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提前大選 議會制國家陷選舉「無限輪迴」?
奧地利周日(9月29日)即將進行大選,奧地利人民黨(OVP)在民調中以34%領先,曾是全球最年輕國家領袖、現年33歲的人民黨前總理庫爾茨(Sebastian Kurz)料將「再度」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國家領袖。問題在於:這次他還要跟極右的自由黨(FPO)合作嗎?
五月底早已決定提前大選的庫爾茨過渡政府,被奧地利國會以不信任投票趕了下台,當時他的臨別一句就是:「今天是國會作決定,不過到最後,到9月,人民將會作決定。我很期待。」庫爾茨此話行將被證為正確。
本年5月「人民黨—自由黨」聯盟政府解散的主因,是自由黨的時任副總理施特拉赫(Heinz-Christian Strache)被爆曾向自稱是俄國鉅富繼承者的女子提議作利益輸進交易,更有錄影片段為證。庫爾茨雖然是與極右「浮士德交易」的始作桶者,不過民眾都將責任歸咎於自由黨,而非庫爾茨本人,因此其人民黨的支持度由始至終並無大變。只不過其「透過合作『馴服』極右」的歐洲典範,也在政府解散一刻破滅。
庫爾茨「右左逢源」的選擇困難
有趣的是,周日的大選結果似乎難以為國會議席的權力分配帶來大變,人民黨固然將是聯盟政府的「大哥」,然而要找誰當「小弟」卻極傷腦筋。
目前,極右自由黨的支持度依然維持在20%左右,與傳統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O)不相上下,而綠黨崛起獲12%支持,另有自由派政黨「新奧地利自由論壇」(NEOS)的8%。
照此等分佈,庫爾茨的聯盟政府有三大選項,各有利弊。一是重新與自由黨結盟,不過如果兩黨再次合作,他朝自由黨再度爆出醜事,庫爾茨就不得不為此負責。二是與綠黨及NEOS組成三黨聯盟,不過此聯盟各黨政策主張大相逕庭,穩定性成疑。三是由中間偏右的人民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盟政府,不過今日社會民主黨的支持一直被綠黨蠶食,加入政府當「小弟」也許會重蹈德國社會民主黨被邊緣化的覆轍,因此成事機會不大。
在2017年大選期間,移民議題熾熱,庫爾茨也大舉右傾打反移民牌,試圖搶奪自由黨支持。如今,環保議題卻是人民關注重點,雖然庫爾茨仍在使用「一個會說我們語言的男人」等右翼選舉標語,不過與綠黨試探合作可能似乎是勢在必行。
最奇怪的是,無論是綠黨領袖哥格勒(Werner Kogler),還是自由黨領袖赫費爾(Norbert Hofer),都以阻止人民黨與對方合作為一大選戰目標。
雖然庫爾茨如此「左右逢源」,不過要「二擇其一」也需極多背後的討價還價。幸而,正如一位奧地利學者所言,「庫爾茨是出色的表演者,是專業公關機器,不過卻沒有原創的政策內容」,而綠黨領袖哥格勒也指「庫爾茨有很多不同臉孔」,如此不緊抱意識形態的政治素質,似乎可讓奧地利逃過組不成政府的命運。
「議會制」與「穩定政府」的裂痕
可惜,其他議會制國家就沒有這樣的運氣:如今左翼右翼各有三個政黨的西班牙因政府組成失敗,將於11月10日進行四年內的第四次大選;9月17日的以色列大選後,任何順利組成政府的拼湊都行不通,雖然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再被任命嘗試組閣,不過以色列一年之內舉行第三次大選的機會實在不低。
其他不少議會制國家,雖未淪落至不斷大選的「無限輪迴」,也因黨派分裂而造成政府不穩。意大利民主黨(PD)在新政府組成後就馬上分裂;德國的大聯盟政府本年底就要面對社會民主黨可能退出聯盟的危機;英國的約翰遜只領導少數派政府,然而在野黨一盤散沙,也不願提前大選,讓國會陷於完全膠着的狀態。
這些議會制國家若要走出選舉無限輪迴的危機,重新回到穩定政府的路途上,除了放棄議會制外,似乎只能克靈於像庫爾茨一般的政治人物出現,一方面要有吸引選民支持的政治魅力,另一方面卻要沒有沉重的意識形態包袱,如此方能透過靈活的跨黨合作來掌權。其中荒謬處是,在今天意識形態多元而各走極端的世局下,曾被視為民主體制範本的議會制要穩定運作,卻要依靠特定風格的政治人物。到底是人重要,還是制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