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售F-16V戰機 台灣心情複雜

撰文:郭雪筠
出版:更新:

若說暫停陸客自由行和「封殺金馬」是北京正式在2020年台灣大選中參賽,那麼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台出售F-16V戰機,則可說美國也正式參與了比賽。這是繼1992年後,美國首次對台出售F-16V戰機,此前別說是兩岸的軍事觀察者,就連美國主流媒體,普遍都不認為特朗普政府真會對台出售F-16V戰機,現在各方均關注大陸下一步會如何做。

台灣政府過去心心念念、屢次求購F-16V戰機,美方始終未答應。中美爆發貿易戰後,美方將出售F-16V戰機給台灣的傳聞不斷,但評論員多數認為這會破壞中美台三方過去的「慣例」。顯然,如今局面早已不能用「過去慣例」來推斷。

對於華府決定對台出售F-16V戰機,大陸國台辦表示,美方應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訊號,任何勢力都不要低估中方捍衛主權的決心和能力。國台辦同時對台灣總統蔡英文放話,警告「向美國繳納高額保護費,最終只能成為棄子」。中國外交部則表示:「美國對台軍售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方可能根據形勢,採取必要的措施。

台灣空軍計劃將現有144架F16A/B戰機升級為F16V戰機,並再向美國採購66架全新的F16V戰機。(中央社)

對台軍售 「掙大錢的生意」

中美貿易戰、香港議題,再加上對台出售F-16V戰機,都讓此刻的中美台三方關係更顯微妙。台灣政府近日公布了2020年度的整體國防預算,金額為蔡英文上任以來最高,顯示不光是美國將「台海議題」升溫以對抗中國,蔡英文政府更有意讓形勢升溫,以催谷選票。

當然,對於特朗普而言,對台軍售更可能是一門「掙大錢的生意」,而非什麼複雜的國際政治考量。另一方面,在貿易戰開打後,北京恐怕也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畢竟現在中美關係「好也好不到哪,壞也壞不到哪」,雙方能用上的工具,自然都得用上。

再說直白一些,中美雙方已經在台海問題上攤出各自的工具,或許美方工具稍多,或許勢均力敵,但中方願意為台灣用上的「重要工具」、願意付出的代價,絕對高於美方。

在此情況下,台灣雖有「主動選擇哪一邊」的權力,但能使用的工具相對少很多,若無法平衡兩邊,則必須承受另一方的全盤報復(且難以反制)。比如蔡英文當選後認為大陸擠壓台灣國際空間,因而台方只能與美國交好,這個策略主要能平衡內部矛盾(如拉抬民進黨自身選情、證明蔡英文政府不是毫無作為、宣洩人民情緒),但若大陸再進一步採取措施擠壓台灣經濟,承受的還是台灣人。畢竟,台灣沒辦法如美國那樣來一場貿易戰,與對岸較量。

中國官方早前停止簽發赴台個人旅遊簽注,被視為對台經濟制之舉。(資料圖片)

這讓台灣在中美之間陷入了一個尷尬的窘況。上至蔡英文政府,下至基層百姓,從2016年起就墮入一個尷尬循環:高呼親美抗中、經濟不能依賴中國,然而中共若動用「經濟牌」,基層百姓又會上街,要求政府解決生計問題。在中美之間,台灣如何尋求最大利益?三年多了,這個問題蔡英文政府仍然未想清楚。

中美誰「拿下」台灣民意?

台灣是如何在中美之間左搖右擺、尷尬無奈的?從一個現象可一窺端倪。

美國出售F-16V戰機的新聞一出,台灣輿論反應熱烈,蔡英文政府的聲勢也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大陸暫停陸客自由行,部份台灣旅遊業者投書媒體叫苦,但在網絡輿論中並未掀起多少波瀾。顯而易見,現時台灣的輿論講求「政治正確」,抗中親美、「美國是台灣的國家安全屏障」等聲音佔據主流,但一涉及到民生經濟議題,例如意識到兩岸貿易佔台灣出口額的多數,又或台灣影視業人員感嘆「為了前途不得不赴對岸」時,「要有發展就去對岸」的聲音也會佔據主流。

也就是說,台灣社會出現了明顯的斷層,「政治上依賴美國,經濟上依賴中國」成為普遍認知,台灣輿論希望「美國能代替台灣教訓中國」,但同時赴大陸實習者、工作者、謀出路者絡繹不絕。台灣人在「國家安全」上親美抗中,但又難以否認美國對台的經濟影響力已不如對岸。於是,台灣整體在「現實」與「精神」上出現了割裂,輿論上抗中,現實中兩岸各產業連結緊密。

蔡英文早前過境紐約時獲准進行公開活動,被視為美方對其支持。(中央社)

連帶台灣政府也「性格分裂」,比如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在美國大學內呼喊「大陸對台用經濟利誘,危害台灣民主」,結果大陸收回部份「經濟利誘」,台灣基層叫苦,台灣政府便立刻指摘對岸「政治介入經濟」。台灣在文化與價值觀這一塊確實深受美國影響,但在現實議題上又緊緊地被大陸掐住—最經典的例子當屬台灣青年,成長於「自由民主」、言必稱「言論自由」的30歲以下年輕一代,又是台灣赴大陸意願極高的一代。

現實、無奈、「不這樣做又能怎樣」的尷尬夾雜在一起,這才是台灣主流對大陸、乃至於中美之爭下台灣角色的真實想法。不光是台灣青年,就連民進黨內部,都有人不斷拋出期望改善兩岸現況的聲音,因為誰都知道,台灣得罪不起大陸與美國任何一方。

中美台關係,對台灣而言根本不能是零和遊戲,若台灣政治人物為了選舉,絲毫沒有顧慮基層人民真金白銀的損失,不斷將「選完再說」掛嘴上,那除了不負責任一詞之外,真的無話可說了。

大陸出手 台灣分裂

基於台灣整體「現實被迫親中,精神又想親美」,在網絡世界中,台灣政府喊的民主口號、採購軍備,都使台灣輿論高漲;但在另一個現實世界,在大陸因為反制蔡英文政府而傷及台灣基層生計之後,台灣離島澎湖、金門、連江縣三位地方首長在8月12日齊聚北京,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這一舉動,對於台灣中央政府而言,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的最佳證據—你要抗中,跟我(地方基層百姓)沒關係的話,我沒意見;但若影響我的生意,那抱歉,我這個地方政府得顧及百姓的生計。

北京有統一台灣的決心,台灣則有「守護民主自由」的訴求,兩者之間自然會有一定的衝突,民意對立是很正常的,這也是為何台灣政府在其中需扮演關鍵角色。兩岸較量從來都是比經濟實力、比影響力,「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種口號能在Facebook引起廣大共鳴,但無法解決任何困境。若政府以口號為先,帶頭忽視現實問題,則台灣民間只能在網上「逞口舌之辯」,實則體虛,各行各業人才因為經濟不振,只能出走「敵國」。長此以往,台灣內部除了瀰漫「至少我們有民主,要有發展自己走」的無奈同溫層,並無太大實際意義。

兩岸關係確實已經走到了

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爭議,令蔡英文「撿到槍」。(資料圖片)

一個逼近沸騰的對立點,政府毫無政治互信,中美貿易戰裏台灣明顯站隊,大陸指摘民進黨政府介入香港局勢,民進黨則指摘「一國兩制失敗」,這些都讓兩岸關係走上一條危險的鋼索,稍一不慎局勢就會急遽惡化。蔡英文政府在香港議題上「撿到槍」,靠着「支持香港」這個口號得到台灣年輕人的支持,又靠軍購議題獲得「美台關係果然友好了」的輿論反饋。毋庸置疑,過去三年民望低迷、九合一選舉大敗的蔡英文,正把這些政治操作當作救命稻草。

民進黨當然該知道全面與大陸為敵的風險。喧囂過後的現實,往往更殘酷,蔡英文若真靠着「抗中」連任總統,往後如何改善台灣經濟?但是,現在的台灣政府滿腦子只有「選上了再說」。台灣年輕人現在常自嘲「吃芒果乾(亡國感)」,甚至有人說「吃芒果乾已經超過了韓國瑜的發大財」,因為前者還比較可能發生。對比一下二十年前台灣面對大陸時的自信,如今的情景是何等諷刺?

大陸方面,此刻中共必然正在觀察台灣民意會如何選擇。大陸已經對台灣打開天窗說亮話,自由行和金馬獎斷了,下一個會是什麼?是台灣僅剩的邦交國,還是兩岸之間的農漁品貿易?還是其他兩岸之間的經濟協議?對台灣基層又會造成什麼衝擊?台灣民意在此情況下是會認為「兩岸還是和緩一些」,還是仍決意全面抗中?

上文節錄自第17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26日)《特朗普售F-16戰機 台灣心情複雜》。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