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華為罪名加碼 美司法部為何走到5G競爭最前線
美國司法部2月13日公布一份聯邦起訴書,指控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犯有敲詐勒索罪,並密謀竊取美國公司的商業機密,被告包括華為及其4家子公司,和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
2018年以來,華為公司成為華府的「眼中釘」,遭到美國商務部、司法部、國土安全部門和國務院的聯合打壓。2019年1月,華府5大部門就曾聯合起訴華為,指控華為及其子公司23項罪行,包括金融欺詐、竊取商業機密和陰謀罪等。
不過, 2019年來美國對華為最致命的一項威脅,仍然是商務部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威脅對其進行出口禁令。可就在美國加碼對華為起訴的同時,商務部在2月13日第4次推遲對華為的出口禁令,再將臨時許可延長45天,避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受到不利影響。
實際上,從去年以來,華府雖然建立起打壓華為的共識,但是在如何操作上始終存在猶疑。是否要限制華為的技術進入美國市場、是否實行出口禁令、對美國盟友的施壓程度,這些問題都是白宮必須考慮的。
包括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和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在內的政府官員預計將於2月28日開會,討論對華為的規定以及如何處理與中國有關的其他出口管控問題。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美國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s Barr)已成為對華為最為強硬的人物。
2月6日,巴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美國及其盟友應考慮,讓美國以直接購買或私人財團和盟友企業的方式,獲得芬蘭諾基亞(Nokia)和瑞典愛立信(Ericsson)「控制性股權」,以對抗中國華為在5G無線通訊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雖然後來被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和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駁回,但仍然代表白宮對華為其中一個鷹派的聲音。
司法部走到打壓華為的最前線,可能有特朗普的幾個考量。
首先,起訴華為對美國企業的影響甚微。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以來,美國晶片公司不得不面對可能失去大客戶的困境。去年5月之後,媒體相繼曝光美國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賽靈思(Xilinx)等製造商背後遊說商務部,希望放寬對華為的禁令。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按年下降11.9%,存儲晶片市場顯著惡化,全年營收大減31.5%,其中DRAM營收受創更嚴重,下滑比例達37.5%。本就面臨供過於求的晶片商更不願去承受失去客戶的打擊,這是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禁令的最大掣肘。
相反,司法部起訴華為,雖然短時間內沒有結果,但這不僅直接影響華為的品牌形象,而且成本很小。
第二,法律訴狀的打壓效果比外交施壓更好。此前,美國對華為打擊動作最多的當屬美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他在全球開展外交活動四處遊說盟友們把華為排除在外,甚至以美國情報共享為威脅施壓。
但是一年多以來這種施壓效果欠佳,華為在海外最大的市場歐洲幾乎都沒有明確表示排除華為,還造成外交上的種種尷尬——比如蓬佩奧在葡萄牙被「當面拒絕」,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和英國首相約翰遜「電話吵架」等等。
最終,讓外界開始對華為有所忌憚的理由,無非就是國家安全和商業競爭。華為在歐洲市場深耕多年,商業合作關係的穩固從過去兩年可見一斑。司法部加碼對華為的起訴,更讓本來已經頂着污名的華為受更多輿論壓力,面對美國「金融詐騙」和「敲詐勒索」的指控,各國政府即便不排除華為也必須對此有所關注和交代。
第三,起訴過程雖然漫長,但也更可能對華為造成長期傷害。從震驚全球的孟晚舟事件可知,一次對高管的逮捕可以發酵幾年的時間。美國在引渡孟晚舟的過程中,採取了拖延的手段,雖然讓事件逐步降級到法律層面,但是企業高管戴着電子腳銬頻頻出現在新聞中,無論她是否被定罪,都給外界留下了一定負面印象。
司法部給華為罪加一等,再以「華為員工深夜潛入貿易展會,拍攝一個網絡設備的內部電路」的細節來刻畫華為的形象,無論是否被證實,都會反覆出現在輿論之中影響外界的觀感。加之法院開庭到審判的漫長過程,足以給企業帶來法律和公關上的雙重負擔。
然而,特朗普雖然善於利用司法部門,也應該明白司法是美國製度和價值觀念的最後底線。去年上任以來,巴爾在「通俄門」和總統彈劾案的種種表現,都有以黨派政治干預司法之嫌,遭到質疑。而美國對華為種種缺乏證據的指責,也讓國際社會頗為懷疑。
現在對華為的打壓升級、提議美國收購歐洲競爭對手的股權,都屬於美國司法正義的範疇嗎?如果司法獨立的最後底線也被打破,那麼損失的可能不只是5G商業利益這麼簡單,白宮考慮到這些後果了嗎?這些問題都還要留給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