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中國議題成焦點 兩黨打法各不相同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伴隨疫情,美國大選的日期也逐漸臨近,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競爭和舌戰也愈發焦灼。
在往年總統選舉中,「中國」或多或少都會被兩黨所提及的話題,但兩黨今年對「中國話題」的關注程度遠超往屆選舉,甚至不亞於此前美蘇冷戰時期對「蘇聯話題」的關注度。
這也意味着,中國並不僅僅是一個「僅在選舉期間互相指謫」的話題,而是美國社會乃至政壇中長久爭議的重要焦點。

隨着11月的總統大選臨近,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眾議院院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近段時間的罵戰不斷升級。

5月20日,佩洛西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被問及特朗普此前在Twitter上敦促警方調查2001年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節目(MSNBC)實習生死亡一事。藉此,她對特朗普發起了攻擊,說特朗普就像是一個鞋上沾滿狗屎的小孩。此前佩洛西曾評論特朗普服用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一事,她表示特朗普體重偏高,屬於「病態肥胖」。對此,特朗普5月19日憤怒回應,佩洛西「精神有問題」。

除了人身攻擊,兩黨領導人還在「中國問題」上相互發難,讓這一話題成為他們攻擊彼此的重要着手點。

先看特朗普政府,除了一直揚言要就「病毒爆發源頭」等問題對中國展開調查,還發表了不少「問責」中國的言論,並不斷強調民主黨和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對華政策上的「軟弱」進行攻擊。特朗普團隊甚至在公開場合上批評拜登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的對華政策記錄,及其兒子亨特(Hunter Biden)與中方資本存在聯繫的問題。

更需留意的是,就在5月21日中國召開「兩會」前夕,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5月20日刊布白宮發給所有國會議員、名為《美國對華戰略方針》(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報告,「以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為框架,陳述我們針對中國的應對方式」,並秉持其政府對華立場,直言過往40年美國對華政策不再適用。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美國的政界人士仍不忘打口水戰。圖為4月23日,佩洛西用圍巾掩蓋口鼻作簡單口罩。(Getty)

而民主黨也有類似的計劃。拜登競選團隊高級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透露,拜登陣營正準備闡明他們的對華政策,並藉此攻擊特朗普在面對中國時「軟弱」。

蘇利文說,「(拜登)打算做兩件事:要特朗普為其應對中國方式的災難性失敗,以及為其對華『硬話多、行動少』負責 。」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台灣總統蔡英文5月20日宣誓(第二任期)就職前後,拜登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分別與蔡英文進行了「互動」。5月20日,在台灣總統蔡英文宣誓就職前,蓬佩奧向其發送賀電,並稱美台之間為「夥伴關係」。至於拜登也是同日在Twitter上轉發蔡英文總統推文,表示恭喜「蔡博士」開始第二任期。

兩位政客的舉動顯然是為了展現出了各自團隊在台灣問題上的「政治正確」,以此博取選民的認同和支持,同時也說明了:「中國牌」是此次兩黨競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焦點。不過,對於「中國牌」的打法,兩黨方式並不相同。

拜登此前2019年6月在愛荷華州的拉票活動中也曾直言,美國「正在與中國競爭」、「需要對中國強硬」。他批評中國以欺騙的方式增長經濟和科技實力,還將主要矛頭指向特朗普。「當特朗普正在攻擊我們的盟友,中國正在全球增進優勢。如果我們繼續走特朗普的道路,我向你保證,中國讓我擔憂。」

蘇利文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拜登團隊的對華政策將考慮集中討論中國新疆問題,以及中國技術轉移問題上。基於此看,民主黨打「中國牌」的手法依主要沿襲着西方意識形態的方向。

美國國會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與同黨籍眾議員萊特(Ron Wright)4月17日推出法案,允許美國公民和地方政府起訴中國政府,要求中國政府為美國人民所經歷的傷害承擔責任。

與此同時,特朗普團隊還將「中國牌」的效應擴大至媒體之上,將否定自己的媒體一概歸類為「中國的幫兇」。5月1日,特朗普斥責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認為他們正在竭盡全力說中國的好話,還指責這些媒體是中國的傀儡,利用美國點播來幫助中國。4月時,他還曾指責美國之音幫中國做宣傳。

雖然特朗普團隊的「中國牌」被民主黨人批判為推卸責任、轉移視線的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特朗普團隊誇張且帶有煽動性的言論確實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對部分選民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畢竟民主黨的「中國牌」並無新意,在中美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之下,特朗普的言論顯然更能博取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