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幹將被轟倒 文在寅政府危矣
「目前我的家人持續接受調查,對此我向大眾道歉。但作為法務部長的每一天,我都竭盡全力推動司法改革。」上周一(10月14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親信、法務部部長曹國發布規劃依舊的《檢查改革方案》,隨即於三小時後宣布請辭,避免給總統及政府增添負擔,將本職工作做到最後一刻,頗有番黑色幽默之感。
如今韓國社會對曹國評價兩極,有人認為他是黑暗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有人認為他是其身不正的偽君子。但能肯定的是,曹國事件揭露的韓國政治頑漬,一時間難以消滅。
文在寅2017年就任韓國總統後,在外交和內政領域任命兩位左膀右臂。當時,身為聯合國秘書長特別助理的康京和被文在寅相中,即使她被爆出曾為女兒就學而虛報地址的「污點」,卻仍獲文在寅力保,最終獲委外長,在過去兩年朝鮮半島核危機談判及對日外交中表現搶眼。
另一位忠誠貫徹文在寅意志的,就是青瓦台民政首席(總統府首席民政幕僚)曹國。這位前首爾大學法學教授,未入政壇前以「社會運動家」形象示人,更常出席政論節目針砭時事,屢屢被韓國保守派標上「左派」標籤,卻頗受年輕世代歡迎。入仕青瓦台後,他沒有書生論政的稚氣,一手統領檢警、國情院(情報機構)、監察院(廉政機構)等敏感機構。今年8月,正當他卸下青瓦台職務,準備入主法務部處理他和文在寅念茲在茲的「檢察體系改革」時,迎接他的卻是遠超康京和的任命風波。
曹國做了什麼
今年8月底,曹國女兒曹敏被爆高中時期曾以第一作者身份,聯名發表艱深醫學研究論文,更藉此以「外卡」方式進入高麗大學。大學期間,儘管曹敏學習成績一般,卻接連獲得財團提供的獎學金。對此,曹國曾召開記者會,表示自己對女兒被列「第一作者」感到驚訝,但認為教授有其考慮便無多過問;至於獎學金,他也曾聯繫財團要求退回,但被後者以行政理由拒絕。
曹敏事件尚未平息,曹國之妻,亦是大學教授的鄭景心則被揭露曾投資10億韓圜(約662萬港元)到一家空殼公司設立私募基金,公司持有人正是曹國堂弟。事件揭露後,堂弟立刻避走國外,更加深公眾疑慮。
至於曹國本人,無論是媒體、反對黨或檢方都無足夠證據證明其涉案。曹國雖明知女兒「被動獲其蔭庇」獲得更好就學條件,但同康京和主動犯錯相比,瑕疵應輕微許多。而同前總統朴槿惠濫權洩密崔順實、私立黑名單打壓異見人士相比,曹國所犯的錯更是小巫見大巫。然而,政治終究是場觀感重於理性的遊戲,當各大媒體將「曹敏留級」和「崔順實女兒特權」聯結起,曹國便自然被打上了「朴槿惠第二」的標籤,難以翻身。
事實上,隨着曹國一同面臨危機的,還有他力推的檢察改革。儘管文在寅對曹國「力挺到底」,於上月9日正式任命其為法務部長,卻難阻曹國受到密集攻擊,影響檢察改革進度。韓國檢察部門權力龐大,在民主國家中十分罕見,除了負擔起訴和調查任務外,韓國檢方還可指揮警察調查,在極少法庭限制下搜查嫌犯住所,使用「先斬後奏」方式逮捕嫌疑犯,更可利用技術性手段延長羈押時間。
曹國和文在寅政府的改革旨在削減檢方權力。一方面,方案廢除檢調遍布全國的「特別偵查部」,僅留下首爾特偵部專注於高官及重要企業罪,並將相當多罪行調查權移交給警方;另一方面則着重保護嫌疑犯人權,除對夜間和長時間偵訊施以限制,又廢除「公開傳喚」制度,保證嫌疑人不會被媒體未審先判。然而,一系列改革方案觸動了龐大檢察體系利益,後者的反彈也在預想之中。
權力不止於選票
曹國之妻的「醜聞」在8月底爆發後,韓國檢方未等曹國國會任命聽證會召開,便大動作展開調查,除造訪曹敏曾就讀的首爾大學和釜山大學扣押大批文件,更在機場攔下曹國堂兄押回偵訊,還將他的妻子鄭景心直接列為被告。9月23日當天,曹國剛前往法務部辦公室上班,檢調便前往其家中進行為時11小時的大搜查,創下韓國「檢調搜索部長」的先例。
司法制度中,盡全力證明嫌疑人有罪乃檢方天職,採取「雷霆執法」並無不妥。但同其他政治人物相比,曹國似乎備受保守派檢方「青睞」。2013年,前法務部次長、立場保守的金學義被揭涉嫌性侵,但檢方在事件成為媒體焦點前,一直拒絕調查,後期亦未展開扣押搜索金學義,最終只能以「無證據」簽結案件。2016年朴槿惠醜聞爆發時,檢方直到朴槿惠公開認錯後,才「不得已」對其本人展開調查。但大規模偵訊,仍是在朴槿惠被最高法院彈劾後才展開。
除了獨厚保守派,韓國司法體系也常對財團「網開一面」。三星太子李在鎔本涉及嚴重行賄案,卻在二審時大幅減刑當庭釋放;前韓國現代集團總裁鄭夢九因貪污及行賄被求刑九年,最後卻因「為國家經濟做出巨大貢獻」只判緩刑。類似的「雙重標準」在韓國政治中已成為「準常態」。
自朴正熙1963年擔任總統以來,韓國直到九十年代末金大中就任總統,都由保守派掌權,其間培養大量司法、檢察人員,即使經歷八十年代末的民主化,卻因法政體系未有軍隊一樣的「除垢機制」,大多順利成為韓國司法界中流砥柱。加之韓國較為保守的社會文化,賦予前輩對後輩極強影響力,也令其法政系統長期親保守派。至於韓國財團,則以其強大經濟影響力滲透社會,世紀初的金大中及盧武鉉兩位總統都無法削弱其力量,如今的文在寅更依賴財團推動外交及經濟政策。總統都無法擺脫影響,更不必提司法檢調。
事實上,文在寅政府除面對「不友善」的法政系統,還要面對保守派在野黨及保守媒體的反撲。由於曹國風波引發大量對不公不滿的年輕人上街,壓抑許久的保守派自然藉民氣猛攻政府,前代理總統黃教安批評「為了守住曹國,文在寅不惜把國政搞到破敗,令安保也崩垮」,自由韓國黨亦發起「剃頭運動」抗議任命。另一方面,《中央日報》為首的保守派媒體亦「特別關注」曹國,除賦予相關醜聞大量版面,又影射曹國為家族醜聞的「幕後黑手」。一系列攻勢令曹國遞交改革方案後,不得不黯然辭職。
危機邊緣的文在寅
事實上,曹國事件雖嚴重打擊文在寅,卻不至於令其執政陷入全面危機。曹國辭職後,文在寅支持率維持45.5%,略低於反對率,這一成績在各國領導人中已算不錯。至於曹國風波本身,民眾看法亦是「五五開」,上月底亦有15萬民眾聚集韓國大檢察廳前,聲援曹國並支持檢察改革。對文在寅來說,更大危機在於其失去民意回升的動力。
2017年大選後,文在寅之所以俘獲眾多民心,因其在三領域給予人民希望。他透過同朝鮮展開「陽光政策」給予民眾安全感,令追求穩定的中老年人不再活在核戰的恐懼中;他主張經濟改革,令年輕人對打破世代不公充滿期望;他展示出同朴槿惠完全不同的廉能形象,令深受貪污醜聞衝擊的國民感到巨大差異。但今年年初以來,朝鮮核談判陷入僵局,韓國經濟受外部因素影響長期處於低位,如今又爆出曹國事件重挫民眾觀感,文在寅政府的三根支柱均搖搖欲墜。
文在寅並非沒意識到危機。越南河內「特金會」破局後,文在寅又充當起調解人角色,積極協調美朝兩國恢復談判。另一方面,他又新開外交戰線,在早前韓日貿易戰中維持強硬態度,希望藉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凝聚支持。而一旦中美貿易戰取得積極成果,韓國高度出口導向的經濟也可獲相當緩解。只不過,以上種種「救命稻草」的主動權都不在文在寅手中。推動大刀闊斧改革,面臨既有勢力猛烈反抗;抓住救命稻草,卻只能被他人掌握命運。文在寅若想擺脫韓國總統難以善終的魔咒,總要做出最後決斷。
上文刊登於第18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21日)《得力幹將被轟倒 文在寅政府危矣》。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