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還需要歐洲人來當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即將接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將於9月16日離任。各國預計將於9月初完成其接任人選提名,並在10月完成任命。

由於二戰後美歐之間的共識,IMF總裁一直由歐洲人擔任。因此,此刻歐洲各國都在磨拳擦掌,希望尋得共識人選。

然而,IMF成立近74年後的今天,全球形勢與當年相距甚遠,這種美歐主導世界經濟秩序的習慣,還值得保留嗎?

長袖善舞、大改IMF形象的拉加德。(路透社)

歐洲內部瓜葛 未見人選共識

IMF總裁由24名成員組成的執行董事會提名、篩選,並按各成員所代表國家的投票比例,以多數決選出。不過,總裁人選通常也因慣例而「眾望所歸」,因此全體共識是總裁任命過程的目標。

目前,歐洲各國已將總裁人選收窄至一個三人名單。一是保加利亞籍的世界銀行行政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二是荷蘭前財長迪塞爾布洛姆(Jeroen Dijsselbloem);三是芬蘭央行行長雷恩(Olli Rehn)。

然而,各國卻未能就人選達成共識。首先,獲得法國支持的格奧爾基耶娃年紀超過IMF總裁人選向來65歲的上限,因而後者必須為她的任命改制,然而如果年紀限制能改,何不以聲望更高、即將離任的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轉任?

其次,迪塞爾布洛姆與雷恩皆屬主張財政緊縮政策的「新漢莎同盟」(New Hanseatic League)國家,不但難使南歐國家接受,更可能收回拉加德掌管IMF八年期間不再一味硬迫受助國財政緊縮的做法,使IMF聲名再次受損。

不少人認為,目前世界經濟狀況危機四伏,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應直接與拉加德交換職位,以給人信心。(路透社)

歐洲無共識之際,有人就提出不如以即將離任的英倫銀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接替。不過卡尼雖有愛爾蘭及英國護照,卻生長於加拿大,也許會被認為「不夠歐洲」,成為歐洲各國對其提名的一大顧慮。

新時代下的「不合時宜」?

目前,二戰後的多邊主義秩序被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府逐一打破,歐盟卻想繼續「活在過去」。例如在本年初的世界銀行行長的任命上,雖然美國提名曾力批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邊主義機構、緊從特朗普意識形態的前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副部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可是歐盟卻為保「世界銀行歸美國、IMF歸歐洲」的傳統,讓馬爾帕斯的提名順利通過。

然而,這種墨守成規的做法,除了不合時宜之外,也是歐洲國家的固步自封,於逐步被破壞的多邊主義國際秩序更是無益。

7月16日,馬爾帕斯在巴黎發表「佈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會議」的75週年紀念演説。(路透社)

據IMF的統計,包括美國、歐洲大部份國家在內的先進經濟體(Advanced Economies)在全球經濟生產總值的份額,已由1990年的63.79%,大跌至2018年的40.53%;而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則由36.21%升至59.48%。由於後者經濟增長長年快於前者,這種經濟實力逆轉的形勢只會持續不斷。

在此等情況下,盲目的以國籍為IMF總裁人選的先決條件,其實已是不合時宜,更讓某些國家政客將IMF打為西方霸權的批評能延續下去。

同時,當下的IMF正在向阿根廷提供史無前例的560億美元供款,而阿根廷本年底的大選中將面對反IMF政治勢力的挑戰。在此等情況之下,再由歐洲人「世襲」總裁一職,只會導致更大的政治反彈,甚至令此次救助失敗告終。

歐洲以外 人才濟濟

當然,如果歐洲能提供一個全球眾望所歸的人選,我們絕對不應反對。可是,目前歐洲國家的提名過程,似乎只是以國籍先行。這樣的做法才有問題。

反觀世界各地,其實不乏有能力又有聲望擔任下屆IMF總裁的人選。在亞洲各國,有新加坡國務資政兼金融管理局主席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亦有印度央行前行長、IMF前首席經濟師、現任教芝加哥大學的拉詹(Raghuram Rajan)——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現屆印度政府支持。

在拉丁美洲,則有墨西哥央行前行長、現任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總經理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此君若得接任,相信更能與阿根廷政府交涉,有助IMF這筆巨額供款之成。

當歐洲以外人才濟濟,歐洲各國又因區內利益瓜葛而僵持不下,何不一鼓作氣的推翻這個二戰後的傳統,主動推舉非歐洲人擔任IMF總裁,在新時代以新方法彰顯多邊主義國際秩序的公平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