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糾紛不止 日本應藉機做好世界「老三」

撰文:徐秋夢 吳迪
出版:更新:

看來,只要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日本便不會輕易罷休。

本週五(8月2日),日本政府將在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加強對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並將韓國從在安全保障出口管理上設置了優惠待遇的「白色清單」移除。

韓國政府為此十分焦慮。為了應對日本的「大棒」,韓國總統文在寅取消了原定於7月29日至8月2日的夏季休假。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文在寅執政以來第一次取消「暑假」。此外,韓國國務總理室也對外表示,韓國總理李洛淵原本打算下月8月8日至8月14日休假,但現在決定取消並正常工作。

韓國這「如臨大敵」的處境讓人不禁唏噓。日本如此敲打韓國,似乎是想讓韓國在歷史問題上妥協,不再用歷史問題找日本的麻煩。但從韓國目前的國內形勢看,文在寅難有妥協的空間。

隨着兩國糾紛日益激烈,韓國國內的反日情緒也越來越高漲。韓聯社報道,7月25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韓國民眾對於日本限制對韓國出口一事日益不滿,每10個人中就有超過6人加入了抵制日本產品的行列。

面對日本的半導體原材料出口管制,韓國「可供反擊」的選項着實有限。(VCG)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文在寅若對日本妥協,韓國國內民眾自然不會同意。民意的憤怒極有可能會對韓國2020年舉行的國會選舉產生影響,一旦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在國會失勢,他將提前進入「跛腳鴨」總統的狀態。

基於此,文在寅很難會在此問題上對日本做出妥協。這也意味着,日韓還將繼續纏鬥。

日本的「咄咄逼人」,似乎顯示出該國在對歷史問題上很有原則,但事實上日本處理歷史糾紛時,對待不同國家有着不同方案。例如與中國,即便兩國因釣魚島糾紛、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一度陷入低谷,日本也未因此觸及兩國貿易關係。在2010年代最初的幾年裏,中日長期「政冷經熱」,雖然外交關係並不熱絡,但經濟往來卻一直密切。

這當然與日中貿易規模相關,2018年,中日兩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175.3億美元,遠高於日本與其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2241.9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額。而在經濟之外,中國於亞太乃至全球舞台影響力日增,也令安倍自2017年開始扭轉中日關係,為此,日本國內參拜靖國的官員和政要開始驟減,「參拜靖國神社」或是「釣魚島」的話題更是鮮少被日本炒上國際舞台。

反觀韓國政治影響力有限,經濟上雖然以846.4億美元(2018年)高居日本第三大貿易夥伴,但對安倍而言卻依舊是可以「消耗」的對象。尤其是考慮到在大多日本人眼中,近幾個月來的日韓衝突完全是由韓國一手挑起——安倍也得考慮自身在國內的形象。

不過,這種狀況終究是不能延續的。要知道,此次日本藉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向韓國發力,但該產業相互連通,日本半導體產業目前正處於發展衰退期,生產半導體材料及零組件的日本企業,主要依靠對韓國的出口來維持運營,這時候限制對韓出口,很可能會導致日本企業出現產能和投資過剩。此外,韓國以生產記憶體產品為最多,其中DRAM市佔率全球逾七成,而DRAM為所有電腦和手機的基本原件,若因日本禁運材料無法生產DRAM,全球包括日本的DRAM供貨都會鋭減,勢將影響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電子產品價格。

因此,既然這場風波終究需要結束,日本倒不妨順水推舟,事先展示自己大度的一面。更何況,如今對韓國的苦苦相逼,最終結果可能會上升到政治軍事層面,讓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等合作框架受影響,導致日本被斷供朝鮮的軍事情報,對日本本身而言亦無益處。

日韓兩國的歷史糾紛與矛盾並非是換了一屆總統或政府能夠消除的。在歷史問題上,日本向來不願真摯地承認錯誤,而韓國也常常爆發亢奮的民族主義浪潮,且自尊心極強。這也導致兩國每隔幾年便爆發一次類似衝突,且規模較之中日紛爭更為激烈。

此次事件的發生,主要還是由韓國主動挑起事端而造成,但於日本來說,無論是從出口管制本身,抑或是兩國關係之重要性,都可適時展現自己的大度,對韓國放手。

再者說,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無疑是經濟強國,卻多年以來有着不對等的、較低的政治角色。這固然與美日政軍關係及戰後世界秩序相關,但隨着安倍政府近年來因應國際格局變化調適日本的前進方向,或許也可更主動地加大自身政治影響力。

而在這過程中,如何在握有優勢地位時,處理好與韓國等國的糾紛,或許就是很好的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