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死亡率檢測率異常 被嚴重低估的美日疫情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1月21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佈聲明稱,該機構已確認美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病例,患者1月15日從武漢返回美國。
2月26日,美國CDC表示,一位沒有相關旅行史或接觸經歷的人被確診感染,成為美國發現的首例感染源不明的病例。
2月29日,華盛頓州報告一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這也是疫情爆發以來美國本土出現的首例死亡病例。
截至3月2日,全美累計有100宗確診個案,累計死亡6例。

從確診數據來看,與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的確診總量相比,美國的疫情並不算嚴重。但從死亡率6%來說,美國的疫情絕對不容忽視。

截至3月2日24時,韓國累計確診病例4,812人,死亡29人,死亡率0.6%。截至3月2日,日本本土確診病例達274例,累計死亡6例,死亡率2.19%(另有「鑽石公主」號累計確診706例,死亡6例);伊朗累計確診個案增至1,501例,死亡累計增至66例,死亡率4.39%;意大利累計確診2,036宗,死亡病例增加18例至52例,死亡率2.55%。

前不久,伊朗國內疫情以超高16%的死亡率、高官接連確診震驚世界。對於後來伊朗確診病例的突增以及死亡率的下降,有分析認為疫情在伊朗實際上1月就已發生,但形勢的動盪使伊朗直到2月20日才公布疫情,死亡率高說明介入治療得較晚。而隨着監測數量的加強,目前伊朗疫情的各項數值正在接近實際狀態。

伊朗早期死亡率較高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醫療水平有限。但美國作為醫療水平非常高的發達國家,死亡率如此之高,顯然不是水平有限的問題。這可能從一個側面說明美國的確診人數並不是實情。

特朗普和彭斯在新冠肺炎工作組成員的陪同下於3月2日在華盛頓白宮內閣會議室會見製藥公司高管。(AP)

人數可能已經破千

美國商業無線電視網CBS周日(3月1日)的新聞節目採訪了前任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局長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醫生,這位前高官說:「目前,美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數目可能在數百到上千之間。」女主持人反問:「你是說已經感染新冠病毒的?」前FDA局長補充道:「對,已經感染,但是尚未被測出的。」

局長的結論是來自西雅圖一位研究新冠病毒基因的科學家、華盛頓州大學流行病學部的副教授Trevor Bedford的分析。該學者認為新冠病毒早在1月19日時,就已經在美國當地社區傳播,這種傳播恐怕已經發生了6周之久,「我相信我們可能已經面臨華盛頓州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情況,但由於之前病毒的檢測標準太低,只會檢測去過中國的人,所以才一直沒被發現。」

《紐約時報》也跟進報道稱,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在美國華盛頓州傳播數周,報道說,當地感染規模甚至可能已經處在150人至1,500人區間內。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29日出席關於新冠肺炎的新聞發佈會。(路透社)

檢測只是第一道難關

為什麼美國確診病例數量較少,原因在於發現的病例數量較少,一開始檢測流程有缺陷,對無症狀傳播者提防嚴重不足。2月27日之前美國CDC發佈的檢測指南規定,檢測對象是「過去14天與CDC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且有發熱等症狀的人;過去14天曾去過中國湖北旅行,且出現發熱等症狀的人;過去14天曾到過中國,且有發熱症狀被要求住院的人」。

隨着美國出現多個感染來源不明確診病例,美國CDC2月27日公布了最新的新冠肺炎檢測標準,監測的人群包括14天內接觸過與CDC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人,包括醫護工作人員,且有發燒或下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如咳嗽、呼吸急促);14天內有以下地區旅行史(中國、伊朗、意大利、日本、韓國),且有發燒或下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如咳嗽、呼吸急促);來源未明,但有發燒、嚴重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症狀(例如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需要住院治療,又沒有其他解釋性診斷(如流感)的患者。

雖然這種標準變更解決了此前美國不能「早發現病例」的情況,但是美國仍然面臨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

2月27日加州州長紐瑟姆(Gavin Newsom)召開了緊急發佈會,他表示,「我們只有幾百個檢測包,包括檢測測試和診斷測試。這根本不足以公正對待解決這一問題所需要的測試。」「當務之急是擴大檢測能力。不僅是對加州,對整個美國都是如此。」

全美約有150個大型公共衛生實驗室,而據報道,2月25日之前有檢測權的只有12個州及地方衛生部門,檢驗結果一旦呈陽性,則需寄給位於亞特蘭大的美國CDC檢驗後才能確診。絕大多數州的實驗室,不僅未能獲得檢測的權利,且至今還在等待美國CDC發放檢測試劑。

許多室內場館關閉後,3月1日日本橫濱市民聚集在公園玩耍。(AP)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日前才剛宣布,允許全國各地的實驗室和醫院進行新冠病毒的測試。3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協調工作負責人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表示,聯邦政府已下發了1.5萬套檢測設備,並在和商家協調,儘快再分發5萬個。隨着測試範圍的擴大,美國確診病例的新增速度可能會迎來大爆發。

而發現病例僅僅是第一步,發現之後如何採取隔離措施,如何安置治療都需要考慮。如果病例數量激增,將是挑戰整個醫療體系的大問題。

隱患重重的日本

與美國已經迅速轉變檢測方式來積極應對可能已經擴散的疫情不同,日本在檢測上的遲緩仍然沒有改變。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在網站上公布的數據,截至2月25日中午12時,日本在全國範圍內僅對1,017人(不含「鑽石公主」號人員及包機回國人員)進行了檢測。2月19日至24日,日本每天PCR核酸檢測數分別為:9人、71人、90人、85人、96人、39人。

教宗方濟各3月1日出席傳統佈道會時宣布,因患感冒自己將無法參加即將到來的傳統精神靜修周活動,這是他7年來首次缺席該活動。(AP)

2月25日的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眾議員山井和則質詢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到今天,日本到底累計做了多少份檢測?加藤直接給出了上述數字。山井說:「一天100份都沒到,這說得過去嗎?」

面對質疑,2月26日藤勝信給出最新的檢測數據:18日至23日,共檢測約5,700份,最少一天656份,最多一天1,594份。但這與之前2月18日加藤曾表示日本檢測能力已經提升到一天約3,800份依舊有不小差距。

加藤勝信表示:「檢測能力必須提高,但很遺憾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我聽說有的機構接到了檢測委託,但是卻無法處理。有的機構是否已經達到檢測能力上限,以致於不得不控制數量。」

以上只是日本政府應對國會盤問給出的說辭。日本之所以沒有加大檢測力度,原因是日本沒有將全面排查輕症作為必須採取的行動。如果收治的感染者激增,那麼需要的專用床位和相應救治設備也會隨之激增,有可能出現超出醫療體系承受能力的重大事態。日本目前將「救治重症者,減少死亡者,防止醫療體系崩潰」作為今後日本防止疫情擴大的行動指南與最大目標。

但就連日本政府也不可否認日本的疫情,已經不再是「早期」,而是進入了「蔓延」的階段。沒有發現確診病例就相當於沒有病例,這樣的邏輯無疑是自欺欺人。輕症患者轉換為重症患者的轉化率是多少還是未知數。如果不能儘早發現患者,就不能及時採取隔離措施阻止病毒蔓延。

在中國、韓國、意大利、美國等紛紛依靠加大檢測阻止蔓延作為應對的基本方法時,日本政府的另闢蹊徑足夠佛系,這樣的方法是否能夠成功應對疫情,還是未知數,一切有待實際效果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