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拖累經濟增長 中國靠什麼抵禦外部風險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2019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去年同期增長6.2%,增幅比第一季的6.4%放緩0.2個百分點。

也就是説在上半年,中國經濟的整體增幅為6.3%,這低於去年全年6.6%增幅,也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GDP增速最緩慢的一個季度.

在中美貿易戰久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數據增速放緩自然和貿易戰的額打擊聯繫在一起。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表示,中國經濟數據是因為關税「奏效」了。

美媒《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紛紛以「中國經濟增長創27年新低」為標題,英媒路透社則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伴隨着貿易戰的惡化,而《華爾街日報》則認為,北京很可能因此出台更多刺激措施。

中國經濟的走勢全球矚目,貿易戰對GDP的增長有所拖累。(VCG)

貿易戰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中國的出口,給中國經濟造成外部壓力是事實,但是GDP之外,或許能發現中國經濟整體轉型的軌跡。

GDP沒能説明的問題

首先,中國統計局對「6.3%」增長率的説法值得注意,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認為,「6.3%」的增長率是平穩的、含金量高的、並不低的、有後勁支持的速度。

的確,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增速已經保持了穩定,外界過於關注經濟增長率的變化,反而忽略了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和GDP增長率的起伏相比,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更值得關注。

連續5年,消費都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從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到內需拉動經濟的轉型,對中國經濟意非常重要。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2.2%,但有所上漲的物價並沒對消費動力有很大的挫傷。

中國電商產業仍舊興旺,消費動力未受過大打擊。(VCG)

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8.4%。6月份的零售銷售增速為9.8%,比5月份的8.6%有所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仍佔六成之多,這表明國內消費依然強勁。

從消費結構來看,中國民眾的消費能力不僅沒有「降級」,而且還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上半年中國服務消費佔比為49.4%,比去年同期提高0.6%,接近整體消費的一半。第二季度,網上零售額上半年同比增長17.8%,比一季度加快2.5%,近一半新增消費通過電商實現。旅遊、餐飲、文化娛樂、信息、教育培訓消費等持續擴張,定製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開始成為亮點。加之上半年中國居民收入增長超過GDP增長0.2%,消費繼續增長優化的動力料將持續。

從產業結構來看,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4.9%,比上年同期提高0.5%,比第二產業高15% ;第三產業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0.3%,遠高於第二產業。在製造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按年增長9.0%,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0%。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按年分別增長34.6%和20.1%。

可見在外部壓力之下,中國經濟的轉型正在加快,中國發展模式的升級已經逐漸形成。GDP之外,這些跡象比經濟增長本身更為重要。

中國進出口結構加速變化,對未來中國外貿有深遠影響。(VCG)

外貿形成抗壓生態

與其説貿易戰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壓力,不如説在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自身的結構性問題更容易暴露出來。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形成了龐大複雜的系統,其中不乏問題和弱點,比如過度依賴房地產和外貿出口等等。

如果貿易戰是一次考驗,那麼中國正在透露出經濟真正的基礎。從這半年的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正在形成自身的抗壓生態。

外貿數據最能説明這一點。受貿易戰影響最大的進出口數據,按人民幣計算的進出口總額增長3.9%。中美貿易大幅下降的影響顯而易見,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和自美進口按年分別下降8.1%和29.9%。但與此同時,中國和其他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加快增長,且貿易結構正在優化。

上半年,中國對歐盟進出口增長11.2%,佔比15.7%;對東盟進出口增長10.5%,佔比13.5%;對日本進出口增長1.7%,佔比7%。同時,中國對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7%,高出外貿整體增速5.8%,佔外貿總值比重提升至28.9%。

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為中國外貿的增長點。(VCG)

此外,1月至5月,中國與非洲進出口總額按年增長3.0%,超出中國同期外貿總體漲幅4.6%,對拉美地區等新興市場的貿易也保持快速增長。

從結構上看,上半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5.3%,佔中國出口總值58.2%,其中便攜式電腦出口增長11.4%,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91.9%,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57.1%。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更能代表自主發展能力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5.5%,所佔比重較去年提升了0.9%。

民營企業第一次佔中國出口總額的一半,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中國外貿第一大主體。西部12省區市和中部6省進出口分別增長了14%和8.1%,明顯高於整體增速。

這些數據背後,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成為穩定外貿的基礎。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是形成抗壓生態的基礎,在貿易戰之中這個系統已經體現出抵禦風險的能力。

中國經濟的挑戰不止是貿易戰,GDP也難以完全説明經濟的前景。目前來看,中國經濟轉型和「去槓桿」政策初見成效,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並沒「大水漫灌」式的刺激下,體現出了穩定的能力。