印度決策圈並沒有主戰派。中印關係正在進入以往中日關係走過的轉圜進程,中國需要引導印度的憤懣情緒,對邊界進行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