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形勢悄然改變 特朗普是中國的福報
「每逢夏季必沸騰」的南海今年仍有糾紛,卻不似往年有那麼多爭吵。南海之外,中國周邊形勢也已發生全盤改變。在這轉圜中,美國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52屆東盟外長會議正於本週(7月29日至8月3日)在泰國曼谷舉行。頗令人意外的是,在7月31日的東盟-中國10+1外長會議上,各國竟然提前完成了《南海行為準則》的草案一讀。
《南海行為準則》是中國與東盟2002年簽署的《南海共同行為宣言》之「升級版」,是南海域內國家解決主權爭端的指導方案。對此中方一直高度重視,但因中越、中菲等糾紛,以至於一直推進緩慢。
然而在今年7月初的東盟防長會議上,東盟十國表示將在今年內完成《準則》的草案,而今又完成一讀,似乎顯示《準則》相關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軌。
與此同時,「每逢夏季必沸騰」的南海,今年也一樣有中越和中菲間的糾紛。可是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縱有糾紛,卻不如以往那般掀起激烈的爭吵與波瀾。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之間經貿合作穩健推進,貿易規模已經於今年上半年超越中美;面臨主權糾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已成該地區主軸;針對直接影響東南亞各國的中美衝突,諸如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5月15日「美國應正視中國的崛起,別逼小國二擇其一」等表態,也在成為東盟各國的共同立場。
南海似乎已經進入一個對中國和東盟而言都喜聞樂見的新階段。而在南海之外,中國周邊形勢近兩年來都正變得更加平穩。
中國周邊形勢悄然改變
東北亞,中日關係近三年的轉暖全球有目共睹,且驅動這輪轉暖的是日本對日中、日美關係的根本性審思;中韓關係常年穩健,經貿合作日益緊密、政治互信逐步開始培養,即使是2017年爆發「薩德」(THAAD)衝突,亦未影響兩國關係實質;中朝關係更不消多言,幾年前所謂「中國出局論」和「中朝破裂」的說法已被完全證否,中朝關係正穩健向中國期待的「無核化及經濟改革」前進。
北面,中俄戰略互信和配合程度已臻至兩國數百年交往史的最巔峰。兩國經貿年年遞增,目前已突破1000億美元,軍事層面兩國也已在反導和空軍相關領域通過「高速數據鏈路」傳遞兩軍最機密核心數據,近來還建立了專門用於「海上聯合專用指揮」的戰區戰術通信指揮網絡,未來甚至還會出現俄羅斯讓中國使用遠東地區導彈防禦系統,建立近乎美國與加拿大「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的協作機制。回望中俄首腦6月確立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以上皆是具體體現。
西面,上合組織和亞信會議(上海合作組織,SCO;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CICA)下的政軍文化合作已然成熟,而「一帶一路」、「歐亞經濟聯盟一體化」等大型經濟倡議的對接,為中亞地區因地理文化閉塞、經濟發展滯後所造成的動蕩與不穩提供給了根本性解決方案。
西南,長期堪憂的中印關係似乎正發生微妙化學變化。2018年莫迪總理(Narendra Modi)與習近平的「武漢泛舟會晤」解決了兩國自2017年6月起圍繞洞朗地區的對峙,更為兩國更緊密的合作提供了戰略共識;今年習近平將同樣以非正式訪問的方式前往印度,屆時他與莫迪的互動想來應比去年有更好的成果。
還記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人們在提起中國周邊形勢時,都抱持悲觀態度:彼時除了巴基斯坦是中國的「友邦」以外,日本、台海對岸、印度皆與中國關係緊張;越南和菲律賓與中國齟齬不斷;俄羅斯及蒙古與中國缺乏互信;而中國與緬甸及中亞各國邊境也時有動亂;當朝鮮金正恩上台後加速推進「核武大業」,中朝關係更一度滑落低點。
可是也就是最近這幾年內,中國周邊形勢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台海關係已然成為唯一待解的挑戰。這一方面是中方自己睦鄰外交的結果,一方面是中國綜合國力日強所激起的潛移默化的改變,但是之所以近兩年轉圜尤其迅速,也着實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做法相關。
光說不做 美國亞太政策早已失效
在中國周邊形勢發生變化的這段時間裏,美國的對外政策重心則依舊是在中東和歐俄。雖然有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和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試圖加大在亞太乃至印太地區的存在,但至少直至今日仍給人「空有口號,無有實質」的感覺。
以至關重要的印太地區為例,美國投入之有限讓人覺得可憐。自從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力推「印太戰略後」,各方皆關注美國的具體行動。可是,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於2018年7月30日在美國商會論壇上公布「將向印太投入1.13億美元」後,其規模之小令全球人士感到錯愕,中國外長王毅甚至表示「一開始聽到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數字應該至少有10倍以上吧」。
要知道,中國單是在與巴基斯坦的「中巴經濟走廊」就投入了600億美元,而由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初始資金就有1000億美元。雖然美國政府表示最終將通過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向全球投資600億美元,但政府僅打算出很少一部分,其他皆靠私企參與,最終能否落實普遍受到質疑。
除了這種「象徵性」的投入,美國在東南亞各國的作為,基本上不是軍艦巡航,就是翻炒「中國威脅」。面對這樣的情況,也難怪域內各國都開始加大與中國的配合——在這種基礎上,特朗普政府的作為,還進一步加速了這種轉變。
美國對亞太乃至印太地區的政策原本就存在問題。 但若沒有特朗普,可能還需相當長的時間,人們才會普遍意識到其失效。
特朗普是重要催化劑
近兩年來,特朗普政府說要加大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但實質操作上卻放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向日本、印度等國掀起關税攻勢;向韓國、台灣徵收反傾銷關税;向越南等國發起針對「洗產地」行為的懲罰性關税,於今年6月聲稱「越南在貿易上比中國更惡劣」;向日韓等盟友索取承擔軍事開支;而針對即將於明年6月舉行的兩年一度的世貿組織(WTO)會議,美國近一年來更愈發強硬地推動改革,試圖剝奪發展中國家的部分權益。這一系列行為都在持續消耗美國與該地區國家的關係。
應該說,美國對亞太乃至印太地區的政策原本就是有問題的。但若沒有特朗普,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人們才會普遍意識到其失效。
不以傳統利益和戰略為重的特朗普,或許可以為其任內奪回一定短期收益,並且從根本上改變美國過往數十年仰仗多邊框架的對外政策,但這般做法的另一個後果,也是為正處於關鍵轉折期的中國,提供了難得的戰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