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貿易爭端的啟示:有封鎖也會有突圍

撰文:王瑩
出版:更新:

韓國總統文在寅8月15日在「光復節」演講中,敦促日本反思歷史,同時用大量篇幅談及壯大韓國經濟實力的規劃。他提到:「我們要改造經濟結構,打造一個以包容性和相互依存性為特色的生態體系。我們要促進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集團、勞動者與管理層之間的互利合作,着力增強國產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製造產業的競爭力。」

韓聯社稱,歷年「光復節」總統演講中,鮮有詳細描述經濟發展藍圖。日本針對韓國施行半導體工業原材料出口管制,向韓國技術產業敲響警鐘:不能過於依賴日本供應的原材料。

的確,韓國嚴重依賴日本的半導體材料,日本7月限制對韓國出口的三種材料——氟聚酰亞胺、抗蝕劑和高純度氟化氫,分別佔據韓國市場的93.7%、91.9%、43.9%。

日韓爭議,美國從中調停,但無果。(AP)

日韓半導體爭端給韓國最大的教訓是:越是關鍵的,越要有自主權。當然,韓國也沒有「坐以待斃」,韓國企業SK Mertials7月就透露自己已經研發出高純度氟化氫的製造技術,年底有望進入生產階段。

日本用技術封鎖韓國,韓國在謀求突圍。

這樣的「封鎖—反封鎖」在國際上經常上演。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在半導體行業對日本開放,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基本可以製造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可關鍵設備和材料還是掌握在美國手中。為了擺脱美國的控制,日本建立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研究聯合,用5年的時間成為半導體行業中的佼佼者。

再到中美俄三大國,同樣也是如此。20世紀60年代,蘇聯突然全部撤回在華蘇聯專家,撕毀了對華援助合同,尤其是原子彈項目陷入困境。無奈之下,中國只能自食其力,後來中國自己研製出了「兩彈一星」。

冷戰時期,美蘇對立,美國便聯合一眾盟友成立巴黎統籌委員會,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1989年「六四」事件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封鎖也在持續。

現實又一次證明:中國的不少產業在封鎖中實現了突破,比如美國不讓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中國就自己搞開發,有了「神舟」飛船和「天宮二號」等。美國在芯片和操作系統上佔據主導,而中國電信企業華為則準備備胎計劃——設立海思部門開發芯片、研發「鴻蒙」系統。

在中美貿易戰中,華為成為美國打壓的一個目標。(VCG)

美國同樣也有過被封鎖然後突圍的經歷。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英國,是紡織業的巨頭。英國一再出台法律,禁止美國人蔘觀本國的工廠,甚至嚴禁任何掌握紡織技術的本國工程師甚至熟練工匠移民美國,違反者會被送進監獄。結果,美國接受了英國的移民,這些移民中的一人——斯萊特(Samuel Slater)將英國紡織機給複製出來。從此,美國也踏上了自己的工業革命道路。

封鎖很常用,本想讓他國無路可走,可他國硬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條道路。

被逼入絕境之後,很多國家會謀求自主創新,或許繞的彎路多一些、花費的時間多一些,突破也並非不能實現。

再者,全球各國再也不是完全割裂開來的獨立存在,相反,各國之間的聯繫愈發密切,某一個國家並非「非你不可」。就以華為為例,它想打入美國市場,奈何美國政府不開綠燈,那它採取的路線就是與其他國家合作,或許就如同任正非所言,「西方不亮東方亮」,總有一些國家會選擇華為的產品。再比如日韓半導體爭端之下,韓國也在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技術同樣如此。在產業鏈上游和下游不斷重組、融合的過程中,技術的瓶頸也在不斷被突破,封鎖也便隨之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