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峙掩蓋遠東潛流 貿易戰風潮加速日韓財閥合併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到2019年11月下旬,曾轟動一時的日韓貿易糾紛已趨於平靜。不少經濟產業界人士轉而把更多目光轉向中美貿易戰新一階段的對峙,以及雙方可能形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但這並不意味着日韓之間的風頭就這樣過去了。

也就在11月18日前後,日本電信、互聯網巨頭軟銀(SoftBank)集團與韓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NAVER公司已經對旗下產業展開了整合。前者旗下的Z控股(ZHD,目前實際運營日本雅虎公司)公司和後者旗下的LINE公司即將在2020年10月完成合並。

至此,一家市值超過295億美元的大型企業即將誕生,這家企業甚至也成了日、韓高科技企業驅逐美國資本勢力的希望。

的確,目前這家日韓財閥整合的企業其體量遠不及「GAFA」,即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四家美國硅谷科技巨頭,也無法和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超大型企業相提並論。部分日本媒體給出的「日本最大互聯網企業」「挑戰中美巨頭」的評價因此有些荒謬,但這家巨型企業仍有為日、韓構築獨立數字主權的希望。

目前,這家主營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網絡搜索等業務的新企業已經可以在日本馬上找到他的第一個戰場,即社交平台。這家整合中的新企業的體量已可以和市值304億美元(2018年數據)的Twitter公司等量齊觀。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已超過Twitter。

德國總理默克爾等人已經發出號召,希望德法企業儘快建立一個歐洲雲計劃,這一方案很快遭到了美國科技巨頭微軟、亞馬遜等公司的抗議。而這一點也同樣給了日韓經濟界以啟發。(路透社)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顯示,LINE目前在日本擁有8,200萬活躍用戶,Twitter約有4,500萬用戶。另一競爭對手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和Facebook兩大平台則分別只有3,300萬和2,600萬用戶。由於LINE嚴格遵守日、韓兩國當局的安全監管政策,這使得它在未來的競爭中有望贏得更多政策傾斜。

此外,Z控股控制的日本雅虎還在電子商務領域擁有獨特的優勢。日本雅虎在日本國內的市場規模約為216億美元,遠高於美國亞馬遜的138億美元。

背靠Z控股的日本雅虎還運營着擁有2,000萬用戶的手機支付平台Paypay,該平台和中國支付平台支付寶有戰略合作關係。加之LINE使用的LINE Pay支付平台也有近4,000萬用戶, 這使得Z控股和LINE的合併將直接掌握日本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兩大商業領域的控制權。

日韓之間本來就具備高度的技術互補性,韓國總統文在寅(左)眼前的「韓國產」虛擬現實設備就需要許多日本技術的加持。(視覺中國)

再者,LINE背後的母公司,即韓國NAVER集團在搜索引擎服務上的經驗也是日、韓企業家希望學習的。目前,NAVER在韓國搜索市場的佔有率高於Google。該搜索引擎甚至僅以韓國一國的使用量成為僅次於Google、美國雅虎、中國百度、微軟必應的世界第五大搜索引擎。

儘管NAVER有過登陸日本並失敗退出的經歷,該引擎也有「暴力抓取信息」、「兼容性不佳」等實際問題,但依託NAVER在搜索引擎開發進程中積累的雲計算、分布式數據庫等技術,日、韓兩國更已開始嘗試建立獨立數據庫。

考慮到美國已在2018年通過法令,要求數據託管方可以應美國政府要求提交任意客戶數據。日、韓企業家之間的決斷就成了某種遠見的表現。

在外界津津樂道於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之際,依託於此的數據主權因此變得更不容忽視。(視覺中國)

事實上,日、韓之間嘗試構築區域數字主權的嘗試絕非偶然。也就在11月12日前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等人都強調過,歐盟要追求「數碼主權」、要確保「數據庫的控制權」,馬克龍甚至強調了「歐盟企業託管在美國的數據安全」等細節。

這樣一來,外界或許可以發現某種特別的趨勢。即中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因其知識產權、產業研發等能力在特朗普(Donald Trump)發動的全球貿易戰中生存下來後,伴隨着美國控制能力在局部區域削弱,新興勢力更可以藉此拓展更多生存空間,而這種進程,可能也將成為美國構建的戰後國際秩序不斷崩解的一種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