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完全切斷」?第一階段協議重談?中美貿易戰處於何種節點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中美關係有可能被完全切斷?至少,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四(5月14日)接受霍士商業頻道採訪時公開拋出的一種可能。特朗普表示,中美兩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不久,新冠肺炎疫情就開始爆發,他就此「對中國非常失望」,「他們永遠不應該讓此發生」。他說:「我做了一筆偉大的交易,但現在這對我來說不一樣了。墨迹未乾,疫情就來了。這對我來說不一樣了。」他又稱自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非常好,但「現在我不想跟他溝通」。隨後,在被主持人問及會否限制對中國學生批發簽證等事宜時,特朗普回答稱,美方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甚至可以「完全切斷關係」(cut off the whole relationship),「若我們這樣做了,會發生什麼?我們會省下5,000億美元。」

這固然是一篇充滿爭議性的講話,霍士新聞也將之形容為特朗普自疫情爆發以來最強硬的對華表態。不過正如彭博社所述,這是特朗普政府一貫的對華輿論攻勢和面對美國疫情之嚴重而嘗試推諉罪責。近來頻頻引述「中方消息人士」討論中美關係的《環球時報》也於翌日刊發題為《特朗普在錯誤時間對華發錯誤威脅》的社評,稱「我們不相信華盛頓能夠『完全切斷』中美關係」,「如果人們記得,就是這位總統不久前在記者會上建議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消毒劑來殺死身體裏的病毒,再聽他這樣說,大概就不會吃驚了。」

「完全切斷」或許只是一句非常「特朗普式」的表態,有待華府其他官員和正式文件澄清,不過新冠疫情這個加速劑,卻實實在在地令兩國貿易面臨潛在變局。

+8

五則關乎中美貿易的新聞

特朗普該表態將各界的注意力再度匯聚於中美貿易,事實上在過去一周多的時間裏,先後發生了五則值得關注的相關新聞。

第一,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5月8日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及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通話。作為中美貿易談判各自的牽頭人,雙方除了提及疫情之下的合作,也重點談到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第二,《環球時報》英文版上周一(5月11日)引述知情人士,稱中方「接近貿易談判的顧問」已建議中國政府重新商討一份更向中國傾斜的新協議。而特朗普當日晚些時候表示「我一點興趣也沒有」,又指想看看中國會否遵守已簽署的協議,大幅增加購買美國產品。

第三,中國財政部於上周二(5月12日)發表了稅委會公告(2019)2號,對第二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公布第二次排除清單。

第四,在特朗普的施壓下,管理近6,000億美元退休金資產的美國聯邦退休節儉儲蓄投資委員會(FRTIB)上周四(5月14日)正式決定中止其投資部份中國公司的計劃。該委員會於2017年決定,為提高回報,將在2020年下半年調整投資計劃,並已開始在海外設立託管賬戶,為這些投資操作鋪路。華府對華強硬派對此表示反對,認為FRTIB準備投資的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內的航空、電子、數字技術等企業,給中國軍事建設提供助力。

第五,美國商務部上周五(5月15日)宣布最後一次暫緩針對華為的「實體清單」出口限制90日的同時,進一步禁止任何美國內外企業未得美國批准下向華為輸出在美國設計或以美國技術或硬件生產的產品,再度收緊華為進口海外原件的空間。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墨迹未乾」,這五則新聞接連發生,動輒牽連兩國各領域博弈的中美貿易,究竟處於怎樣的節點?

姆努欽(左)是特朗普政府內部的對華「温和派」,貿易協議重談非其所樂見。(AP)

兩國通稿措辭透露的細節

首先,遍覽兩國就5月8日雙方貿易談判牽頭人通話所公布的通稿。中方在通稿中寫到兩國「努力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落實創造有利氛圍和條件,推動取得積極成效」,美方通稿則稱兩國「在為了成功落實協議而建立必要政府架構方面取得良好進展」。另外,中方通稿還提及兩國在「宏觀經濟」方面的協調,美方通稿則強調「兩國皆有十足把握地預估可按時按協議內容兌現各自承諾」。

中方強調「宏觀經濟」,與中方在國際場合的一貫倡議一致。如今的全球經濟已愈發漠視國界,諸如此次疫情所帶來的挑戰更非一國所能獨自面對,大國採取的應對措施更直接影響國際社會,因此需有進一步協調。美方強調「皆有十足把握……兌現各自承諾」,則是因為白宮方面有必要向國內聽眾奉上「定心丸」,尤其是那些從事中美貿易的美國商會。

通稿中真正重要的地方在於,何為「為協議的落實創造有利氛圍和條件」?孰謂「為落實協議建立必要的政府架構」?很明顯,中美貿易正面臨一些問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還未能真正開始落實,尚處於鋪墊階段。

為何會如此?無外乎「無法落實」或「刻意不落實」兩個可能。「無法落實」的原因眾所周知,關乎疫情這「不可抗因素」。那麼,會否有「刻意不落實」的因素?

協議不會重談

這也就牽引到第二則新聞: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會否重談?二字以蔽之,不會。因為重談協議既不符合美國利益,更不符合中國利益。

美國不想重談的原因顯而易見,對白宮而言,這是一份成功的銷售單。美方得到了中國兩年內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採購承諾,而中國相應的金融、外企限制等改革,縱使符合中國既定改革進程,也一定因美方壓力而加快了速度,這是白宮在讓兩國企業付出關稅和不確定性等巨大代價後,為美企贏來的福利。對美國大選而言,這更是可供特朗普包裝和誇耀的成績。

中國也沒有重談的理由。畢竟第一階段協議對中國而言,無外乎是「買買買」和「加速自身改革」。而一系列中美對話機制的重啟,意味着美國國內對華溫和派勢力的倡議得到了體現-這才是中方最想要的結果:一個互惠互利的,或至少穩定的中美關係,以供中國繼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所謂「中國應重談協議」的建議,只不過是來自「接近貿易談判的顧問」。美國有強硬派,中國也有強硬派。不同之處在於美國政策時而由溫和派主導,時而由強硬派主導,靠政權交替的方式保持平衡。而中國向來通過內部協商,在溫和派與強硬派主張中得出「持中」政策-讓兩派都不滿意,也讓兩派都能接受。

中國產品和美國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圖為美國一處沃爾瑪超市。(AP)

美國如今由強硬派主導,在耗費18個月後終於達成協議,沒有重談的意願。中國對外政策不由強硬派專斷,不會為了重談協議所能獲得的小利而影響大局。事實上,第三則新聞,也即中國公布的關稅排除清單,便是中美不會重談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有力證據。

面對新冠疫情這種突發因素,中國生產力、消費力縱然能比其他國家較快恢復,也需要時間,而美國能否生產出供中國購買的商品,也取決於美國何時「重啟經濟」。這是第一階段協議遭遇阻力的原因。即便如此,兩國貿易衝突也在持續改善,並非由今年1月兩國簽署協議才開始,而是在2019年7月底的「上海會談」之後,中美兩國始摸清對方底細,自那之後,談判便已開始走向緩和之趨勢。

美國方面,白宮先後五次公布對華加徵關稅商品豁免清單;中方也於去年9月、12月,今年2月、5月先後公布「第一批第一次」、「第一批第二次」、「第二批第一次」和「第二批第二次」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清單。

中國對美加徵關稅商品豁免清單中的細節:

+1

疫情之後都變了?

有人會說,協議是在疫情爆發前簽署的,簽署之後一切都變了。第四、第五則新聞似乎也在昭示這樣的訊號-縱使達成了協議,「脫鈎」的趨勢依舊沒有停止。

首先,即便FRTIB中止投資中國企業的計劃,最終影響也無外乎是FRTIB收益減少,而中國企業少了個投資方。其次,華為在領教過華府「實體清單」的打壓後,本已積極避用美國技術,其在去年第四季售出的5萬個機站就已全無美國技術。美方再次收緊出口管制並不會改變這既有策略。由此可見,這些發展並不從根本上影響中美貿易的整體趨勢。

更要意識到的是,中美貿易談判的發展形式上仍在前進當中,今年1月疫情前簽署的只是「第一階段協議」,因此兩國目前緩和摩擦的方式也僅是對加徵關稅商品「排除徵收」,而非直接「取消已加徵關稅」,後者尚待後續貿易談判的結果,而這還取決於諸多因素,包括特朗普能否連任。

歸根結柢,縱有疫情這個不可抗因素延緩了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影響了後續談判的進程;縱有中美博「疫」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中美輿論戰,也並不改變「特朗普要達成大協議」和「中國要確保中美關係穩定」的兩國貿易談判基本盤。?上周四,特朗普在接受霍士商業頻道訪問時說,美國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切斷與中國的所有關係。

上文節錄自第21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5月18日)《關係「完全切斷」?第一階段協議重談?中美貿易戰處於何種節點》。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