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四個特點 措辭差異凸顯未來談判風險
12月13日,就在美國計劃對中國加徵新關税的前兩天,中美官方宣布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方面有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當晚11時舉行新聞發佈會,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部門高級官員介紹第一階段協議內容並答記者問。美國方面則有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發佈的Twitter、在白宮回答記者的提問、白宮和貿易辦公室網站同時發佈的新聞聲明、以及白宮官員對媒體透露的信息。
兩國目前均未公布協議文本的全部內容。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提到,協議細節會在今後數週公布,其中包括中國如何更好地打擊造假和專利及商標違規等行為。協議中有關禽肉和動物飼料等個別產品有明確的購買指標,目前暫時不會公布。他領導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美國將對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保持25%的税率,並同意將1,2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税從15%降至7.5%。所降關税涉及的商品包括玩具、手機和服裝。
不過,從雙方13日的對外宣傳與公關來看,談到第一階段協議,雙方都提到了彼此關切的領域,但具體措辭稍有差異,這尤其體現在購買指標和時間表等方面。
譬如,中國官員介紹協議時表示,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美國貿易辦公室聲明也提到,第一階段協議是要求中國開展結構性改革,並改變在知識產權、技術轉讓、農業、金融服務、貨幣和外匯等領域的經貿「體制」(regime),同時包括中國額外購買大量美國產品於服務的承諾。聲明尤其提到,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強力的爭端解決機制,確保相關協議內容能夠得到快速有效的貫徹與執行。接下來,美國貿易辦公室強調該協議的達成歸因於特朗普的強力領導。
白宮的聲明大致就知識產權、技術轉讓、農業、金融服務、貨幣、擴展貿易和爭端解決這七個領域進行了大致的介紹,但更多是強調美國的立場,包括美國施壓中國的原因,提到了「中國同意」、「中國致力於」等字眼。即便是農業部分,白宮聲明也只強調取消了一些貿易障礙,極大地擴大了美國農產品出口,但避免提及相關數據指標。
不過,在口頭上,特朗普及其幕僚都延續了之前對中國的指標性要求。
在12月13日的白宮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表示,他認為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的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貿易代表萊特希澤13日提到,今後兩年,北京致力於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集中在製造業、能源、農業和服務業這四個主要領域。同時,他提到,其中包括從美國農民手中購買320億美元農產品。白宮經濟顧問庫德羅(Larry Kudlow)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也確認了兩年期限,稱中國會在兩年內購買400億至500億美元的農產品。
路透社等媒體指出,中國會在2017年雙方貿易戰未爆發時240億美元的基準規模上,未來兩年內再購買32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但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12月13日拒絕就購買美國農產品的規模和力度給出確切數據。
所以,總結雙方對第一階段協議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中美「原則上」達成第一階段文本協議,並且尚待簽署。中方提到,貿易協議還需要法律審核以及翻譯核對,才能商定簽署的時間、地點以及形式。美方也提到需要法律審核,探討其中的國家安全問題。美國方面透露,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於2020年1月第1周訪問美國同萊特希澤簽署該協議,之後再開啟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第二階段主要解決棘手的結構性問題,比如如何減少中國的產業補貼、增加就停止強制性技術轉讓方面的條款。
第二,中國只得到一項美國的減税舉措。美國同意將1,2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税從15%降至7.5%。從中方角度看,這算是美國的一種難得的讓步。美國原定於12月15日對中國1,600億美元商品加徵15%關税的計劃取消,這不算是讓步。
整體上,對於美國關税態度的變化,中國提到「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税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税由升到降的轉變」。針對關税降低比例、中方採購美方農產品之具體數額等問題,中方官員並未直接回復。
第三,第一階段協議重點還是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這在政治上算是特朗普的一次勝利,尤其當日也適逢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對彈劾條款的表決。至少從他的角度來看,關税是好東西,且有效力,能夠促使中國和美國達成協議。但即便是農業購買部分,國內也有人懷疑,比如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arles E. Schumer)批評特朗普同中國達成的這一階段協議當中,中國購買美國大豆的承諾是不可信的。
第四,特朗普拒絕放棄關税施壓,隨時都有可能重啟關税。
目前美國仍然有3,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關税尚未取消,這算是一種施壓中國兑現第一階段協議承諾、促使中國在第二階段談判做出讓步的方式。因為第一階段協議也包含了一個爭端解決機制,雙方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借訴求無法得到解決而重啟關税。
對於第一階段協議的達成,美國國內媒體反應一般,甚至說有些冷淡,更多是抱有疑問。這一方面是因為12月13日上午同一時間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對特朗普彈劾條款的投票更能吸引美國觀眾的眼球。另一方面則和它們對第一階段協議的預期有關,其實就是農業購買協議。其他一些關鍵的結構性議題被拖至第二階段貿易談判。
從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的過程來看,特朗普還是不願意做出大的讓步,反而一味地、更多地向中國索取,並且非常注重關税的效力。所以,圍繞第一階段協議簽署和接下來的貿易談判,雙方接下來的談判仍有很多疑問、甚至風險。
譬如,雙方就文本翻譯和法律框架的敲定也需要時間,不排除雙方在這一層面出現分歧。什麼時候取消關税,也沒有給出準確時間表。尤其被拖後解決的結構性議題,萊特希澤也承認第一階段協議就是將一些難點和棘手的問題拖到今後階段性談判處理,白宮和貿易辦公室13日的聲明也強調了結構性議題的重要性。但萬事開頭難,能夠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文本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