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協議達成 中美「印太戰略」表現懸殊
當地時間11月4日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除印度外15個成員國終於完成最終談判,並將在明年簽署協議,同時將誕生包括東盟十國及澳洲、中國、韓國、日本、紐西蘭在在內的全球最大自貿區。一直以來,北京都希望借加強同區域國家經濟聯繫,放大其政治影響力,如今RCEP的誕生可謂實踐中國版「印太戰略」。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卻雷聲大,雨點小,至今杳無音訊。
隨著RCEP協議談判完畢,15國預計將在明年年內簽署並被各國陸續批准。經濟層面而言,協議通過後,中國平均八成對外出口將減免關稅,在中美貿易戰未有定論的當下,協議將進一步幫助中國調節外貿結構,減少對美依賴。政治層面而言,RCEP成功簽訂亦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符合北京一直希望的「區域互聯互通」,透過緊密經濟合作,減少政治衝突爆發可能。
經濟靠中國 安全靠美國?
近來中國「鄰邦外交」取得突破不止於此。本月3日,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稱,中日兩國政府已開始討論在2020年春習近平訪日時簽署「第五個政治文件」。上次發表類似文件已是2008年,當時中日關係正處於蜜月期,兩國共發表了《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隨著2012年釣魚台危機爆發,中日關係陷入多年低谷,若明年再發佈政治文件,也意味著中日關係全面轉暖。
過去數年,北京先後恢復同日本友好關係;又憑藉習近平同莫迪間私人情誼,令中印關係在2017年洞朗事件後走出低谷,重建互信;而在北方,中俄兩國亦提升關係至「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除了傳統經濟合作外,亦在外交政策上加強協調。若加上今次成功簽署的RCEP,北京在周邊外交上實現「全壘打」,在面對中美結構性矛盾爆發時穩住了「後院」。
東盟國家一直都有「經濟靠中國 安全靠美國」的說法;本世紀初以來,中美兩國亦不斷挑戰這一模式。安全方面為例,北京一直希望推動《南海行為準則》,將美國等區域外國家排除出這一問題。而為配合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曾一度力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TPP),希望借TPP「高門檻」將中國排除在外,再加強區域發展中國家同美國聯繫,實現「軟脫鉤」。不少人也亦將TPP同RCEP分別視為中美兩國爭取亞太經濟整合的工具,關注究竟誰能取得頭籌。
伴隨美國退出TPP,及RCEP協議的落實,中美兩國在區域經濟影響力的競爭已無懸念,這樣的變化亦可能影響區域國家在安全問題上的取態。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及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為例,兩人都曾在不同場合表示:本國同中國存在經貿聯繫,不會在南海問題上配合美方戰略。歷史經驗亦證明,寮國、柬埔寨等同中國經貿整合較為密切的國家,「國防靠美國」的幾率也低得多。對北京而言,當下遺留的只是越南、菲律賓等國對中國的不信任情緒。
印太戰略難取信盟友
今年東盟峰會,特朗普再次「放鴿子」,甚至連彭斯(Mike Pence)亦未親臨,只派出新上任的國安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為表對美國忽視的抗議,週一召開的東盟-美國峰會上,只有泰國、越南和寮國領袖出席;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ed)更呼籲各國團結,強硬面對貿易戰威脅。
而在東北亞地區,美國對日韓兩傳統盟友間紛爭亦無能為力:首爾堅持除非日本將韓移出「貿易白名單」,否則將退出兩國《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這一美日韓軍事合作標誌性產物。如今日韓兩國都懶理美國協調拒不退讓,負責協調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Stilwell)只得不斷穿梭。
特朗普在2017年11月提出「印太戰略」後,外界一度認為他將延續奧巴馬時代「亞太再平衡」政策,專注鞏固美國在這一地區領導力。不過,特朗普當年出席東盟峰會時大談「美國優先」概念,已令區域國家感到一絲不對勁。不同國安部門雖先後發表報告,但通常都停留在部門層面,未獲總統關注,亦無法轉換成實際外交行動。
同「戰略」口號相比,美國在亞太地區外交自特朗普時代起已退化為「只關注戰役」,由個別事件驅動外交行為。需要配合對伊朗制裁時,便找來印度勒令其停購石油;需要推動對朝外交時,便期望北京加強施壓;需要貿易成果時,便同安倍晉三會面談判;需要落實「美國優先」口號,便同韓國談起增加軍費。至於整體戰略和邏輯,發佈後都只停留在積灰的辦公台上。
上週日,美國國務院一份報告指出,美國迄今為止已投入29億美元「強化印太戰略的經濟支柱」,但這樣的金額連半條地鐵建設費都不足夠,淪為笑談。若華府再不進行戰略調整,美方在亞太地區長期佈局的影響力恐怕也將「一鋪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