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未受政治逆風吹倒 來年兩大難有危亦有機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直言「生存下來是我們的第一優先」的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其2020年新年致辭中如此自我勉勵。

自2018年底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至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加進其禁止美企出口的「實體清單」中,加上華府官員四出警告傳統盟國不要使用華為5G通訊設備,飽受風霜的華為在逆風之中經營表現依然穩健。徐直軍預計華為2019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8,500億人民幣,年增長達18%,比2018年的19.5%增長相差無幾,也遠比華為總裁任正非去年6月時的預估為佳。

不過,徐直軍並沒有因此而放下警戒,直指「2020年將是華為艱難的一年」,間接承認實體清單的打擊從2019年中才開始,2020年才是最大挑戰。正如徐直軍所言,「困難從來都是更大勝利的前奏」,然而前奏奏完後還能否繼續演奏,還要看華為能否衝破本年兩大困難。

徐直軍的新年致辭標題首三字已是「求生存」。(華為官方網站)

5G:名不禁而實禁的風險

年近歲晚之際,英國傳出情報官員認為華為5G設備的國安風險可控制,首相約翰遜最快在本月內將就華為市場准入問題作決定。另一邊廂,印度亦已允許包括華為在內的所有公司參與其預計在本月開展的5G網絡試驗。種種跡象看來,如果說美國實體清單有漏網之魚,美國說服友國棄用華為的嘗試,可算是連網也未有織成。

除了澳洲與日本之外,一眾美國傳統盟友也尚未在華為准入問題上作出確切決定。華為本年的第一大難,正是這些夾在中美之間的國家會否以「名不禁而實禁」的方式去處理華為問題。

其中,德國目前的走向實可供細想。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堅持不會禁止華為參與德國市場,其第二大電信商西班牙電信的德國分部(Telefónica Deutschland)也在上月宣布會使用華為及諾基亞設備去鋪設其5G網絡。然而,在執政兩黨議員的支持下,德國國會或將通過收緊5G安全準則的法案,不止考慮設備的技術層面,還會加入「供應方來源國帶來的政治和法律條件」。

默克爾一直堅持不封禁華為,卻面對黨友重大壓力。(路透社)

根據中國2017年通過的《情報法》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國家情報工作秘密。」如果德國相關法案獲得通過,華為要進入德國市場的難度將大大增加。德國此法一立,其他國家,特別是近來關注培養本土科技企業的歐洲國家,也有可能仿傚其例。

實體清單威脅未解

另外,華為去年以自主研發、供應鏈調整,配合現行實體清單較為寬鬆的限制,加上美國為保持其國內元件供應商的生意在11月向一系列企業發放向華為出口的准可證,讓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依然有長足成長,預計全年出貨量將達2.4億台,增長17%。

然而,華為的第二大難正是出於實體清單的可能收緊,以其對華為海外市場的衝擊。

根據目前規限,實體清單只適用於有25%或以上美製成分的美國境外製品。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12月初就曾指責華為鼓勵其供應商將生產搬出美國,使其美製成分低於25%,以「規避」實體清單;他雖然沒有明言會在短期內降低美製成分的限制,卻表明「我們已經開始處理這個問題」。

其次,雖然在中國國內手機銷售幾乎不受缺少Google流動服務(GMS)影響,然而國際市場對GMS的依賴使不少科技評論將沒有預載GMS的Mate 30型號手機形容為「你不應該買的最佳手機」。

徐直軍對這一點直認不諱,指出華為流動服務(HMS)的發展是「海外銷售的必要條件」。目前預計將在本年3月發布的P40型號手機傳聞將是給予用戶選擇使用華為鴻蒙系統的手機,並以HMS取代GMS。這無疑是華為手機業務本年的最大難關。

正如徐直軍所言,「挑戰」是一塊「磨刀石」。沒有美國的「寒風」,華為也未必會這麼匆忙走上與Google在手機關鍵軟件發展直接對抗的道路,而任正非也未必會走上台前,在國際媒體的鎂光燈下與美國打一場公關輿論戰。去年的寒風未有吹倒華為,可是新年伊始,寒風似乎只會愈吹愈烈,要得聞香撲鼻的梅花,華為仍要在險局中好好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