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進展超預期 萊特希澤頂住國會壓力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有關中美脱鈎(de-coupling)的表態、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的通話,以及兩國雙方團隊較為積極的公關……依然處於貿易戰狀態的中美雙方似乎少了一些強硬和戾氣。
10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馬里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自己期待同中國簽署美中協議的大部分內容,也就是第一階段協議,佔到中美整個貿易協議的非常大的比例,主要惠及美國農民和其他一些領域,包括銀行業的需求。特朗普明確提到,當前進展明顯超出預期,自己很可能會在智利和中國簽署這一協議。
如果按照特朗普的預想,中美借智利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之便籤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是中美貿易戰以來雙方團隊取得的最大突破和成果。
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後,雙方有可能會開展第二階段協議的談判,但在年末達成第二階段協議的可能性比較小。即便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也不意味着貿易戰的結束,因為美國自貿易戰以來加徵的關税不會被取消,或者不會被一次性取消。對於自2018年阿根廷「習特會」宣布的34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税豁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0月28日表示,該辦公室將於11月1日至31日研究是否會延長該豁免期限。
2018年12月,在美國國內進口商的請求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免除2018年7月首次設定的25%的關税。這些商品的關税豁免將於今年12月28日到期。
目前來看,美國延長這一豁免期限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中國在同美國開展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磋商的過程中,就提出了美國取消已經加徵關税的要求。囿於國內的政治壓力,以及談判施壓的現實需求,萊特希澤團隊一直拒絕一次性取消已加徵的關税。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還能達成第一階段協議,那麼將這種關税豁免舉措延期,將是一種折中的選擇。
萊特希澤及姆努欽和劉鶴等通話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了一則聲明,提到雙方在一些具體議題上取得進展。副部級的談判也會繼續進行,萊特希澤及姆努欽和劉鶴還將再次擇機通話。按照中國官方公布的消息,在此次通話中,中美雙方同意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確認部分文本的技術性磋商基本完成。雙方確認就美方進口中國自產熟制禽肉、鮎魚產品監管體系等效以及中方解除美國禽肉對華出口禁令、應用肉類產品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等達成共識。
從中國公布的消息來看,農產品部分的內容是第一階段協議的重中之重。
雖然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對「市場」有利,但美國國內有聲音認為,要想真正緩解雙方的貿易緊張關係,就應該達成協議長遠的、全面的貿易協議,而不是一個分階段或比較聚焦的協議。第一階段協議內容並不涉及美國鷹派在貿易戰伊始提出的一些關鍵訴求,比如中國產業政策的問題。而就知識產權盜竊和網絡攻擊等議題,即便美國和中國達成協議,美國鷹派也會懷疑中國是否會兑現協議內容。
比如,一貫對中國帶有偏見的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就對第一階段協議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即便特朗普和中國最終簽署了第一階段協議,中國也會有食言的可能,因為中國總是同意一些它們不願遵守的內容。
盧比奧只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美國很多鷹派議員對特朗普政府答應和中國開展分階段談判持懷疑態度。主張中美經濟脱鈎、和特朗普政府關係密切的美國保守派智庫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認為,分階段談判就是中國的拖延戰術,毫無新意。
一向主張在貿易問題上對華強硬的民主黨也不放鬆警惕。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也反對達成縮減版的過渡協議,反對特朗普將華為剝離談判,認為這是特朗普軟弱無能的體現。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則一直對中美貿易談判持懷疑態度,指控特朗普出賣美國的利益。所以,華府內部那股推動對華強硬的勢力還在那兒,強化對華貿易施壓的勢頭並沒有消退。
即便特朗普如願在智利同中國領導人簽署第一階段協議,接下來的第二、第三階段的談判也不會順利,耗時不一定短。由於貿易戰實際上也是特朗普內部政治的對外延伸,所以,面臨連任壓力的特朗普也會一直平衡貿易談判和他個人政治利益之間的平衡。
與此同時,民主黨加速國內彈劾調查進程,也將消耗特朗普更多注意力,同時也會分散國會議員的關注面。
傳統上擁有貿易權限的國會,現實中無法真正掌握談判的細枝末節,協議的談判和簽署完全是行政部門一種政治操作,服務於外交及內政利益,最後才由國會出面把關。萊特希澤雖然也是鷹派,但他始終要考慮特朗普的政治利益。這就要看萊特希澤團隊如何頂住來自國會對華強硬派的質疑和壓力,讓這種分步、分階段談判的模式繼續進行下去,並且談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