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未被釋放 中國碰壁了嗎
加拿大卑詩省法官日前裁定孟晚舟「雙重犯罪」成立,這意味着孟晚舟不會被無罪釋放。當然她暫時也不會被引渡到美國。聽證會將進入第二階段。6月的訴訟焦點將轉移到加拿大警方等部門在温哥華機場逮捕孟晚舟是否侵犯孟晚舟的法律權益。結案陳詞預計將在9月最後一周和10月第一周進行。
由於加拿大司法系統允許對多個裁決提起上訴,因此目測孟晚舟一案要持續幾年時間才能做出最終裁決。
對於孟晚舟為什麼沒有被無罪釋放,法官已經做出法律層面的解釋。但在觀察人士看來這是加拿大在中美之間左右為難,只能無限期拖延的結果。
孟晚舟案件是一起法律事件,恰如加拿大情報工作者和商人在中國被捕,本質上也是法律事件,但同時亦都是政治事件。何時執法,執法到怎樣的程度,按怎樣的法律執法,都會夾雜主觀的現實考量。
加拿大作為美國的盟友,不得不遵守美國加拿大之間的引渡法條款。加拿大不僅和美國有這樣的法律關係,和其他的歐洲國家也有這樣的法律合作關係。當美國提出這樣的法律配合訴求時,加拿大難以拒絕。這是事實。
美國是加拿大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加拿大超過70%的出口產品銷往美國,兩國有着全球規模最大的雙邊貿易關係。加拿大的文化、外交、安全等各方面都與美國緊密相連,難以切斷。即便知道美國的訴求有政治因素,加拿大也很難公開做出不配合美國的決定。更何況當初美國提出相關法律訴求時,加拿大並未捕捉到這背後牽涉中美鬥爭的兇險,以往美國從未對中國使用如此手段。
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又應該做什麼?倘若僅是對加拿大的處境「抱以理解」,不採取任何措施。那會是怎樣的結果?在國內,國民會說「中國政府無法保護國民免受不公待遇」;在國際上,他國也會誤以為「不聽從美國將有代價,不聽從中國則沒有代價」。因此,大國交鋒受損的只是加拿大這樣的第三方國家。
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保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而中國作為日益成長的大國,其自身權益也逐漸擴大。對加拿大等國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變量,因為美國是唯一一極,配合好美國,也就不會有任何問題,即便因為自身配合美國的行為而侵損他國利益,也不用付出什麼代價。而今各方皆需適應中國的存在,意識到倘若配合美國侵損他國利益,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代價。中國對加拿大等國施壓,便是為了讓其認清這種現實,儘量令其不在中美之間選邊,避免中國利益受到過多侵損。
但是中國也必須認識到,這樣的做法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卻無法立刻收穫成果。美國對盟友的影響,不僅停留在經濟軍事層面,還涉及法律、文化、政治制度等方方面面。中國的經濟影響日益強大,卻遠遠不夠。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制度鴻溝可以用經濟來緩和,卻不能用經濟去彌補。
中國必須動用經濟武器為自己止損,缺不能幻想可以就此令加拿大等國做出抉擇。美國對加拿大等國動用經濟武器所能帶來的效果,遠甚於中國。
更何況,以加拿大為例,多國在輿論、文化、民眾情感等各方面都更傾向於美國,當事國家的領導人也需面臨洶湧的民意壓力。
加拿大在中美之間難以抉擇的現況只是個開始,在G2格局愈發鞏固,中國國力進一步接近美國的趨勢下,如何在中美矛盾之間規避成本,這是一個各國都需要學習適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