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美國反對 土耳其為何執意列裝S-400?
土耳其7月12日開始正式從俄羅斯接受S-400防空導彈系統。1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稱,該系統將在2020年4月完成全面部署。沉默幾天後,美國方面終於有所回應。
白宮7月17日發表聲明稱:「土耳其決定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讓它繼續參與F-35項目不再可能。」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7月16日稱,將不會賣給土耳其F-35戰鬥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古斯(Morgan Ortagus)1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正研究在《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框架內對土耳其採取可能措施的方案。
對於美國的反應,埃爾多安(Recep Erdogan)似乎並不擔心。7月15日,他説「土耳其強則北約強」,並建議特朗普推遲甚至取消CAATSA。
稍早前的二十國集團(G20)大阪峯會期間,埃爾多安公開表示,特朗普已經承諾美國不會因為土耳其購買S-400而對其實施制裁。
作為美國的盟友,土耳其不顧美國的反對,成為北約成員中首個購買S-400的國家。這對美土乃至美國與北約(NATO)關係的衝擊可想而知。但土耳其還是冒着得罪美國的風險選擇了S-400,它的底氣何來?
曾在美俄間小心行事的土耳其
土耳其如今忤逆美國意志行事,這與以往它面對美國和北約時處於被動地位是不同的。
自二戰之後的很長時間裏,土耳其將「脱亞入歐」作為基本的外交政策,希望經濟上搭乘西方國家高速發展的快車,政治上鞏固採用西方民主模式的合法性,外交上擺脱在中東面臨的孤立狀態。希望成為歐盟的其中一員就是土耳其這種外交政策的具體體現。
受囿於這樣的訴求,土耳其很多時候是看美歐的臉色行事。比如,當年土耳其一度考慮過購買中國的紅旗-9導彈防禦系統,招致了西方的激烈反對後放棄。彼時的土耳其是不敢妄動的。
同樣,土耳其在面對俄羅斯時也是被動的。自近代以來,兩國為爭奪黑海和地中海的出海口,從17世紀到20世紀爆發了12次戰爭,多以土耳其戰敗告終。
2015年11月,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以展現自己在中東的姿態,但土耳其並未得到北約的支持,埃爾多安在該事件發生半年後,主動飛赴莫斯科向普京「負荊請罪」。徹底得罪俄羅斯也非土耳其的現實選擇。
土耳其的調整
美俄都是土耳其得罪不起的大國。但在過去幾年裏,土耳其開始調整與美俄等的關係。
土耳其加入歐盟一事遲遲沒有定數,反而歐盟對土耳其抱有一定的戒備心理。2017年11月的北約聯合軍演中,土耳其軍方抵達後才赫然發現自己竟是軍演的假想敵。而在中東反恐問題上,美國牽頭成立了打擊極端組織ISIS的國際聯盟,支持包括庫爾德在內的敍利亞反政府武裝,而土耳其一直將敍利亞境內的庫爾德勢力當做恐怖主義組織。
加之西方國家經濟放緩和吸引力下降,土耳其對於「脱亞入歐」的願望不再如以往那般強烈,轉而強調自己要成為地區大國、強國,對自身在國際和地區的定位也有所調整。
可以看到,過去幾年裏,埃爾多安對內通過修憲、多次大選以及挫敗2016年的軍事政變等行動,土耳其政壇不斷洗牌,埃爾多安也隨之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對外,土耳其的國家目標是擊敗庫爾德工人黨,尤其是要阻止它們在敍利亞北部建國。在庫爾德問題上,土耳其與美國合作的空間並不大,而打擊敍利亞境內恐怖主義組織的俄羅斯成為可以合作的夥伴。而2016年的軍事政變中,俄羅斯提前為埃爾多安提供的政變情報更是贏得了後者的好感。
土耳其捏準了各方的軟肋和心思
在不斷的調整中,土耳其在美俄之間被動的局面正在扭轉,甚至還獲得了一些籌碼。
土耳其是在北約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軍事強國,它購買S-400打開了西方對抗俄羅斯的一個缺口,這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步,是俄羅斯在與美國等在中東等問題上博弈的又一大勝利。這是普京樂見的情形,也會必然推動俄土的合作。土耳其拿捏準了俄羅斯的這番心思,俄羅斯同樣也是有求於土耳其的。只要土耳其伸出橄欖枝,向來在地緣政治中把握時機的俄羅斯肯定會立即接下。
而美國在中東力量江河日下,在中東越來越難以一呼百應,當年的反恐聯盟早已分崩離析,組建「阿拉伯版北約」以及中東戰略聯盟是美國的最新努力,但仍難挽頹勢。
美國並不甘心成為中東的局外人。在敍利亞戰場上,俄土伊三方掌握了主導權。俄羅斯和伊朗作為美國的「對手」,美國從他們手中謀求利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國想要繼續維持自己在中東的存在感,可選擇協助的對象恐怕就剩下土耳其了。土耳其很清楚美國的窘境,也很清楚即便它部署S-400,美國最終只能無可奈何接受現實。
連美國這個領頭羊在中東都自身難保時,歐洲國家更不用提再能在中東問題上掀起太大的浪花。更何況,難民問題和自身的地理位置,已經成為土耳其與歐美討價還價的籌碼。因此,即便土耳其成為北約中率先倒戈俄羅斯的那一方,歐洲也難以對土耳其有實質性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