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戰機大戰飛弩導彈 利比亞已成中國武器試驗場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1月27日前後,新一輪利比亞內戰仍處僵持階段。該國軍事強人哈夫塔(Khalifa Haftar)元帥率領的「國民軍」(LNA)和「民族團結政府」(GNA)總理薩拉傑(Fayez al-Sarraj)麾下的武裝繼續在首都的黎波里一線對峙。

在歷經七個月的拉鋸戰之後,雙方士卒均已疲憊不堪,難以突破彼此陣地,其固定翼戰機也大多不堪使用。兩軍的無人機和反無人機裝備就在2019年7月後逐漸大規模出現在戰場上。由於這些由第三方運進戰場的裝備大多是中國製造的,一時間,這場低烈度戰爭竟也成了檢驗中國武器裝備的舞台。

+2

根據衛星資料顯示,自阿聯酋取代沙特阿拉伯干預利比亞、也門等戰事後,阿聯酋軍方已於利比亞中部的朱夫拉省(Al Jufra)地區修復了空軍基地等設施,並把一批中國成都飛機設計所研發的「翼龍-1」和「翼龍-2」無人戰機運往前方,展開轟炸行動。

與此同時,受土耳其、卡塔爾支援的GNA軍也在2019年6月後拿出了土軍研發的「旗手」(Bayraktar)無人戰機與之對抗。很快,一場無人機空戰就於6月至7月間在利比亞上空展開了。

儘管「翼龍」和「旗手」都沒有在戰鬥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即摧毀對方的控制及指揮中心,但到7月時,有情報顯示,已有一半「旗手」被「翼龍」擊落。「中國無人機在利比亞獵殺土耳其無人機」的傳言也讓「翼龍」繼續成為受中東國家歡迎的武器。

在2019年6月時,忠於的黎波里的「民族團結政府」(GNA)軍一度衝破了「國民軍」(LNA)在蓋爾揚(Gharyan)省的包圍圈,打破了首都被合圍的態勢,但兩軍此後也因為裝備、人員、物資損失難以展開常規攻勢。(法新社)

「翼龍-2」型無人機的戰鬥力早在2018年4、5月前後就已讓中東軍界人士青眼有加。阿聯酋軍方在2018年4月22日派出一架「翼龍-2」型無人機,鎖定了也門「胡賽」武裝最高領袖薩利赫(Saleh Ali al-Sammad)的位置,併發射一枚「藍箭-7」型反坦克導彈將其當場炸死。儘管這次突襲並沒有改變也門戰事焦灼的局面,但一場成功的「斬首」襲擊仍不失為中國高端武器在中東地區的響亮廣告。

目前,中國的「翼龍」和「彩虹」系列無人機已在海灣地區的軍火市場上取代了美國MQ-9和MQ-1兩種攻擊型無人機的位置。「翼龍」系列和MQ-9之間的差距尤為突出。

資料顯示,阿聯酋軍方裝備的「翼龍-Ⅱ」型可以攜帶6枚大型導彈或是12枚小型制導炸彈,時速為370公里;後者可搭載四枚激光制導導彈或兩枚大型制導炸彈,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460公里。考慮到「翼龍-2」型的售價約為100萬美元,MQ-9的外銷價格卻超過2,000萬美元。加之美軍外銷產品其性能也會隨之縮水,阿拉伯國家的選擇就可想而知。

在也門和利比亞,攜帶激光制導炸彈的「翼龍」無人機基本上能完成作戰任務,但同為中國製造的「飛弩」防空導彈還是會給它帶來很大的麻煩。(視覺中國)

當然,中國無人機在中東的天空並不是暢通無阻的,不過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能對它們構成威脅的竟也是來自中國的裝備。即從敘利亞內戰開始就一直名聲在外的「飛弩-6」(FN-6)型便攜防空導彈。這種裝備只需兩人一組就可以進行觀測射擊,並可在10公里內索敵,7公里內尋的,5公里內擊毀目標。

有情報顯示,這種輕便易操作的裝備經蘇丹、卡塔爾流入敘利亞叛軍及「伊斯蘭國」武裝之後就展示了恐怖的殺傷力,僅在2013年間,敘利亞政府軍就有兩架直升機和一架戰鬥機被擊落。雖然也有恐怖分子向《紐約時報》抱怨稱自己得到的「飛弩-6」效果不佳,還炸死了部分叛軍人員,但這批來路不明甚至不能追溯製造商信息的「飛弩-6」終究只是個別現象。

很快,當卡塔爾方面提供的「飛弩-6」送到利比亞後,「翼龍-2」也開始遭遇戰損。到2019年8月,就有戰報顯示GNA軍利用「飛弩-6」擊落了一架型號不明的「翼龍」戰機。

事實上,「飛弩-6」早在2018年的也門戰場上就被外界定義為「無人機殺手」。根據「胡賽武裝」發佈的部分戰報視頻,外界可以發現「胡賽武裝」的防空部隊可以熟練使用「飛弩-6」鎖定並擊落阿聯酋使用的「翼龍-1」型和沙特軍方使用的「彩虹-4」型無人戰機。如此的現狀就讓外界發現了一種頗為諷刺的局面,即中東的戰爭不論誰勝誰敗,參戰方都會選擇選用中國的軍火併如常付賬。而這種發生在中東的「中國內戰」,也是北京所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