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會晤無果而終 中美談判才剛開始
中美貿易團隊上周二至周三(7月30日至31日)在上海談判,是6月底G20大阪「習特會」後雙方首次面對面談判。會後雙方都發表聲明,強調彼此舉行了建設性談判。 但在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回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卻認為上海談判沒有新成果,又指中國未能及時兌現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承諾,隨即於上周四(8月1日)在Twitter發文宣布從9月1日開始,向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經過12輪談判和兩次「習特會」後,中美似乎摸清了互相的底氣,真正的貿易談判可謂才剛剛開始。
特朗普於Twitter發文之前,中美官方均強調9月將再次會晤。中國商務部在上周三下午表示,中美雙方按照大阪「習特會」達成的重要共識要求,就經貿領域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深入交流。白宮同一天也發布聲明,確認下一輪談判將會在華盛頓舉行,並表示雙方在上海就強制性技術轉讓、知識產權、服務業、非關稅壁壘和農業問題進行了建設性的對話,中方重申了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承諾。
美國輿論認定上海談判「失敗」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媒體統一口徑,強調雙方應該在平衡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開展貿易談判,而不是選擇以對抗的方式應對分歧。相比之下,美國輿論較為消極一些,《華盛頓郵報》和彭博社等媒體在上周四均認為上海談判已經「崩潰」(collapsed),沒有取得任何具體進展,至多是將重要的貿易談判「推遲」到9月份。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的基礎似乎也不存在。
其實,官方聲明的平淡和兩國輿論的冷淡,都符合上海談判前的預期。因為從特朗普政府對此次上海談判的定性來看,萊特希澤和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的主要任務並不是談什麼「大協議」,而只是執行大阪「習特會」的共識,重啟雙方的貿易談判。按照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7月27日的說法,上海談判旨在進一步「澄清」彼此的「善意」承諾或舉措。其中最重要的承諾就是「中國盡快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
此外,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參與今次的上海談判,也促使美國降低了對談判成果的預待。在白宮7月24日正式宣布此次上海談判安排之前,特朗普政府幕僚就將鍾山形容為中國貿易團隊中的強硬派。
所以,相比之前的貿易談判,此次上海談判的重點在於討論農產品訂單,只要不談崩,就是成功。這也是讓談判能夠順利結束,從而為下次談判做好鋪墊。這和美國在之前幾次的談判中提出各種願望清單和改革要求不同,少了一些「勒索」,態度沒那麼強硬。
鷹派或「更新」對中國的看法
據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萊特希澤、姆努欽、庫德洛及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均對特朗普向中國商品新增10%關稅的做法持反對意見(萊特希澤之後由發言人出面,表示支持總統決定),唯有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支持。由此可見,萊特希澤等身在一線談判的人,也在重新「評估」關稅的效力,其中蘊含他們對中國立場認識的變化。
這一點從今次上海談判也可以看出。雙方先易後難,聚焦農產品清單這一實際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美國貿易團隊的務實。經歷了一年多的談判,萊特希澤及其國內政治盟友似乎見識到中方的立場和訴求,不再單方面要求在制度或政策層面作出大的改變,而是熱衷於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並要求中方盡快兌現。所以,美國在這次上海談判中姿態低、目標低、標準低,使得談判沒有不歡而散。只不過對於結果的評估,唯獨特朗普不太滿意而已。
中國政府也在嘗試改變萊特希澤及其鷹派幕僚,把談判地點選擇在上海就是一種嘗試。中國深知萊特希澤和美國國會及國內極端保守鷹派走得很近,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和細節,都需要萊特希澤向國會說明澄清。同時,萊特希澤也要平衡他自己、極端保守派和特朗普三者之間的利益。中國把談判地由北京改到上海,就是希望美國在談判中多從商業上考慮,少一些政治因素的煩擾。
比如解禁華為的問題,對中國來說就是恢復談判、兌現購買美國農產品承諾的前提條件,但美國國會反對解禁華為。萊特希澤起初也反對,至少在大阪「習特會」前一直如是,主要是為了迎合國會的訴求。但特朗普在大阪「習特會」上一錘定音,答應解禁華為,令萊特希澤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強硬立場。
與此同時,中國的不讓步也讓特朗普和萊特希澤「更新」應對策略。一直以來,特朗普都堅持「加徵關稅」這一威脅,並把華為或孟晚舟案作為談判籌碼,反觀萊特希澤這位曾經讓日本低頭的貿易談判能手,卻一直反對將華為問題納入貿易談判,但在特朗普的強烈堅持下,萊特希澤不得不拋棄原則,勉強接受將華為問題和貿易談判混為一談的現實。
最重要的是,萊特希澤意識到,特朗普在這場貿易談判中,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連任利益,而非美國與中國長遠戰略博弈。這就導致萊特希澤及其政治盟友調整策略,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味追求中國在制度層面作出激進改變,反而出於特朗普連任的政治需求,將一些長期目的轉變為階段性目標,比如先達成購買農產品的協議,讓特朗普的政治選民真正感受到實惠,或者讓特朗普象徵性地宣揚自己貿易戰的成功。至於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性技術轉讓等結構性問題,待後慢慢解決。
中國拖延戰術等民主黨上台?
在上海談判之際,萊特希澤及其團隊都沒有發表任何強硬言論,更多是在表達積極的期待,但特朗普還是習慣性地對中國施壓。經歷多輪的談判挫折和兩次關鍵的元首會晤,特朗普似乎認定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打退堂鼓,完全是在「等待」美國新的總統上台。
7月27日,也就是庫德洛表達對上海談判沒太大預期的當天,特朗普在白宮表示,中國可能不想在當下簽署貿易協議,而是等到2020年美國大選後,才和新總統談更有利於他們的協議條款。他認為,中國就是在等待那些「出賣美國利益的」民主黨人上台。
特朗普早在今年5月談判崩潰前就有過類似的指控,去年中期選舉前,他曾指控北京干涉選舉是為了讓民主黨人掌權。今次他再作出類似指控,顯然仍是為了選票,想展現自己在貿易戰立場上的強硬。事實上,對於北京而言,民主黨上台並不意味着中美貿易問題消失,至多換一種應對策略。
在上周二及周三(7月30日、31日)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辯論中,雖然各參選人一致認為關稅是錯誤的懲罰舉措,貿易戰也沒有贏家,但他們支持自由派路線,即聯合盟邦圍困中國。以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沃倫(Elizabeth Warren)為代表的左翼候選人甚至要求在勞工和環境等領域設置高標準,然後再和中國談判。
關稅底牌用盡 回歸談判本身
自5月談判崩潰後,中美經歷了三個月的立場對峙與折騰,雙方都沒有寄望此次上海談判取得突破,只是通過上海談判迎來了貿易戰的一個新起點。
一方面,萊特希澤等人已經清楚認識到,關稅懲罰和封殺華為都不可能讓中國作出根本性的讓步,反而讓已有的談判成果付之東流,令談判變得更為複雜。經過一年多的接觸,雙方完整過招,見識對方立場,知道自己能夠得到什麼、得不到什麼,不再一味地糾結於讓中國作出制度性的改變。
另一方面,自中美貿易戰開始,特朗普就威脅要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此次上海談判後,特朗普終於打出這張牌,意味着關稅的「底牌」已用完,除非他讓關稅戰持續,但這並不是所有美國企業所能承受的,何況美國商界一直反對打關稅牌。今年6月,美國數百家企業代表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達了他們對中國增加關稅的擔憂。
或許,只有關稅牌耗盡,以及將華為問題從貿易問題中剝離後,中美的談判才會真正回到貿易談判本身。過去11次的貿易談判,很多都糾結於如何取消關稅、如何兌現購買農產品的承諾,對於兩國結構性的矛盾分歧,雙方並沒有足夠時間和耐心進行交流。中國特意選擇在上海舉行第12輪談判,也是希望美國能夠「少政治、多商業」,讓彼此回歸貿易談判本身。
上文節錄自第17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5日)《搶錢、搶糧、搶人才 柯文哲組黨無可阻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