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制裁中國 對華焦慮的德國為何不隨特朗普起舞
最近,圍繞疫情、華為、香港等問題,華盛頓在加緊對北京的圍堵。5月28日「港版國安法」出台,正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細則,美國對此反應強烈,華盛頓時間5月29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擬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不再將香港視為獨立關税區。
與特朗普不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反對與中國對抗,主張對話解決問題。5月29日德國政府表示,「考慮到新冠大流行的總體情況」,默克爾已經婉拒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邀請,不會赴美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31日特朗普宣布G7峰會推遲到9月舉行。美媒Politico於5月30日引述匿名白宮官員報道,特朗普和默克爾於上周通話時,兩人因德國與俄羅斯的「北溪2號」油氣管道、北約問題、及「中國問題」等發生激烈爭論。
5月29日,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在香港問題上影響中國的最佳方式,是歐盟團結一致做出回應,並與北京方面保持對話。當被問及對華實施制裁的可能性時,馬斯吿訴記者,「我認為過去的經歷已經表明,最重要的是與中國進行對話」。
顯然,德國與美國在諸多問題存在分歧,美國在極力尋求德國的配合,德國在極力保求獨立。就默克爾政府目前做法來看,柏林方面評估,與華府配合對中國採取對抗政策,不符合德國及歐盟利益。
默克爾是如何看待中國的?5月27日,她在歐盟理事會外交安全政策會議上講話,多次提到中國的重要性,強調與中國的關係必須成為外交重點,不僅在貿易範圍內,要有決心承認中國在國際機構當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以及衛生安全領域,也可以且必須與中國更進一步的合作。
另一邊廂,德國對中國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也代表歐盟。除了一向對華友好的中歐及東歐,布魯塞爾方面,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在記者會上對香港局勢表示擔憂,並明確表示「制裁不是解決之道」。
默克爾與歐盟為何不追隨美國制裁中國,而願意與中國對話來解決雙方的矛盾與分歧?原因應該包含三個方面。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利害關係。中國是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2019年中德貿易額達2,057億歐元,連續4年位居第一;2019年中歐貿易額為7,086億美元,僅次於歐美貿易的7,864億美元。與中美貿易關係一樣,中歐已然形成利益共同體,保持合作對雙方都有利。
其次,歐盟不謀求霸權,與中國沒有戰略衝突。相對於美國對自身全球領導權的執着,力求遏制所有新興大國,歐盟正視自身國際領導權,卻不尋求霸權,因此也沒有與中國對抗的理由。德國與歐盟當下對華態度更為現實,也即中國無法被忽視,世界必然被中國在一定程度所改變,德國與歐盟該做出怎樣的調整。
三,目前世界全球化趨勢已經造成一系列國際問題,諸如氣候治理、恐怖主義、傳染病疫情、宏觀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等,都必須由多國一起合作才能完成。這些問題屆時當下中國的核心外交訴求,這些也與歐盟全球戰略基本一致。
退一步來講,曾經執宰世界秩序數百年的歐洲明白圍堵策略所能帶來的收益之有限,明白單邊主義所能帶來的威脅和代價,明白對抗及衝突無法解決很多問題,更明白霸權的虛幻。因此攜手合作才是最有利的選擇。
默克爾和歐盟當下對中國同樣抱有憂慮,一方面認可中國的影響力,認同世界秩序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調整,以變得更能代表諸如中國、印度、東盟等國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也擔心中國所帶來的改變過於顛覆性,擔心與中國的接觸會惡化為衝突與對抗,因此其決策過程也額外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