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暗殺挽救了蓬佩奧的國務卿生命
在美軍擊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特種部隊「聖城軍」(Quds Force)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的行動背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扮演最為關鍵的角色,成功勸說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多個選項當中選擇了最具風險的暗殺行動。從此以後,美國的外交就被貼上了「暗殺選項」的標籤。
就在美軍成功暗殺蘇萊曼尼後的第3天,也就是1月6日,蓬佩奧告知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自己決定放棄競選堪薩斯州(Kansas)聯邦參議員席位。麥康奈爾也配合表態說,蓬佩奧的國務卿工作非常出色,現在國家正需要他這樣的國務卿。1月7日,蓬佩奧再次對媒體強調,只要特朗普需要他的效力,自己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想了解蓬佩奧的從政之路,以及他與特朗普的關係,請觀看圖輯:
應該說,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案一度讓蓬佩奧國務卿處境非常尷尬,畢竟國務院有多位職業外交官或外交顧問捲入彈劾調查。他們提供的「猛料」讓特朗普憤怒。特朗普甚至認為這是蓬佩奧「犯下的錯誤」,因為相關出席聽證會的人都是當初蓬佩奧推薦的官員。蓬佩奧拒絕為自己的外交官們辯護,也讓國務院的外交士氣大減。再者,共和黨領導層也希望蓬佩奧能夠參選參議院席位,以保住共和黨對該院的控制權。所以,無風險辭職一直是蓬佩奧的一個選項。
但這場暗殺行動,成功轉移了國內對彈劾案的關注度。按照計劃,新年休假後,國會復會,眾議院民主黨人就要將彈劾案送至參議院,並和共和黨人制定參議院「審判」程序。而且,參議院共和黨人當中未見「叛黨」支持彈劾的人,反而個別民主黨參議員出現了疑慮。照此看來,蓬佩奧無需辭職避險,畢竟共和黨政府目前在彈劾案當中佔據優勢。
從當前國安會的話語權分配來看,蓬佩奧國務卿的地位趨於穩固。
據說蓬佩奧2016年還是堪薩斯州聯邦眾議員的時候就盯上了蘇萊曼尼。當時蓬佩奧想要訪問伊朗,監控選舉並嘗試直面蘇萊曼尼,但此行最終因為無法獲得簽證而未能成行。進入特朗普政府後,蓬佩奧在國會、情報界、軍隊和軍工領域以及情報系統人脈廣泛,包括美國負責中東事務的軍事人員當中,也有蓬佩奧昔日西點軍校的校友。這些因素促使他成功勸說特朗普下令暗殺了蘇萊曼尼。
根據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早在幾個月前,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時,蓬佩奧就曾諫言特朗普除掉蘇萊曼尼,但當時的特朗普注重兑現競選承諾,減少在中東的駐軍,所以並未採納蓬佩奧建議。而且,軍方也反對這樣做,擔心緊張局勢升級,將美軍拖入戰爭。國防部更傾向於將未來更多資源投放到東亞,而非中東。
但2019年12月27日,有人發射30枚火箭彈襲擊了美軍在基爾庫克與伊拉克軍隊共用的基地,導致一名美國平民合同商死亡。兩天後,蓬佩奧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前往特朗普的海湖莊園,給後者展示了美國可以擁有的反擊選擇,包括暗殺蘇萊曼尼。經過蓬佩奧的再三遊說,包括他在國會當中的盟友助力,比如堪薩斯州聯邦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和南卡來羅納州的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特朗普最終同意了這一選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暗殺行動成功開展之後,出面辯護最多的也是蓬佩奧。蓬佩奧說:「我們把一個惡人從戰場上清除了,我們做了正確的決定,我為總統特朗普做出的努力感到自豪」。面對國會民主黨人的質疑,蓬佩奧也拒絕將相關促使特朗普做出美軍刺殺行動的情報公之於眾。
與此同時,其他國安會成員基本上和蓬佩奧立場一致。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和蓬佩奧是政治盟友,擁有同樣的金主。國安顧問布萊恩(Robert O』Brien)由蓬佩奧舉薦;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Esper)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履新不久,不會和特朗普意見相左;中情局(CIA)局長哈斯佩爾(Gina Haspel)曾是蓬佩奧的下屬,而國家情報總監馬奎爾(Joseph Maguire)也只是暫時「代理」該職。有媒體說,如果現在的美國防長還是馬蒂斯(James Mattis),特朗普很有可能不會做出暗殺的決定。
所以,經過多輪換血後,蓬佩奧在特朗普政府國安會當中的強勢地位。共和黨圈內已經將他形容為集「國務卿、國防部長、中情局(CIA)局長」於一身的特朗普幕僚。
當然,這種地位也是特朗普給予的。善變的特朗普始終在權衡自己的利益,之所以留用蓬佩奧,也和他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人選。最重要的是,在大選年,特朗普需要全面宣傳自己外交上的成功,包括朝鮮威脅的緩和。蓬佩奧先後執掌CIA和國務院,自然是這方面的絕佳人選。
但也正是國安會內部制衡力量的弱化,促使蓬佩奧等人一味地迎合特朗普,讓後者在一些決策上難免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