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終成事實 約翰遜的「大航海夢」難抵風高浪急
任何結束也同時是一個新開始。上周一(2月3日)是英國正式脫歐後的第三天,經過周末歡慶後,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選擇在格林威治舊皇家海軍學院(Old Royal Naval College)的彩繪畫廳(Painted Hall)向國人繪出其新英國未來藍圖。
約翰遜開首一句便叫人「抬頭向天看」,聲言「梵蒂岡有米開朗基羅」,而「格林威治卻有桑希爾(James Thornhill)」耗時二十年在大廳天花板上繪出的巴洛克風格名畫。約翰遜指出桑希爾動筆之時正是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合併的1707年,他反問:「這豈不展示出最祟高的民族自信?」畫作正好繪出英王威廉三世(William III)一腳踩着手握斷劍的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並向一個跪着、象徵歐洲的人像送上「自由之帽」,似乎寓意脫歐後英國的「自由愛好者」終如其航海先輩一般將勝過規管森嚴而內向的歐洲大陸。
英歐未來想像背馳
在懷古之際,約翰遜又賣弄其英式幽默,力陳英國將成為捍衛自由貿易的「超人」,「走進電話亭之中,搖身一變成披風飄揚的超能力鬥士,為全球人民自由買賣的權利而戰」,並向英聯邦國家、美國、日本、非洲國家招手。對於「英國首重」的未來英歐關係,約翰遜則表示只求訂立像加拿大一般的自由貿易協議,並不會接受在競爭政策、國家補貼、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項目的歐盟法規,聲言「英國將會維持最高標準,不必以條約限制」。
同一天,歐盟對英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卻發布英歐談判指示草稿,要求英國同意未來單向接受歐盟在國家補貼和競爭規管上的法規,並承諾其環保、勞工、社會保障的標準不能低於現有水平。
歐盟一直擔心英國在本年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屆滿之後,將會利用其地理靠近、既有供應鏈齊全的優勢,單方面降低國內產業的規管,利用未來零關稅、零配額的英歐貿易關係,爭奪對歐競爭優勢。因此在保證「公平競爭場域」(Level Playing Field)上,英國若要堅持進入歐盟市場,就必須跟從歐盟標準。這當然與約翰遜心中「腳踩路易十四」的夢想背道而馳。
難題在於,雙方只有約11個月時間完成談判,時間極其緊湊。即使約翰遜想重走前任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的「延期」舊路,也要在7月前決定。如果談判破裂,英歐之間除了會回到以世貿標準進行商品貿易的困境外,在金融服務業同等認證、漁業政策、雙邊核技術合作、網絡安全、海陸空航運、能源、司法合作、人口流動等繁雜議題上,也隨時會一刀兩斷。這正是人們掛在口邊多年的「無協議脫歐」。英國脫歐的新時代,可算是另一個無協議脫歐倒數的開端。
「澳洲模式」或難迴避
除上述的「公平競爭場域」爭議之外,英歐之間尚有不少未解矛盾。首先是「共同漁業政策」的執行。歐盟要求雙方在今年7月1日以前要達成維持互相開放水域捕魚和相關限額的協議。英國漁民一方面不滿外來漁船的競爭和歐盟限額,另一方面又擔心喪失將漁獲出口至歐盟的權利(三分之二的英國漁獲皆作出口)。歐盟故意提前此項談判的限期,正是要迫使約翰遜先作退讓;對此,約翰遜卻說任何協議都要「反映出英國作為獨立海岸國家的地位」。
其次,歐盟也要求在未來的糾紛調解機制中,歐盟法院應擁有歐盟法律的唯一解釋權。由於英國以往是歐盟中唯一行習慣法的大國,以英倫司法傳統為傲的疑歐派,一直不滿英國受制於歐洲大陸法系統。因此,約翰遜已明言英歐貿易協議不能包括「任何凌駕英國法律的歐盟法院管轄權」,以及「在任何領域上的超國家管制」。
有了去年10月英歐最終各讓一步達成協議的經歷,外界估計目前雙方的強硬姿態只是談判啟始時的叫價動作。不過相較之下,去年的脫歐談判難題只在於北愛爾蘭的邊檢界限劃定,如今英歐之間的爭議卻是牽涉重要產業的利害較量,而且帶有極重的政治味道,雙方能否在短期內尋得一個得宜的讓步台階,確成疑問。
根據英國政府2018年估算,如果英國陷入無協議脫歐,其經濟產值在十五年內將出現6至9%不等的收縮。英國對歐出口佔其總出口額近45%,加上作為倫敦命脈的金融服務業佔全英經濟產值7%,無協議脫歐的陰影在短期內揮之不去,將會影響脫歐後英國的即時經濟表現,其實際來臨更將帶來難以預知的打擊。
讓人關注的是,約翰遜在其演說中輕輕帶過了一句「澳洲模式」,卻避開「脫歐」一詞,表示如果加拿大模式不行,也可取澳洲模式。然而,澳洲模式根本就是無協議脫歐的代名詞:目前澳洲與歐盟並無全面的貿易協議,只在諸如芝士及高質牛肉等項目有優惠,其餘貿易皆以世貿準則為據。外界擔心約翰遜此舉只為緩減未來談判失敗後,英國陷入無協議脫歐所帶來的政治衝擊,因此英鎊在約翰遜演說當日已大跌超過1%。
歐盟以外的內外困迫
英歐未來前途未卜之際,約翰遜手頭上更是難題一堆。在國際層面,沒有歐盟作靠山,英國要如何在愈加複雜的國際形勢中作自我定位?照目前可見的情勢,約翰遜果真是希望建設一個「泰晤士河上的新加坡」,以中立地位周遊於各國之間。
他在上月就曾召來超過20位非洲國家領袖,舉行了首次「英非峰會」,聲言要「重新開啟英非的商業夥伴關係」。可是,約翰遜口中談的卻是烏干達的牛肉在「後脫歐英國餐桌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安哥拉人可如何享受「北愛爾蘭美味又健康的雞肉」,似乎難改歐盟對非出口高出英國14倍的格局。
在華為5G設備市場准入的問題上,約翰遜決定向華為開放非核心市場,推翻了外界對其將「捨歐取美」的預估。可是,此等關乎國家安全的決定,本來就不屬歐盟管制範圍,難以顯出脫歐給予英國如何不一樣的中立地位。而且,如果美國因此報復英國,尚在歐盟之中的英國還可藉歐盟團結反制(例如歐盟對美國藉法國數碼稅作關稅威脅的回應一般),脫歐後的英國卻只能獨力應付。
對外未妥,國內政治形勢依然是荊棘滿途。首先,愛爾蘭統一與蘇格蘭獨立的壓力接踵而至。約翰遜在其格林威治演說中,就特意提及北愛爾蘭的「美妙的骨瓷」與蘇格蘭名菜肉餡羊肚(haggis)和威士忌,更高舉蘇格蘭裔的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說其支持自由貿易的想法「生於我國」,加上他提及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併那一刻的英倫自信,可見聯合王國的統一正是他的一大憂慮。
此等憂慮並非空穴來風。在他演說的前一天,愛爾蘭的新芬黨(Sinn Fein)在民調上排上首位,而其一大主張正是下屆愛爾蘭政府須馬上為愛爾蘭統一公投作準備。在蘇格蘭方面,鑑於本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將在格拉斯哥舉行,可算是蘇格蘭民族黨(SNP)的主場,其力求獨立公投的黨魁施雅晴(Nicola Sturgeon)已表明到其時她會留在家鄉格拉斯哥「盡自己一分力將這場會議建設成蘇格蘭的勝利」,似乎是要以蘇格蘭為本與代表英國中央政府的約翰遜在國際層面爭奪代表權。
另一方面,為了在物質條件上為英國打開新局,英國財政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將於3月11日宣布高達1,000億英鎊的政府投資,希望大刀闊斧改善英國東南部以外地區經濟,留住去年12月由前工業地區傳統工黨選民身上奪得的選票,並回復英國經濟以往的增長水平。可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獨立經濟研究組織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IESR)卻表示,此規模的投資甚至抵不上脫歐帶來的影響。同時,賈偉德更與約翰遜寵臣、首相首席特別顧問甘明斯(Dominic Cummings)連月屢爆不和。約翰遜縱有平天下之志,卻似乎連齊家與治國也處處碰壁。
舊皇家海軍學院所象徵的十八世紀英國,確實是國勢蒸蒸日上的時代。然而,當時這個正在冒起的日不落帝國,仍然處於木製遠洋船當道的航海時代,那是英國只能回首而無望重返的過去。如果這確是約翰遜口中「重新尋得我們航海先輩精神」的「偉大航程」的話,恐怕他古舊的帆船將難以抵禦茫茫大海上的風高浪急。
上文刊登於第20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2月10日)《英國脫歐終成事實 約翰遜的「大航海夢」難抵風高浪急》。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