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港版國安法的態度變了嗎?主體外交已是大勢所趨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對於共同社報道日本拒絕參加美英加澳涉港聲明一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8日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就香港形勢表示「深感憂慮」,稱「對我國來說,香港是擁有緊密經濟關係與人員交流的極為重要夥伴,在『一國兩制』下,維持既有的自由開放體制,推進民主穩定地發展,是我國一貫方針」。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6月8日的記者會上稱:「對於外交上的溝通不便一一作答。美國及英國對我國的做法給予肯定,表達失望的說法不是事實。」菅義偉還補充:「與擁有共同基本價值觀的G7(七國集團)等相關國家緊密合作十分重要,將發出適當的訊息」。

歐盟、俄羅斯、朝鮮、伊朗等國家和地區在港版國安法問題上的立場, 點大圖瀏覽:

+3

共同社稱,日方考慮通過G7表達這一立場。路透社援引一位了解相關過程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日本拒絕聯名參加一部分是因為通知時間過於倉促,另一部分是希望體現G7整體努力,而非跟在其他國家後面簽一個名。

也就是說日本急於否認拒絕美英加澳,否認在香港問題上引發美英失望,否認在香港問題上立場較軟弱,放風將在G7聲明中表達日本的立場。

這是否意味着日本在香港問題上的立場將變得非常強硬?

在觀察人士看來,日本外交主體性增強是大勢所趨,並不會因為一時一事而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5月28日日本外務事務次官秋葉剛男在外務省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傳達了日本立場。但並沒有表達抗議。有關美方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香港話題的舉動,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此前表示「不便置評」。對於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Robert C. O'Brien)攻擊中國「想要奪取香港」等言論,日本也未給予明確評論,擬劃清界限。

美英對中國的批評基調大體為中國舉動違背《中英聯合聲明》原則所規定的國際義務,損害「一國兩制」框架。英國稱會向香港超過30萬名BNO護照護照持有人提供更大的簽證權,美國說不再視香港處於高度自治狀態,將不再保證香港獲迴歸前的特殊待遇。而日本僅僅對香港局勢表示憂慮。即便到了6月8日安倍的用詞仍然是憂慮,並未發生變化。

日本是美國的盟友,經常在諸多問題上追隨美國批評中國,比如2014年繼美國後,日本也曾加入批評中國南海法規的陣營。2019年10月在新疆人權問題上,日本跟隨美國腳步對中國大加批評。

但近來日本不只是在香港問題上和美國明顯不同。在疫情問題上亦是如此。美國政要公開批評中國是病毒源頭,並主張對中國進行索賠。日本的表述則是「新型冠狀病毒是從中國擴散到世界各地。希望中國在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國際影響方面發揮應有的責任和全球地位。」立場既沒有符合中國,也沒有迎合美國。

美、英、加、澳、日對港版國安法的立場有細微差異,點大圖瀏覽:

+1

是什麼讓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的主體性更強了?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有自身的利益考量,不願意被認為對美國說不,同時也不願意被認為挑戰中國。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外交的主體性增強是定局出現之前的必然選擇。單級霸權逐步衰落,國際格局呈現多極化,日本作為有一定實力的經濟體,在諸多事務上呈現主體性,是凸顯自身存在感樹立自身一極形象的需要。

中美競爭之下,站隊的第三方屢次遭到敲打令人忌憚。各國必須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判斷,因此需要審慎抉擇。不跟隨美國也不迎合中國會成為不少國家的選擇。

事實上,不只日本外交的主體性增強,五眼聯盟中的新西蘭也沒有加入美英加澳發表香港問題聲明的陣營。歐盟雖然對香港問題表示嚴重關切,但明確表示制裁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