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的黨爭鬥法 特朗普彈劾案不值任何人慶賀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12月18日晚,經過兩黨六小時的辯論,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兩項彈劾條款。自此,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被正式彈劾的美國總統。接下來,美國參議院接手,預計2020年1月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監督下開展對彈劾案的「審判」。

當天的辯論中,民主黨和共和黨各執一詞,都提到自己在守護美國憲政體系,卻也同時緊扣各自黨派利益。最後,「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調查」這兩項條款以黨派劃線通過。

支持彈劾條款的議員、選民和媒體認為,這是美國民主制衡的體現,是打擊行政機構腐敗的一次勝利。反對彈劾特朗普的一方則認為,這是民主黨濫用國會權力的體現,是對總統的政治迫害。白宮聲明指出,眾議院此舉是美國歷史上最可恥的事件之一。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甚至說,彈劾條款的通過敗壞了眾議院的名聲。

法理根據何在?

彈劾是美國各州及聯邦政府罷免當事人的普遍做法。在聯邦政府層面,司法和行政部門的成員均可以被彈劾。據美國眾議院歷史學家辦公室(Office of the the Historian)的統計,眾議院已經發起過60多次彈劾程序,並曾投票彈劾過15名聯邦法官、1名參議員、1名內閣秘書和2位總統。

2019年12月18日,美國眾議院就彈劾特朗普總統的條款進行辯論和投票之際,一些支持彈劾的示威人士聚集在國會山外。(AP)

就最高權力的行政機關而言,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款規定:總統、副總統和合眾國的所有文職官員,因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high crime)和輕罪(misdemeanors)而受彈劾並被定罪時,應予免職。與一般的法庭訴訟程序不同,彈劾訴訟在眾議院進行,扮演檢察官的角色,收集證據,列明指控;審判在參議院進行,同時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扮演陪審角色。

但是,美國《憲法》並沒有對叛國與受賄的定義以及「重罪」給出明確解釋,這給予美國兩黨將彈劾訴訟及審判的程序「過度政治化」留下了足夠的空間。發起彈劾調查的一方會認為,國會有權力自行定義哪些罪行是可彈劾的,哪些是不用彈劾的。目前,尚無哪位美國總統被彈劾下台,和黨派分野有一定的關係。

目前美國只有兩位美國總統曾被彈劾,分別是1868年的約翰遜(Andrew Johnson)與1998年陷入「萊温斯基性醜聞」的克林頓(Bill Clinton),但他們都沒有被免職。其中,約翰遜在如何重建南方聯盟諸州問題的態度上與國會中的激進派差距較大,被指控其開除激進派盟友、時任陸軍部長斯坦頓(Edwin Stanton)的行為無視「總統未經參議院同意不得撤換某些聯邦官員」的規定,隨即被眾議院通過決議彈劾。但在參議院的審判表決中以一票之差被宣告無罪,保住總統職位。克林頓1999年2月接受參議院審判時,50名參議員投票贊成妨礙罪,低於定罪所需的67票,未能被彈劾下台。

12月18日,被正式彈劾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前往密歇根州巴特爾克里克參加競選活動,並和當地的支持者互動。(AP)

「水門事件」當中的第37位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並沒有被正式彈劾。1974年7月,當時的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已批准三項彈劾條款,指控他妨礙司法公正、濫用權力和藐視國會。但該彈劾條款在眾議院全院表決前,尼克遜便選擇了辭職,沒有被正式彈劾。因為尼克遜也知道,即便自己不辭職,參議院也有很大可能性判定自己有罪。尼克遜的第一任副總統阿格紐(Spiro Agnew)之前就因為被控逃税和洗錢在彈劾表決前就選擇了辭職。

民主黨單方面的遊戲

在白宮拒絕了在眾議院進行辯護的前提下,眾議院的訴訟過程完全是由民主黨說了算。一些規則也是單方面由民主黨把控,包括聽證會持續的時間。在聖誕節前通過彈劾案,符合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對整個彈劾案推進節奏的預期。從她過去拒絕因特朗普「通俄門」而彈劾特朗普,到後來因「通烏門」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都可以看出她對彈劾案利弊的判斷。

民主黨等待的不是讓特朗普像尼克遜那樣知難而退,也不指望參議院判定特朗普有罪,進而讓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接位,而是通過彈劾案曝光特朗普執政的更多弊端,使其失去選民當中的公信力。民主黨也希望藉此提升該黨在2020年大選中的選情,尤其希望能夠奪回對參議院的控制權。

在彈劾條款的擬定中,眾議院民主黨人刪除了通烏門中「行賄」和通俄門中「阻礙司法」的指控。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彈劾條款在全院更加順利地通過,避免同眾議院共和黨人耗戰,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特朗普在參議院的「罪行審判」更加聚焦,畢竟通俄門調查已經蓋棺定論,對選民影響不大。更何況,行賄指控也有證據不足等弊端。

12月18日,佩洛西的政治盟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在他的參議院辦公室觀看眾議院彈劾投票實況。(AP)

所以,外界基本上已經了解彈劾案演進方向和結果,現在只不過是驢象兩黨如何借談彈劾案展開新一階段的權力鬥法。

審判也是政治大戲

對於接下來的參議員審判,同樣也會是一場政黨鬥爭的大戲。在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監督下,100名參議員擔任法官角色,聽取眾議院民主黨方面和特朗普政府的有關證人的證詞。這種辯論預計會延續眾議院訴訟過程中的兩黨口水戰。其中,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納德勒(Jerrold Nadler)將是控方,白宮則組成辯護團為特朗普辯護。同時,雙方之前的證人也要出場作證。

但是,民主黨一直要求出場作證的一些關鍵證人是否出席,最值得關注,比如白宮前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和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等人。12月10日,白宮代理幕僚長馬爾瓦尼(Mick Mulvaney)被問及他和國務卿是否會出席參議院的彈劾聽證會時表示,全憑特朗普總統如何決策。在眾議院的所有聽證訴訟環節,特朗普禁止任何政府高官出席。

從目前來看,眾議院就彈劾開展的調查和訴訟過程,包括各委員會閉門和公開的聽證會,未能扭轉全國層面的民意。根據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和蒙茅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12月11日公布的民調結果,在過去一個月裏,美國人對彈劾案和對特朗普的支持率方面幾乎沒有變化。50%的人說總統不應受到彈劾和免職,有45%的人呼籲彈劾和撤職。

目前,參議院共和黨方面還沒有出現倒戈支持彈劾案的例子,畢竟很多人優先考慮自己政治仕途和黨派利益。所以,參議院判定特朗普有罪的可能性很小。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甚至直言不諱地說,會就審判程序保持和白宮方面的「協調」與配合。這再次凸顯了彈劾案背後的政治操弄。

彈劾案本該是捍衛美國民主體系的最後一道莊嚴防線,而此次彈劾卻毫無意外地淪為裂化的黨爭表演。正如英國《經濟學人》12月12日一篇刊物文章所說,如果這次彈劾案最後被參議院所阻,那麼下次彈劾調查的威懾力將會大大降低,因為很多人都會傾向於將其視為一種政治鬥爭。到了那個時候,真正要想將一位不得力或違憲、違法的總統趕下台,將會變得更難。美國總統只會更多地被貼上「帝王總統」的標籤。

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哪一黨派,哪一方選民,對此次彈劾案都沒有什麼可值得慶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