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配合俄伊軍演不為結盟 波斯灣棋盤背後的北京考量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2月28日,中國海軍「西寧艦」在波斯灣的行動仍在繼續,中國、伊朗、俄羅斯三國的聯合海上軍演剛剛開始。無論是西方媒體還是當事國伊朗,都興奮地將中國軍艦的出現視為某種「結盟」的標誌。

但事實顯然絕非如此。這不僅與核心當事國,即伊朗從一開始就呈現了對中國的利用態度有關;「結盟」的安排也和習近平2019年提出的破解「和平赤字」的需求相悖。北京在這種重大問題上是另有考量的。

結盟的宣傳並無根據

來自伊朗的「結盟」等聲音早有迴響。在中國艦隊於2014年9月20日第一次抵達伊朗,參加「反恐演習」之後,德黑蘭各大媒體就大造聲勢,強調「中國和伊朗軍艦在波斯灣展開史無前例的聯合海上演練」。進而大造「結盟」等聲勢。

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的專家就發現,伊朗的誇張情緒與其「長期受西方制裁,經濟環境和政治環境不佳」有關,因此,一俟伊朗核協議等關鍵問題受阻,伊朗就會急於與中國等大國發展關係的機會。

相反,如若局勢改善,德黑蘭方面則會選擇改口。譬如美國在2017年4月確認伊朗遵守有關伊核問題的聯合國2231號協議後,德黑蘭面對同期舉行的中、伊海上軍演就只給出了「加強友好關係,並尋求促進海洋領域的合作」的評價,此前的「結盟」竟無影無蹤。

近年來,中國和伊朗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聯繫固然越發緊密,但軍事就另當別論。圖為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右)在北京會見伊朗外長扎裏夫,這兩位政要在2019年5月中旬的會晤中也僅談及了些有限的內容。(新華社)

遺憾的是,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2017年5月威脅退出伊核協議,並從2018年11月開始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進行制裁。伊朗從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間的好日子就到了頭。隨着伊朗在2019年5月開始濃縮鈾材料,並在6月後接連遭遇和美國的軍事對峙,這使他又一次迫切地需要大國站台。

德黑蘭的輿論行動很快就開始了。在伊、美在2019年6月先後彼此「擊落無人機」,伊朗又在7月21日扣押了英國油輪後,德黑蘭就在7月29日第一次宣布「與俄羅斯軍演」,並馬上宣布伊朗和俄羅斯簽訂了第一個演習協議,此舉「旨在促進兩國軍事合作」;到9月23日,中國就出現在了伊朗的報道中。對此,中國外交部就直接以「中國軍隊與其他國家的軍隊保持着正常的交流和合作」一語回應,確認此次演習的意義終究有限。

這樣一來,即便伊朗方面到11月後一談及三國聯合軍演,總會強調其「史無前例」、「聯合」之類的特別意義。但也幾乎只有伊朗方面在不斷更新關於這一海上聯合演習的關鍵信息。當西方世界仍大談其「邪惡軸心」的陳詞濫調時,來自美軍的態度就證明了北京此番態度仍舊如常。

北京減少和平赤字問題的突破口

不可否認,考慮到中俄已在2014年確認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伊在2016年也確認了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此次演習的三國間的連帶關係仍是明顯的。更不用說中國仍期待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但北京在區域安全問題上到2019年也總算有了自己的想法。

說到底,中國此舉終究只是在於強化中國在國際關係中的獨立性,進而盡力維護世界和平。這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談及的破解「和平赤字」的目標也形成了鮮明印證。

在2019年4月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向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很多政要解釋了其「中國方案」。(Getty)

對外界來說,包括「和平赤字」的「四個赤字」的概念提出已經有相當時間,這是習近平3月下旬訪歐期間講話中提出的新語彙。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全球治理上的四個「赤字」,分別是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發展赤字。亦強調各方應「堅持同舟共濟,破解和平赤字」,即中國會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摒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思維,摒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主張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

這意味着中國會為國際熱點問題提供建設性解決方案,卻不會把自己綁定在某一特地陣營中,並捲入加劇和平赤字的進程。而這一思路恰恰也可以應用於正在進行的波斯灣軍演上。而就當下北京的思路來說,他或許會繼續將其推行中的「一帶一路」作為加深各方信任,破解「赤字」的切入點:因為中方已經在2019年4月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談及了這種治理方案。

到11月12日,包括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內的中國政要也開始紛紛談及減少和平赤字等語。(路透社)

就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乃至中東地帶的局面來說,俄羅斯分析人士早已強調,俄國主導的歐亞聯盟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可能面向更大的領域,俄羅斯也想通過「一帶一路」聯結其遠東地區與亞太之間的貿易,擴大自身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當這兩者在中亞、中東尤其是伊朗等區域形成連接時,這種交匯與對接從上合組織,到金磚銀行,再到「亞投行」和絲路基金,正在不斷加深。

同理,中國和伊朗之間亦非白紙。雖然兩國貿易額因國際社會對德黑蘭的封鎖和制裁出現過嚴重波動,2014年時,這一數額為518億美元,到2018年,就暴跌至333.9億美元。伊朗在南帕爾斯海上油氣田問題上還對中國企業製造過障礙。但總的來說,在習近平2015年9月向伊朗當局強調「雙方要對接兩國發展戰略,中方願同伊方重點推動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後,伊朗至今仍是中國釋放多餘產能的目的地之一。

至此,就目前的國際形勢看去,一場軍演之後的「同盟」並不現實,也不符合邏輯,但三國之間加強連帶關係的餘地。考慮到中、俄、伊三國之間的近期局面,一種利用相互連帶而穿針引線的可能性就已存在,它亦有可能成為北京嘗試藉助「一帶一路」破解「四個赤字」尤其是「和平赤字」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